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济门:一个门见证一座城

2017-08-21吴颖雯

海峡旅游 2017年8期
关键词:天后宫城址城门

吴颖雯

得益于海外贸易的发展,泉州城在唐至元代期间得到逐步的扩建与完善。今日,仅存的德济门,正是昔日泉州城市建设的痕迹,也是泉州对外贸易兴盛的见证。

泉州的德济门位于鲤城区天后宫正对面40米处,保存了相对完整的结构,而其互相叠压的文化层,正是泉州城“扩张史”的纪录。泉州城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唐、五代、宋、元四次的扩建,这扩建的背后,又与泉州的海外贸易息息相关。

唐开元年间,州城从南安的丰州迁到今泉州城。泉州从丰州迁治,恰是符合海外交通的需求。汉唐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唐末的战乱之后,面临交通困境,于是与他国的往来更侧重海路。而唐代的丰州是晋江中游的内河港口,交通不便,所以唐景云二年(711)泉州迁治,迁到晋江下游,开元六年(718)晋江设县,从此泉州成为新的政治中心。作为政治城市的泉州唐城,其早期城市造型是四方形,周围三里,设有四门,以今钟楼前的双门前头为中心,钟楼以北是官衙,以南则是东西两坊,是工商业集中地。但随着对外交通的发展,泉州城市从政治城市转变为经济城市,这种四方的城市格局开始发生变化。

五代,闽国治理下的福建相对安定,泉州得以更好与南洋各国进行海外贸易,这也导致唐城不足以支撑泉州地方经济的发展。而在南唐灭闽国后,泉州的辖地更大,扩城也有了基础。于是城市不断往外扩建,原有的方形格局被打破,泉州城环又植刺桐,泉州城被称为“刺桐城”。唐代城址改为鼓楼,用来报时辰,俗称“四鼓楼”。而在唐城之外,又建外城,这个外城有七个门,即“七城门头”,每个城门都有水关,可通江海。原来唐城位置偏北,南面发展空间足够,于是泉州城址往南发展直至晋江江边,呈不规则梯形。而在五代末,又扩大西门城和东门城,西北、東北方向的突出,就像鲤鱼的两只眼睛,所以泉州城又被称为“鲤鱼城”。

北宋泉州城址与五代相当,宣和二年(1120)将砖城改建为石城。到了南宋,泉州以南的海港贸易发展迅速,下十字街附近聚集大量的海外商客。为了更好保护商业活动,以下十字街为依托,修建了翼城,将城南部分包围起来。在这小城内,还开辟了番坊以供海外商人定居。这个泉州的南部,即“泉南”,直至元代,依旧是泉州最繁华地带,聚宝街、青龙街都是属于泉南,而外国人常常聚集的清净寺等地也都在这个片区内。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外国商人的云集,让元代的泉州扬名世界,成为了世界著名的海港,而其城址的扩建也达到了最大的范围,面积达三十公里,城形也从五代的梯形城变成不等边三角形,即今日的泉州城。元代仍有七个城门,位置有所调整,其中两个城门的名称有所改变,比如宋代的镇南门改为德济门。

明清之际,泉州元气不能恢复,城址变化不大,已从停滞走向拆毁。直至近代,从“四鼓楼”到所谓的“七城门头”,几乎不复存在。幸亏,挖掘到了德济门遗址。

德济门在天后宫附近,但其城门位置与天后宫的大门错开,正好符合闽南“大门不能对小门”的风俗。遗址结构完整,分城门、城垣、城墙基址和月城城门、城垣基址两部分,另外还有通过德济门排到外面的护城河。除此之外,德济门遗址上还发现了包括伊斯兰教、印度教等众多宗教的石刻,恰也是当年泉州作为国际大都市的见证。

这个今日泉州唯一保存下来的城门,已成为市民怀古、休闲的好去处。立于遗址旁,一侧是天后宫袅袅升起的香火,仿佛可以看见昔日海外商人穿梭于南城门,熙熙攘攘,天后宫香火鼎盛,而各种宗教信徒自由而安全地在这古城里礼拜祈祷。

猜你喜欢

天后宫城址城门
龙岩市社前村天后宫山门舞楼及舞台题记考述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社前村天后宫山门舞楼
两城镇的龙山文化城址和环壕
天津天后宫的保护和发展
天后宫
城门城门几丈高
虞山城门
东汉城门校尉略论
云南巍山龙于图山城址
由即墨古城想到的 古代城址应如何向公众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