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乡村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研究

2017-08-17王文君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音乐教师乡村小学专业知识

王文君

摘 要:专业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准。湖南乡村音乐教师的专业知识存在基础知识相对较弱,教育理论知识老化,器乐教学能力较弱,儿童歌曲编配与创作能力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须从更新音乐教师的职后培训观念,建立音乐教师的教育联盟,加强音乐教师的教研意识等方面入手,不断发展乡村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知识。

关键词:乡村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知识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1-0212-02

專业知识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的推进,乡村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知识发展是否能够跟进基础音乐教育工作步伐,不仅是衡量乡村音乐教师队伍质量建设的重要指标,也是社会发展所需。

一、湖南乡村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知识的现状分析

笔者以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对湖南的湘南、湘中、湘北地区抽选12所乡村小学在职音乐教师进行现状的了解与分析,测查结果大略如下。

(一)音乐教师的专业知识整体水平

教师专业知识掌握基本情况的调查。首先,关于教学理论知识。(1)教育基本理论知识作答,有63%教师答案选择正确;(2)教学基本方法知识作答,只有46%教师答案选择正确;(3)教育新方法知识作答,只有36%教师答案选择正确。

其次,关于音乐专业理论知识。(1)关于基础乐理、基础和声等知识作答。其中基础乐理知识教师作答正确率在53%左右,而基础和声知识只有26%的教师基本合格,绝大部分教师基本或者是完全不懂;(2)关于作品欣赏及背景知识考题测试,。涉及作品中的主要乐器、主要风格、作品结构、基本音乐术语等,有59%回答正确,设计作品中的作品结构、旋律特征等只有32%教师回答正确。

第三,关于音乐专业技能知识作答。(1)合唱指挥知识考题测试,有56%的教师回答正确;(2)歌唱技能练习主要方法作答,有52%教师回答正确;(3)器乐练习主要方法作答,只有23%教师回答正确。

第四,关于音乐实践活动的情况调查。(1)儿童合唱排练的调查,有76%的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过合唱排练并进行演出或比赛;(2)儿童乐队排练的调查,只有36%的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相关排练。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分析可知,第一,乡村音乐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相对较弱,尤其是和声等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不甚理想。第二,乡村教师的教育理论新方法知识掌握能力较弱。第三,乡村音乐教师对器乐教学了解甚少。教师的乐队组织与排练能力、儿童歌曲编配与创作能力等方面亟待提高。

(二)音乐教师的学历及工作情况

通过调查与采访调查相关学校获悉,近70%的乡村音乐教师是通过函授获得的本科学历。其中,有近58%的乡村音乐教师不是专职教师,而是兼职教师。从中可以看到,乡村音乐教师整体学历偏低,专业素质与能力不高。另外,年龄在30岁以下的乡村音乐教师大约为23%,在30岁至45岁之间的乡村音乐教师大约是36%,在45岁以上的大约是41%。充分反映了乡村音乐教师年龄老化现象严重,专业知识更新速度更慢的实际情况。

整体来看,湖南乡村小学音乐教师普遍存在问题有:(1)关于教师的音乐专业技能。许多乡村教师缺乏基本的弹、唱、视奏的技能技巧。其中范唱、范奏能力较差,音准、节奏等基本音乐表现意识不强;(2)关于教师的音乐专业知识。许多乡村音乐教师专业知识观念陈旧、专业知识中有知识信息的错误;(3)关于教师的艺术实践活动开展。乡村音乐教师缺乏对当地特色音乐资源的观察能力与运用能力,目前乡村的音乐课程教学主要以简单的“唱歌”课程为主,忽略了音乐教学活动的知识性、教育性与实践性的结合。这些问题的产生根源与教师的学习背景、乡村教育环境、学校领导意识、学生家长意识、当地行政职能部门等有直接关联。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成长与提高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二、乡村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对策研究

(一)更新音乐教师的职后培训观念

美国成人教育教授达肯沃尔特说过,“学习与生存密切相关是成人教育的特征”。①更新乡村小学音乐教师的职后培训观念,以敦本务实的学习态度,重新规划和认知职后培训的价值与目的。首先,乡村音乐教师在培训中,教师要有问题意识、参与精神、互动态度,通过培训达到“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目的。如教学活动的观摩、教学问题的探讨、教学方法的学习等,以此建立良好的互助、合作与交流的关系,让专家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做到彼此的思想能够碰撞、彼此的智慧可以交流、彼此的知识相互融合、彼此的资源得到共享。这样,乡村音乐教师在培训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收获专业知识的发展,还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其次,相关的教育培训内容要有时效性和针对性,能够贴近乡村音乐教师的专业知识成长所需,促进教师的专业知识发展。这样,教师即可通过培训,答疑解惑。并能将新的教学方法、理念与知识“接地气”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二)建立音乐教师的教育联盟

乡村学校与地方学校之间可以建立多维共生的集体教研系统,实行教育联盟。首先,大小学校之间可签订合作协议,以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组织教师之间面对面的进行专业知识的探讨与交流。以此营造“工作中进行研究”的氛围,并让乡村音乐教师学会反思、自评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加强教学的实践能力。其次,大学教师应深入合作的乡村小学进行调研。通过实地调查,去发现、了解乡村音乐教师的教学问题与困惑,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诊断与分析,为乡村音乐教师的专业知识发展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和途径。第三,乡村音乐教师通过观摩与参与大学音乐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排练,聆听大学各种音乐会与讲座,更新自己专业观念、补充自己的知识信息、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学识水平。第四,教育联盟的双方可设计专业知识的研究主题,再进行交流与讨论。双方教师之间还可组织兴趣小组、学习互动小组等合作方式,在“实践--探讨--实践”中良性循环,以充实乡村音乐教师的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完善乡村音乐教师的专业教学技能。

(三)加强音乐教师的教研意识

教育研究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纯理论研究;一种是教育实践研究”。后一种研究方式主要放在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目的是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惑。传统的乡村音乐教师在教学活动之中,很少关注到教育研究工作,缺乏正确、科学的研究意识与行为,失去对专业教学研究的兴趣与热情。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乡村音乐教师发展自己的专业的知识,离不开对教学活动的研究。第一,教师要有问题意识。乡村小学音乐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要善于发现、积极思考所遇问题,形成习惯性的问题意识。只有具备一定的问题意识,才能通过研究的视角,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方案。第二,教师要有反思意识。教师要打破传统、固有的教学思维模式,养成主动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尤其是乡村音乐教师,在传统、固有的教学思想的束缚下,很少具有反思意识与行为。因此,音乐教师养成主动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第三,教师要有创新意识。乡村音乐教师在专业知识的发展上往往后劲不足,与教师缺乏一定创新意识缺乏有直接关联。创新意识是人们在进行创造和创新的活动中存在的内在动力,对于教学活动意义重大。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在教育教学中去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因此,乡村音乐教师可根据实际的条件与环境,努力打破自己的教学思维定势,在专业知识的发展中敢于创新、勇于探索。不断完善和加强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为打造教育强省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一般课题《六年制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培养质量评估与优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XJK17CTW002。

注释:

①吴立宝,宋维芳,曾意.教师继续教育的特征[J].继续教育研究,2010(02):18-20.

②李玉华,林崇德.从教师专业化视角看我国小学教师教育发展[J].教师教育研究,2006(05).

猜你喜欢

音乐教师乡村小学专业知识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课改15年山区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关于浅谈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研究
浅谈乡村小学电教设备管理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办有气质的乡村小学
如何培养乡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