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融入公共安全教育

2017-08-20孙宝秘

生物学教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公共安全生物学教学活动

孙宝秘

(山东省海阳市小纪镇泉水头学校 265134)

初中生物学教材中有很多知识与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密切联系,可以作为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文就如何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安全指导教育,提高学生预见危险、排除危险、保护自己的能力,并对学科教学目标进行延伸、拓展以及对教学内容的补充等方面谈谈笔者的尝试。

1 感悟生命的宝贵,从敬畏生命开始

初中生物学教材中具有大量与生物繁殖相关的内容,有助于学生感悟生命的宝贵。例如:被子植物通常需要经历开花、传粉、受精和结果的过程,才能产生种子繁殖后代。若在这个繁殖的过程中花的雌蕊、雄蕊遭到伤害,或者传粉失败,生命就难以得到延续;再如:关于人的生殖,正常男性每次可以产生多达几亿个精子,它们从女性的阴道内争先恐后通过子宫游向输卵管,而最终能与卵细胞结合的只有一个最健康、最强壮的精子。当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后,还需要在母亲体内完成“十月怀胎”的过程。正因为生命的宝贵和艰难,我们更需要珍惜、尊重和敬畏生命。

2 在学科课程中学习公共安全知识,保护自己和他人

表1为山东科技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中涉及到的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以及在教学中可采取的教学活动或措施,可让学生在生物学科学习中积累安全防范知识,提高安全防范的能力。

表1 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的安全教育内容及教学活动建议

3 具体教学建议

3.1 饮食习惯和自身的健康与安全 在学习“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时,可向学生介绍油炸类食品的危害:易产生致癌物质,不易消化,且含高油脂,易引起肥胖和冠心病等,高温制作时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受到破坏,经常食用会造成某些营养物质的缺乏。在学习“人体的呼吸”时,可组织学生讨论“食不言”的原因——防止会厌软骨活动失调,导致食物进入气管和鼻腔等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引发窒息,危及人的生命安全。通过这些教学活动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2 了解传染病,预防其传染 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缺乏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能流行。教师须对学生讲清楚艾滋病毒存在于病人或带病毒者的血液、唾液、精液、乳汁和尿中,特定感染途径主要有三类:危险性行为、血液传染、母子垂直传染。虽然人类还没有找到一种可以治疗艾滋病的方法,但是只要能够在以上三个环节去控制和预防,很容易抵制艾滋病流行。

3.3 爱护环境,从自身做起 在学习“生物和生物圈”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各种环境问题,并开展讨论:保护环境,我们能做什么?在学习“食物链和食物网”时,教师可结合“水俣病”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有毒物质的富集;在学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时,教师引导学生爱护植物,以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在学习“家居环境”时,分析受到污染的家居环境对人的安全影响。

猜你喜欢

公共安全生物学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信息化视角下公共安全管理的研究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人脸识别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应用
大数据背景下的城市公共安全应对机制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