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培养幼儿尊重意识的个性化教育
2017-08-20许金华
许金华
【摘要】互相尊重,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前提条件。但如今,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都是说一不二的“小皇帝”或者“小公主”,他们欠缺基本的尊重意识,这是一个现状问题。其实,幼儿的尊重意識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需要培养者极大的耐心付出,并且以身作则,尊重孩子,尊重他人,显得更为有效。结合幼儿的年龄和意识特点,本文通过对幼儿尊重意识现状的分析,通过换位思考、潜移默化、主动尝试等多途径来指导培养幼儿尊重意识,形成个性化教育。
【关键词】幼儿 尊重意识 个性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9-0043-02
尊重意味着要以平等相待的心态与言行举止对待他人,赞赏他人的优点,接纳他人的缺点与不足。这是一切礼仪规则的核心,也是人际交往中的基本原则。而幼儿由于年龄小,需要从幼儿生活日常中的每一个环节对他们的尊重意识进行培养,从好形成良好的尊重意识。
一、幼儿尊重意识的现况与分析
通过日常的观察,能够发现如今的孩子在交往过程中多是以自我为中心、以己为主,尊重意识较为淡薄。这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由于大部分子女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一出生便成为全家人生活的重心,围绕的中心;其二:父母本身就是独生子女的,对孩子起到“榜样”的作用。父母的尊重意识淡薄,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导致孩子形成“自私”的心理,不能形成良好的尊重意识。
二、如何培养幼儿的尊重意识
对幼儿的尊重意识的培养主要还是从生活环境上着手,从幼儿的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着手。就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育来说,根据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他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无律阶段(0~4岁)、他律阶段(4~8岁)、自律阶段(8~10岁)、公正阶段(10~12岁),而幼儿的道德判断的发展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是相平行的,在这里我们只讨论关于幼儿道德认知的前两个阶段。其中,无律阶段也就是幼儿的“自私”阶段,这段时期,儿童不理解、不重视大人及周围环境对他们的要求,只遵循自己的意愿,没有形成自我的意识。他律阶段类似于科尔伯格的习俗水平——遵守外在规则,在这一阶段儿童更愿意尊重和服从大人的命令,服从周围环境对他们所规定的规则或是提出的要求。在这两个阶段,我们应该结合幼儿已有的道德认知经验,充分挖掘现有的各类有效资源,展开相应的活动,提供一个道德感知平台让幼儿能够多方面的形成并树立自我尊重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一)从日常生活中认识尊重意识
观察是幼儿汲取知识、认识感知环境的最重要的方式。通过视觉的直接感知、其他感觉器官的间接感知,幼儿能够认识尊重意识,形成粗略的概念,通过成人的刻意指导点拨,通过讨论,形成更深刻的认识。幼儿们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从中引导,与其共同思考当前的内容,并举一反三,进行交流,提高对尊重意识的整体认知,教师既是表达者,又是倾听者,形成一个平等交流的局面,更易使幼儿认识感知尊重意识。
(二)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尊重意识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尊重意识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使幼儿形成尊重意识,首先需要榜样的作用,以身作则,尊重幼儿以及他们的优缺点。在他律阶段,幼儿一直服从年长者的权威,所以,教师以己度人、推己及人,才能够使幼儿学会自尊与他尊,形成尊重的意识。其次,教师应当开展各类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尊重意识。
(三)从情景体验中感悟尊重意识
如何能够使幼儿对尊重意识有更深刻的感悟,教师可以通过模拟情景,发挥换位思考的作用,是幼儿思考尊重意识形成的重要性。比如举办表演活动,每一个儿童都参与其中,成为表演者与观众,当幼儿表演时,当看到伙伴们认真欣赏表演时与不认真欣赏表演时的情感冲突,加以指导,能够教育儿童互相尊重对方的劳动成果,换位思考,形成互相尊重的意识,感悟尊重意识的重要性与积极意义。这是一种亲身体验,更具有教育意义。
(四)从成人指导中提高尊重意识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开始教育自己的子女之前,家长首先应当检点自身的行为。”因此,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一面真实的镜子,从儿童身上,可以反馈家长的态度与思想。因此,培养幼儿尊重意识首先也要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家长的尊重意识,并且通过沟通,培养家长的尊重意识,使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的形成尊重意识。
三、结语
培养幼儿的尊重意识的过程中,要积极创设互相尊重的氛围,重视幼儿的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引导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尊重意识,形成个性化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刘宇.培养幼儿个性化发展必要性分析,学前教育研究2015.7
[2]张峰.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