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代企业工人文化艺术普及探析

2017-08-17林文瑶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东莞新生代工人

林文瑶

摘 要:东莞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广东省四小虎”之一,号称“世界工厂”,经济发达,工业区林立,截止2016年末,东莞常住人口有825万,外来人口630万,外来人口占总人口达76%。可以说,这数百万的外来务工人员是东莞的一支生力军,为东莞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贡献了大量的青春与智慧。当前,我国正进入改革开放的深水区、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区,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社会矛盾凸显,面对东莞拥有如此高比例企业工人的现状,如何做好新生代企业工人的文化艺术普及工作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新生代企业工人;文化艺术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1-0264-01

一、新生代企业工人思想文化的特点

本文所指的新生代企业工人员工主要是指1980年后出生的务工人员或企业职工,俗称“80后”、“90后”,他们生活在中国社会巨变的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成长,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富裕,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特点相较于上一代企业工人有较大区别。一是文化教育背景较高,绝大多数的新生代企业工人均接受过现代高等教育,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或专业技能,由于出生在一个相对开放发达的社会环境中,受现代文化思想的熏陶,其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对事物的认识有一定的价值判断能力。二是职业期望值较高,新生代企业工人有清晰职业规划,追求实现人生价值,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较高,强烈渴望融入所工作的城市,对于工作目的不仅仅是获取物质报酬,还希望获得领导肯定、社会认可,希望能创造优秀业绩,过上高品质的生活。

二、新生代企业工人文化艺术普及的重要意义

纵观近年媒体新闻报道,总少不了有关企业工人罢工、跳楼、盗窃等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失的新闻,这不仅关系城市文明程度,更影响着经济平稳发展、社会稳定和谐。基于这种现状,迫切需要发挥文化艺术教育引领人向善向上的作用。

第一,新生代企业工人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以东莞为例,全国各地到东莞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已突破600万大关,并有大批的新莞人通过积分入户政策获得东莞户籍,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居民。他们包括企业高层领导、中层干部、白领职员和普通流水线工人,掌握着企业生产发展的核心技术,直接影响着企业效益的产出,是推进企业生产技术升级、城市产业升级的智慧群体,关系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命脉。

第二,新生代企业工人是社会维稳工作的关键人群。在珠三角地区的各个城市,新生代企业工人在城市人口比例中均占较大比例,远超于本地户籍人口。由于各种社会客观原因,他们当中部分人群因迁移性工作和生活,存在住房、就医、读书等难题。因此如何管理好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是社会维稳工作的关键与挑战。

三、新生代企业工人文化艺术普及的几点建议

2017年,东莞市启动了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的“全民艺术普及行动计划”,明确了对企业工人的公共文化服务,具体到如何做好新生代企业工人文化艺术普及工作方面,笔者认为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熏陶。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部门要准确把握国家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核心,发挥组织引领作用,引导各企业积极开展中华传统文化宣教活动,大力宣传“仁”、“义”、“礼”、“智”、“信”的经典儒家思想,可通过各种主题宣传活动、举办名家讲座等方式,引导企业工人研读和思考中华文化典籍。可以考虑开办企业公开课,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企业,组织企业工人觀摩经典、诵读经典、学习经典,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文化艺术教育等环节。

二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引导。当前,大多数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产业发展的同时,都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然而,绝大多数企业不能与时俱进,仍使用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歌舞厅、电视房、阅览室、电脑室,许多文康设施陈旧落后,没有更新换代,与如今信息技术发达社会极不适应,难以吸引企业员工参与。政府机构、文化部门应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引导,协助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规划,升级、优化企业文康活动设施,策划组织工人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鼓励企业扶持工人自主建立兴趣爱好团队、艺术朋友圈,指导他们开展投入少、参与性强的文化活动,推进企业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是创新企业文化艺术活动。结合企业工人的需求,创新产服务供给的内容和方式,多样化的开展企业文化活动。在定期开展集体文娱活动的基础上,提供“菜单式”文化服务,按照工人点单需求,有针对性的提供各艺术门类的培训、讲座进进企业活动;组织企业工人开展艺术鉴赏、美文朗诵、音乐赏析、读书会等活动,或通过发放惠民票、电影卡等方式,逐步培养企业工人的文化消费习惯;培育打工题材文化艺术精品的创造,通过与工人密切相关的文化艺术作品,引领企业工人走进艺术、爱上艺术。

四是要强化制度保障建设。在企业工人集聚的地区要探索建立企业工人公共文化服务协调机制,以企业工人为本,设立专项资金,发展适合企业工人共同参与的文化活动平台,生产能让企业工人产生共鸣的文化精品。同时,地方政府要加强户籍、医疗保障、就业、子女教育等与新生代企业工人生活息息相关保障服务,这是做好新生代企业工人文化艺术普及的根本基础,是他们能安居乐业、实现个人价值的基本条件。

猜你喜欢

东莞新生代工人
为了不吃预制菜,打工人有多努力
“新生代”学数学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东莞固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新生代“双35”09式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东莞可园琴事
东莞长联
调配工人
基层关工人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