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及优化策略

2017-08-18邓萍

开心素质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布置作业评价

邓萍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现状

具体来看,数学作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类型单一,枯燥无趣。数学作业类型大多以简单的复印试卷为主,素质较好的学生没有拔高的机会,大多数学生会因为觉得数学作业枯燥无趣而应付了事,高年级学生尤甚。二是作业量大,耗时较多。数学作业数量和作业完成时间会直接影响作业质量、学生的心情和注意力,作业耗时较多还会让学生失去预习时间。三是作业批改形式单调。丰富的数学作业评价是新课改提倡的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内容,数学作业卷面上只有红通通、扎眼的“x”符号,错号较多的学生会逐渐丧失信心。四是作业讲解乏味,参差不齐。教师講解数学作业题时语言枯燥、方式单一,学生听课效果不好。五是作业毫无新意。目前的作业大多是运算、计算为主要,作业缺乏新意会使学生丧失创造力,作业最终变成“无用功”。

二、优化数学作业应遵循的理论与原则

(一)科学理论依据。1.从做中学教学理论。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当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知识在实践、合作、讨论等过程里也会得到深化、加强。数学对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散思维的启迪作用是很大的,因此数学作业的布置要考虑到过程型、实践型。2.多元智能理论。小学生处于思想启蒙和发展的初期,很多潜能尚待挖掘、很多习惯处于培养和形成阶段,所以学生在“思维、语言、逻辑、探索”等各方智能里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开发空间,教师要促使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完善和自我进步,在不同的作业里得到不一样的发展,鼓励学生主动寻找有助于自己发展的办法。

(二)科学原则。1.多样丰富,难度适宜。数学作业要想要在“减负”之时“不减质量”且保证“高效”,那就需要丰富题的类型,题目种类多样但却各有魅力,这样既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也会给教师的批改和完善学生学习效果带来意外收获。2.因材施教,发展个性。数学作业的功效是作业布置的初衷也是最终目标,因此要根据本班的数学教学进程、学科的知识难易度安排合理的作业,这才是因材施教;学生的心理动态、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学生的优缺发展和个性也是教师布置作业时需要考量的因素。

三、优化设计小学数学作业的策略

(一)认真选择数学作业,保证质与量。数学知识的系统化是一个通过学习逐渐整合至完整的过程,它对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灵活处理问题都有很大帮助。所以教师在数学作业选择上要注意布置一些总结、归纳类和对比分析类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对整体知识框架有感知。

(二)家校舍力。家庭作业之中教师的职责除了体现在选题、批改之上,还体现在引导部分家长明确监督指导学生的要求上,或者教师对作业的要求上。如若家长能配合监督指导,则效果更佳。在家校联络沟通中教师应当提出数学作业的检查细则,除却“完成、书写认真”的基本要求,还可以建议有精力的家长进行“检查、更正、讲解”等拔高辅导。家长与教师及时联系,多沟通,形成合力,才能保证数学作业的效果。

(三)紧密联系生活,以实用促学。教师在生活实际经验里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活学活用,针对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自己营造“超市购物、捐赠东西买卖”等实际情境去运用数学知识。

(四)分层可选作业,因材施教。数学作业布置的目的不仅是巩固知识,还应该是学生能力的培育和弥补,因此可选的作业能使水平不一的学生也获得成就感,可选的作业也使教师更容易发现学生的偏好而再针对性分类训练。此外,课外的一些观察、思考、各学科互助和实用作业更应该是新宠儿,如绘制实图助力分析、问卷设计调查、实地观察分析等,这些作业形式能够引导学生多看多思、活学活用。

(五)丰富评价体系。带评语的小奖章、各颜色的小红花、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等形式都是教师用来丰富自己评价办法的措施,笔者在调查时还发现了“累计兑奖”的形式,学生把各种奖励积攒到一定数量然后找教师领奖品,这也是一个评价的新形式。发现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和弱点是教师在保证评价有效性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猜你喜欢

布置作业评价
特别号都有了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作业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