APP下载

爱生活的人,爱海沧8种给城市人的“生活向”旅行主题

2017-08-21吴颖雯方锵锵张舒羽

海峡旅游 2017年8期
关键词:海沧厦门

吴颖雯+方锵锵+张舒羽

吃吃brunch,看看怪展览

在“好脾气”,有点小心情

近两年,一些活跃的厦门创意人士渐渐将工作室或者家宅安在了海沧。对他们而言,海沧有着便利的生活条件,舒适的生活环境,又可避开人潮拥挤的游客,而相较于厦门岛内,海沧区较低的创业与生活成本,也让他们有更多的余力在这里尝试自己的想法。这些人群的加入,让海沧显现出创意上的活力。一些具有品质的创意空间开始出现在城市生活里,它们用独具个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生活哲学,又开放地融入到街区里,提供耳目一新的城市体验。

“好脾气”工作室即是这样的一个提倡新生活方式的复合空间,这个开放式的工作室,在打卡式的旅游方式之外,提供了一种舒适的体会厦门小格调的旅居方式。主理人孜然君是一位90后,从广告业到民宿店长,再到“好脾气”,她一直在追寻理想的生活状态,而海沧让她停了下来。

“好脾气”在海沧大桥附近,出行方便,同时又隐藏于高楼森林中,顶楼的位置过滤掉了单纯看热闹的人群,孜然君说,她等待的是志同道合的人。因相對低廉的装修与维护的成本,她能够大胆地在海沧打造心目中的小世界。在她的设计和主持装修下,顶楼复式、占地近300平米的毛坯房蜕变为多功能空间,兼容生产自创的燕麦片品牌YepGranola的谷物工作室、两间装修风格迥异的airbnb客房,以及展示独立插画师作品的展厅。

在这方小天地里,随时播放着的广播,干净清透的空间,渗透着灿烂阳光的落地窗,孜然君仿佛置身于她最爱的美国加州,她曾自豪地说,自己生活的地方是“厦利福尼亚”。孜然君乐于分享这个舒适的空间,她组织朋友在露天阳台上看电影,组织朋友吃饭,在开放式厨房的中岛上一边做料理一边聊天。除此之外,孜然君还会准备食物,与“海沧帮”朋友挑选个有草坪有水源的地方进行闲情逸致的野餐;会沿着海沧沿海路线,悠哉悠哉地骑行至嵩屿码头,或折回或坐船进岛内。骑行是孜然君很享受的事情,她甚至曾想办一本关于骑行文化的杂志。

时间在海沧,在孜然君筹备的活动里,在“海沧帮”的生活中,慢了下来。这种“慢”是舒适而有活力的。他们用这种“慢”提供了一种新的城市旅行方式,与此同时,又用创意的工作、悠然的城市生活与活动,构成了海沧小城的一道风景。

“纸的时代”,宅在书店才是高级宅

在海沧这样一座新城里,除了城区宽阔的街道、成熟的社区规划以及逐渐活跃的商业氛围外,书店的活跃,多少让人有点意外。在实体书店不断被唱衰、网络碎片化信息泛滥的今天,一家实体书店的存在似乎是一件前途未卜的事情,而一座城市能够拥有成熟的书店空间,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一种城市精神。对于旅行者来说,这些艺文空间也成了停下来享受在地时光的充分理由。

海沧逐渐形成成熟的生活区,大型商城不断入驻,而书店成为了商场引流的一个渠道。 “纸的时代”整合于商业地产的扩张,却也得益于商业地产的支撑,有了更大的空间去施展手脚,去做大文化的外延,而非汲汲营营于盈利。

高校的学术交流对于社会人群而言并不具备便利性抑或是普及性,“纸的时代”却用定期举办的沙龙、讲座、签售会、读书会等活动,为市民创造一个思想交流碰撞的空间。在这里,可以了解萧春雷对于本土文化的挖掘,可以与傅国涌一起探讨历史,可以感动于蔡澜关于人生经验的分享,可以倾听阮义忠对于摄影人生的感悟……这里还有一个特别的展览空间,是专门为艺术专业或有特长的学生提供的展示平台,同时它还通过“微基金”这种非官方的小额赞助基金支持学生的文化、公益活动。近日在“纸的时代”布展的是“画说”,展示了云南、甘肃等地的留守、生理障碍、自闭症等弱势儿童的画作,并以作品出售的方式将筹集的资金赠予提供画作的学校,以此支持热爱艺术的孩童。

在这里,伴着一杯热咖啡,手捧书籍,在舒适的座椅上享受“悦读”,在特制的阅读桌上自习,或是聆听各行专家们的分享,是海沧人忙碌生活中的一件乐事。人们在滨海大道上骑行散步,在阿罗海里购物饮食之外,也在“纸的时代”享受文化生活。“纸的时代”联结了这座新城的不同人群,是在地文化活跃的城市空间,也是开启一段旅程的好选择。

芦塘书院

芦塘书院设于青礁村芦塘社的陈氏家族祖祠“光裕堂”,于2016年12月拉开耕读文化启动仪式,成为青礁村民的公众大学堂。而早在清嘉庆年间,这座红砖古厝曾为“芦塘学堂”,即是陈氏家族的独办学堂,聘请教师,设立音乐教室,教授四书五经,也教授英文,生源来自陈姓子弟,邻近村社子弟也享有免费上学的优惠。而今芦塘书院再兴计划启动,是应和2016年9月海沧街道对于“传承耕读文化、推进转产就业、发展集体经济、建设幸福家园”的倡议。书院除了开设“四点钟学堂”之外,还通过充满童趣的趣味运动、怀旧游戏、诵读国学经典与闽南童谣、闽南文化知识抢答等多种方式来弘扬耕读文化。芦塘书院今已成为了海沧区弘扬耕读文化的代表,而在此之外,海沧还有院前书院、暖心书院、洪塘书院等社区书院,将耕读文化传播到海沧每个角落。

海沧区青礁村芦塘社

沧江剧院

沧江剧院是海沧的一大艺术地标,原为海沧文化中心影剧院,以高水平精品话剧、舞台剧演出为主要核心特色,与岛内的闽南大戏院演出内容互为补充,成为海沧市民享受高品质演出的重要平台。特别的是,海丝艺术节是沧江剧院重点打造的文化品牌,得益于此,市民可以观赏海丝沿线各国的精品演出剧目,比如立陶宛芭蕾巅峰之作《安娜·卡列尼娜》,“海丝情中国梦”《中国三大男高音音乐会》、来自英国的《“电”动心“弦”Stringfever创意四重奏》等等,市民在享受艺术熏陶的同时,也可以借此更深入了解海丝沿线国家的风土人情。

海沧区滨湖北路15号

你有古董,我有时光

番仔铺里,

用最慢的速度喝杯下午茶

在一座城市里,能够买到什么,是城市生活品质和格调的重要指标。

售卖老器物的好廳番仔铺,隐藏在海沧东方高尔夫公寓里面。小区的名字自带“高贵”,其环境也恰如番仔铺主人高夏蓉所形容的——“世外桃源”:社区静谧,环境优美,小区里生活着世界各地的人,高夏蓉调侃在小区业主开会时,许多建议书都是用英文写的。但这里的生活并不符合通常意义上的“便利”:公共交通有点距离,小区附近没有超市、商城,购买时蔬需要到附近的鳌冠村。如此情况对于高夏蓉而言反而是个优势——足够安静。

在传统唱片业遭遇网络音乐冲击后,高夏蓉不得不结束曾经风靡一时的TD唱片行业,却依旧痴迷于黑胶唱片和古董留声机。从在加拿大收集黑胶唱片,到二手黑胶唱机,再到收集欧美各国不同年份手工制造的日常用品、艺术摆件等等,仿佛就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在她看来,得益于西方人在器物使用上的惜物,以及二手店、跳蚤市场的活跃,老器物有了流通与重新使用的可能,而非成为束之高阁的古董。

番仔铺里的老器物多源于十九世纪,保存甚好。如果灰尘、略微腐朽的气味、严肃沉重的气氛是对传统古董店或是古玩市场的印象的话,番仔铺则用明朗的氛围,干净精致的器物带领我们穿越到十九世纪的西方世界。推门进去,十九世纪的伏尔泰雕像座钟矗立迎接,维克多手摇落地柜式留声机在一旁立着。柜子里、桌子上的骨瓷杯精致得让人不舍得放下,连杯底的品牌标识都清晰地记录着它们曾经的辉煌。十九世纪的烟斗、鞋状的金属烟灰缸、用普通马蹄钉制作的国际象棋,足以吸引绅士们立足。十九世纪波士顿交响大厅里的乐谱架是番仔铺主人高夏蓉最满意的藏品之一。柜子造型像中药柜,但设计却更合理,没有小抽屉来占用狭小的空间。

这些西洋老器物是高夏蓉的兴趣所在,在出售时,总有嫁女儿的不舍。收到顾客发来器物使用的照片,是她最开心的时刻。她觉得,人们用这些老器物装蜂蜜水,装巧克力点心,是对器物的尊重,对生活的热爱。番仔鋪在尝试着做这种引导,让人们更多地关注日常的器物之美,而购买与使用则是在延续器物的生命。

正确放养熊孩子,

院前有话说

如果说宜居与活力是海沧城区的性格,乡村则展现出海沧另一张魅力面孔。这里有在乡建中因势头迅猛而被誉为“院前速度”的院前社,冠绝八闽的红砖厝古民居建筑群莲塘别墅,此外,在闽台信众众多的保生大帝祖庙青礁慈济宫也位于海沧。无论想要领略在地文化,探访闽南特色的红砖厝古民居,或是在城市之外寻找一份新鲜体验,去海沧的乡村走走,都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都说乡村之所能吸以引人,主要在于它的山水风光与在地文化,这话不无道理。来乡村的人们希望通过乡村感知自然,与土地、植物获得直接的联接,或感受到当地独有的人文,而这两点院前社都做到了。

院前社是青礁行政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从岛内出发,穿过海沧大桥,直奔马青路,驱车不过十五分钟,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青礁慈济宫与之隔道相临的便是院前社。

这里曾因村貌脏乱,面临拆迁的绝境,现如今村中却是一派诗意的田园风光,菜地、果园、古厝、风水池,还有国学讲堂、团队拓展基地、老人幸福院,以及适合亲子体验的手工DIY制作空间。如今,每日来参观体验的游客与学生络绎不绝。

从2014年开始,院前开始发生了变化。当时厦门正积极推行“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政策,为了让村庄的环境美化,免于拆迁,本村土著陈俊雄开始响应政策,积极寻找院前发展的新出路。他和一些村中留守的青年,对房前屋后的鸡鸭猪舍进行集中的清理改造,村落风貌大变样,也让院前顺利 “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试点村行列。之后,越来越多的返乡青年加入到陈俊雄的队伍中,他们共同成立了院前济生缘合作社,为院前的发展打开了思路。

为了给院前注入更多活力,陈俊雄花了不少心思,他把各家各户的闲置菜地整合在一起,进行有机肥、灌溉引水等改造,并以20平方米一年收取2400元租金的价格租给城里人。一片片绿油油的菜地规划整齐,常能见到田间农人与城市客一道耕种的场面。

院前社的“城市菜地”早已有耳闻,这里本就是城市周边易于抵达的村落,菜园游玩种植体验对许多城市人来说十分新鲜,不少人想要前来一探究竟。如今“城市菜地”已经成为院前的某种符号与标识。在村子里转的时候,就发现不断有人前来参观,整齐干净的村落风貌,加上自给自足的“城市菜地”,吸引了不少人想尝试做一回“城市农夫”。

由于院前村民祖辈许多都有着下南洋经商的背景,村中保留下数量不少的建造优良、装饰精美的红砖古厝,具有相当的观赏价值与本地特色。陈俊雄主张将村中的废弃老宅修葺后重新使用起来,于是,大夫第成为了孩子们诵读国学经典的“家风教育基地”、红砖仔角变成老人活动休憩的“幸福老人苑”。原本空置破败的古厝又重新绽放出活力与生机,带来了一批又一批的观光者。

此外,越来越多的业态被引入院前。凤梨酥观光工厂、披萨馆、百年手工面线店、同心果园、花卉DIY长廊、素质拓展基地,带给院前更多的可能性,也带给游客更丰富的休闲旅行体验。

顺便去对面慈济宫抽支药签

始建于南宋的青礁慈济祖宫坐落在景色秀丽的岐山南麓,与院前社只隔着一条马青路。歇山式五开间的主山门,因气势恢宏在福建有“八闽第一山门”的美誉。山门后中医药长廊石阶顺应山势层层叠叠直铺山顶,山顶矗立着近20米高的保生大帝立像。

這里是保生大帝信仰的发祥地之一。当地人为了与保生大帝出生地的龙海市角美镇白礁村的慈济宫作区别,通常按方位将青礁慈济祖宫称为东宫,白礁的称作西宫。

保生大帝吴真人原名吴本,民间也称之“大道公”,是北宋著名的民间医生。年轻时云游四方拜师学医,学成后在青礁村岐山东鸣岭上炼丹采药、悬壶济世。吴本不仅医术高明,且医德高尚,后人为了缅怀他,自发在东鸣岭龙湫坑吴本炼丹处修建了龙湫庵以示纪念。他慈济众生的理想,倡导了一种慈济文化。这或许就是保生大帝的信众越来越多的根本原因。随着保生大帝信仰的传播,朝廷的诰封规格也不断提高,几经修葺扩建,如今在祖宮左右增建了文武二庙,保生慈济文化生态馆、闽台中医药博物馆和中医药百草园。此外,不同时期的珍贵文物,也都在祖宮内保留了下来,尤其是在石雕、木雕、彩绘等方面尤为精美出色,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东宫理事颜洪寿是青礁当地人,东宫的一切对他来说都再熟悉不过。见我对中殿神龛前的药签感兴趣,颜先生从办公室翻找出一本青礁慈济祖宫药签册给我。古时候的闽南是瘴疠之地,求取药签治病是医药不发达的年代民众寻医问药的途径。如今附近信众在遇到疑难杂症或没钱去医院问诊时,还是会来这里求签问药。据说药签册上的内容大部分是保生大帝吴本遗留下的药方,当然经过历朝历代也增添进不少新内容。求签的程序通常是先陈述病情,再按科别抽签,然后博杯,求神明指示是否需要重新抽取药签。确定签数后,向庙祝索要相应的药方。药签分内科、外科和儿科,这些药方总体来说,通药治通病,对多数病症皆可适用。

从东宫祖庙出来时,保生慈济文化生态馆与闽台中医药博物馆因为过了营业时间已经关闭,颜先生推荐我们去中医药百草园转转,顺便科普一些基本的中草药知识。百草园在中医药博物馆的西侧,是一处占地面积有四千平方米的露天药圃,2008年被授予了“厦门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的称号。园内栽种有曼陀罗、石菖蒲、芙蓉菊、艾草等中草药,每种草药植物旁都有立牌,对植物的名称、气味、功效有详细说明。求一支药签,逛一逛药园,倒不失为一种新奇的体验。

看曾经的豪门怎样生活

红砖厝里,南洋往事

在闽南我不止一次听到类似于这样的老话“有新垵的富,无新垵的厝”,大意是即便和新垵村一样富裕,也不可能会有新垵村的那样富丽的厝屋。简单话语背后,饱含着人们对家乡富足的骄傲之情,此外也透露出闽南人传统意识中,赚了钱就要回乡“起大厝”的思想。直到今天,在闽南的乡村盖一栋楼,仍是一件能在街坊邻里间获得好名声的事情。

作为厦门六辖区之一的海沧,面积远不及岛外的同安与翔安。令人惊异的是,海沧区现存的红砖古厝数量却几乎相当于其他五辖区之和。这些建于清代民国的古厝,大多分布在海边,带有典型的闽南民居风格,欢快的燕尾脊与稳重的马鞍脊相得益彰,耀目鲜丽的红砖大厝,在骄阳下与湛蓝的海一道熠熠生辉,在山海之间尽情挥洒出一抹欢喜宜居的色彩。如今这些红砖厝很大一部分已荒废无人居住,但置身其中,不经意间的一次仰首或转身,仍能在装饰细节当中发现中西文化在此交融的端倪,若有幸找到古厝主人,坐下闲聊几句,或能听到一个下南洋致富的传奇故事……

在海沧众多红砖厝民居中,莲塘别墅是当中最不容错过的一座。位于海沧村莲花洲的莲塘别墅,建于清末,因曾用作公办学堂和仓库而有幸躲过了“破四旧”的浩劫,面貌保存较为完好,在2009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又被列入厦门新二十四景之一。目前这里仍有陈氏后人居住,我们慕名来访的当天,恰巧遇上了莲塘别墅兴建者陈炳猷的曾孙,陈老先生十分热情的邀我们进入大厝内部走走看看。

据陈先生回忆,曾祖父陈炳猷年轻时下南洋到越南从事大米生意,发展到拥有十家碾米厂,之后便令其子在莲花洲上筹建起莲塘别墅。除了在建筑面积上磅礴大气,莲塘别墅的细节装饰品味也处处体现出中式建筑艺术的精美绝伦与中西文化交融的时代特点。

观赏完整座莲塘别墅大约需要花上小半天的时间,古厝群由住宅、学堂和家庙三部分组成。东面的住宅莲塘大厝是一座三落双曲燕尾和马鞍护厝的红砖厝屋,南面宗族学堂为一座口字形建筑,西面的陈氏家庙“宛在堂”为二落红砖厝构成,整体占地面积据说约有三万平方米,集居住、教育与祭祀三种功能于一体。这在整个厦门地区都绝无仅有,堪称中国传统家族聚落的杰出代表。

在莲塘别墅渡过了七十二个年头的陈先生说起这些建筑细节来仍是滔滔不绝。莲塘大厝凹寿式正门墙体上有群青色篆体纹装修,乍一看以为是寿字纹,仔细辨认才发现是由不同篆体字组成的连锁花纹图案。在陈先生的帮助下,我勉强找出福、禄、寿三字,若是对古建筑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前往尝试辨认更多文字。正门门厅掌拱上还装饰有一对洋人泥塑,据陈先生介绍,这是早年陈家在越南经商所雇佣家仆的日常写照。泥塑小人是双手叉腰姿态的一男一女,其中男人一副印度“红头阿三”装扮,诙谐有趣。学堂建筑的主要看点在于前厅与天井四周墙裙的砖雕,内容为松竹蕉梅、兰菊芍药、鸳鸯玉兔等传统祥瑞图案,墙堵上几乎汇集了诸如金钱形、五福形、寿字形、口字形等闽南红砖空斗组砌的所有纹案,让人目不暇接。

在莲塘大厝、学堂与家庙之间有一座面积不大的花园,传统中式花园内,六边形的莲池中拱桥流水,巨大的龙眼树与榕树掩映之下假山石径,无一不散发出“此地半山半水”的诗情画意。

天竺山

出城60里,到周末,必须抛弃城市

离开厦门越远,城市里高楼的阴影褪去,没有了汽车的轰鸣、堵车的烦躁,远处的青山就便越发清晰起来。待到已经几乎听不见汽车的喇叭声和行驶声时,海沧的天竺山就在眼前了。

老欎已经在山脚下等我多时。我是第二次见到他,两年前来到天竺山时,他位于半山腰上的驿站刚刚开业不久,生意正红火。老欎是厦大毕业的安徽人,因为常年喜欢户外运动,晒得一身黝黑。早年间喜欢马拉松、越野、海钓,这几年他又迷上了铁人三项。户外除了是他的兴趣,也是他的事业。几年前他在天竺山的半山腰投资以户外为主题的驿站,去年他又在山脚下辟了一片地,正在打造一个叫“野好”的新项目,比之前的驿站更进一步。他想要依托天竺山丰富的自然资源,在这里做一个大型的户外运动社区,从徒步、越野,到篝火、露营,在他看来,这是厦门户外运动未来的方向,也是发展的机遇。

廈门是个寸土寸金的弹丸小岛,除了旅游之外,想要进行与越野、登山、徒步相关的户外运动,往岛外走才是正道。对于岛内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来说,天竺山才是厦门户外运动爱好者的“户外圣地”。

天竺山位于海沧区西北方,正处于集美和漳州的长泰县交界处。虽然在丘陵遍布的闽南,拥有天竺山这种条件的山地比比皆是,但对于厦门来说,这里却是一个宝库:这里拥有超过95%的森林覆盖率,这里有1500多种植物,10平方公里天然次生林,树木、老藤、苔藓共生,山上有两个水库,溪涧川流其中。山上无人居住,早早划定了的生态红线,保证了这里拥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

从2006年起,这里被改造成旅游景区“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在早年的规划中,政府希望能将天竺山打造成厦门的“城市后花园”,花大力气对天竺山进行了完备的开发,环绕整个天竺山修建了超过三十公里的自行车道和徒步赛道,山上的基础设施也非常完善。虽然旅游的定位没能吸引来太多的游客,但随着城市中户外运动热潮的兴起,“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天竺山,反而成了厦门户外爱好者的聚集地。

老鬱带着我们往山上走,山上的植被非常好,六七米高的杉树和松树遍布其中,即便是炎炎夏日也不觉燥热。每年春季的时候,天竺山上的月季大片盛开,让山上成为一片紫色的海洋;再往上走,会陆续经过山上两个水库——皓月湖和两二湖,山上的鸳鸯溪清澈的溪水绕过山野、最终注入水库。老鬱的团队从几年前开始就在天竺山进行线路勘测,在他看来,这里不仅是厦门最适合进行户外运动的地方,同时也适合大众健身休闲。他们综合这些元素,设计了一条大约十公里左右的徒步线路,线路中有小幅度的海拔提升,也能经过水库、花海、山中的溪涧。这样的徒步线路,正适合城市中的家庭亲近自然。

而对于户外爱好者来说,越野则是更重要的主题。天竺山的地貌适合进行户外越野,最高峰天柱峰高约933米,老鬱的线路中将这条登顶的路线命名为“挑战级”,全程十五公里,海拔爬升1100多米,强度颇高,需要花费将近一天的时间才能走完。而这条“挑战级”的路线也是厦门的户外爱好者最热衷的训练路线。虽然越野难度大,但是能够沿途欣赏风景却是这种入门的越野的有趣之处,途中还会经过龙门寺、真寂寺这两座隐在深山之中的古寺。而在天竺山的第二高峰仙灵旗峰上,则能够俯瞰集美全貌。

我问老鬱,为什么你这么坚定地认为厦门的户外运动会发展,天竺山又会是将来厦门户外运动的聚集地?老鬱对我使了个眼色:“因为人是从自然中来的,始终要回到自然中去。如果你问我厦门最珍贵的是什么,在我看来,厦门最珍贵的不是城市,而是城市之外的青山绿水,而这正是我们要回归的地方。”和老鬱一样热衷于户外运动的城市人们,正在慢慢回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地方。

海沧湾,解锁玩海新姿势

刚过海沧大桥的不远处,是今年4月才刚刚开放的海上运动中心。运动中心与集装箱码头距离不远,共享一片水域,在这里进行水上运动,颇有一些穿越感。虽然来厦门已经好几年了,但是真正与海亲密接触,对我来说却是头一回。

作为一个海岛城市,即便放眼国内,厦门都有着发展海上户外项目得天独厚的优势。厦门发展海上运动从2007年开始,主要以游艇、帆船、皮划艇以及海钓为主,岛内的项目体验主要集中在五缘湾一带。这两年来,随着海沧城市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旅游业的发展,移居海沧的人越来越多,有越来越多的人慢慢将这里当作了另一个能够体验水上运动的地方。

不少人都有这样长远的眼光,陈志毅就是其中之一。陈志毅是漳州龙海人,在厦门经营一家从事游艇租赁、桨板体验的公司。在这之前,他在龙海跑运输船,祖上三代都以此为生。从小在海边长大的他,对于水有天然的亲近。2010年前后,厦门的海上户外项目兴起,他也趁着这波热潮进入市场。随着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他也将目光瞄准了海沧。虽然不像五缘湾那样面对着广阔的海域,但是海沧也有着自己的优势——海沧湾风浪小、水域平静,是开展户外水上运动的不错选择。

陈志毅招呼我们上船。这是一艘8尺长的机帆船,能够坐下8个人。在帆船开船之前,他认真地为我们检查安全设备,并提醒我们在海上的注意事项。对于很多想要体验海上运动的人来说,帆船是一个既安全又能够亲近自然的好选择。帆船体验以观景为主,从海沧出发,在周边海域巡游一圈,最远处离岸也不过五六海里,运气好的话,在海沧大桥下还能偶遇白海豚。

帆船体验的另一个重头戏是这两年才兴起的“串岛游”。在海沧与厦门岛之间分布着大大小小十多个无人居住的岛礁,最大的火烧屿面积有0.23平方公里,火烧屿的位置就在海沧大桥桥下,每天往返海沧与岛内的人来来往往,真正留意到这个小岛的人却并不多。火烧屿还未进行商业开发,只有木麻黄、相思树以及各种喊不上名字的植物遍布岛上,每年冬季,候鸟成群迁徙,这里也成了它们重要的栖居地之一。除了火烧屿外、旁边不远的大兔屿、宝珠屿也都在“串岛”的名单之中,除了体验小岛的自然风光,在岛上露营和烧烤也是不错的选择。

相对于更适合亲子和旅游者的帆船体验,皮划艇更适合本地居民参与。皮划艇虽然只能一个人控制,但却很好上手,技术要领是如何掌握平衡,全程也有教练和安全救生船,安全保障并不是太大的问题。掌握了技术要领之后就可以迅速上手,且入门级的皮划艇的价格并不贵,千元左右即可入手。这两年来,以皮划艇为主的桨板运动已经成了许多城市中产阶级的时髦选择。

猜你喜欢

海沧厦门
酸啊
难忘的运动会
厦门正新
“精致城市”涌起“雷锋潮”
Itinéraire d’un enfant gourmand
“偶”遇厦门
厦门猫街
食在厦门
回憶参加解放厦门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