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家埠年画之民俗功能的阐释

2017-08-17郭诗奇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杨家埠年画民俗

郭诗奇

摘 要:杨家埠年画作为群体意识所倡导的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精神向往,已经积淀了日益丰厚的文化内涵,隐含着中国丰富的本源文化意蕴,进而成为一种文化的归纳与民俗观念的融合,在人们的生活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发挥其不可替代的民俗功能。

关键词:年画;民俗功能

中图分类号:J2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1-0165-01

古时每逢春节,百姓们会在家中张贴年画,用以增添岁末新年的喜庆气氛和祈吉避凶,作为一种年俗,最早起源于秦汉时期。根据东汉蔡邕的《独断》记载,汉时民间便有人在门上贴“郁垒”等神像。宋代时期衍变成为木版年画,时称“纸画”;明代称之“画帖”;清代始被定名为“年画”。杨家埠,位于山东半岛北部,杨家埠村号称“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杨家埠年画始于明末,兴盛于清代,咸丰年间是其鼎盛期。笔者认为,杨家埠年画由于深入农户,与普通百姓朝夕相见,是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数百年来扎根于民间,从百姓的审美要求、精神信仰、生活需要出发,形成了题材广泛、构图饱满、色彩绚丽、富有装饰意味和充沛生活气息的艺术个性,呈现出中国北方民众豪爽、粗犷的性格。

一、文化传播功能

“年”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年画以“年”得名,应年俗之用,反映出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祈福与向往。年画的制作及表现的视觉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同的社会大环境下,因人类精神追求的不同,年画的内涵或许会随之变化,但其宗旨永不会变。春节时年画题材会更换,很多新思想和新题材在年画中会反映出来,对社会的进步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封建社会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普通群众很少有接触教育的机会,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很多成分源于聆听神话故事、閱读文学小说或是观看戏剧,而年画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弥补了这一遗憾。年画以生动、富有视觉冲击力的视觉传达方式,通过其特有的“图像文字”直观、易识别地传播着各类经典著述,充当着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生活、接触新事物的调节剂,有着重要的娱乐大众的功用。同时,对于巩固封建社会中的信仰体系有着很大的辅助功能。从前的农村,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利,文娱生活较为落后,文化在农村的传播是多种形式的,而年画以其特有的直观、浅显易懂的视觉形式成为农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精神抚慰功能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年画承载着民众祈吉避凶的精神信仰。杨家埠年画的主题大多是带有吉祥喜庆色彩的,如“年年有余”等,映衬着“出口要吉利,才能合人意”,标题要求言简意赅,题诗要求一目了然。在辟邪纳福的祥瑞年画中,“福”“寿”等都是不具有物质形态的。对于无法摹写的表现对象,民间艺人就通过象征、谐音、寓意等手段,引用具体可感的符号,把神秘、虚幻的观念付诸体现。杨家埠年画中有很多被假定能够庇佑人们幸福安康的神祇,这一类型的年画既体现了人们为了寻求心理满足所采取的一种非现实的自我保护手段,又代表了民众要求抵御自然灾害的愿望。吉庆类的年画以积极的姿态迎合着民间大众的审美需求,在旧社会充当着慰藉民众心灵的角色,使即便在水深火热生活中的人们依然维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是旧时代民间艺术不可能解决的难题,因而这些美好的愿望总带有悲剧性的色彩,但人们却不倦的追求——这追求,可以说是民间艺术中积极的浪漫主义的精神基础。这些充斥着信仰功能的年画,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积极地世俗功用。

三、装饰美化功能

我国的自然环境多种多样,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各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形式。北方地区由于冬季寒冷,其民居特点是:墙体较厚,有的是双层玻璃,屋内有壁炉和火炕,利于防寒保温。传统的北方民居低矮、简陋。从杨家埠年画手工印刷的客观条件来看,由于大色块印刷困难,运用各种小色块有序的排列,色块的间距不可过大或过小,要密合均匀才好看,从色彩的冲击力来说,杨家埠年画色彩艳丽,具有强烈的视觉感染力,符合传统北方民居的特点,适应了消费者的心理需要,采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同时迎合了春节这特殊的民俗节日的氛围。由此可见,杨家埠年画在装点着普通民众的栖身之所的同时,还装点着受众的精神空间。

四、结语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中,年画与民众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生产快、流传广、进入千家万户日常生活的同时,其宣传的内容与精神信仰随之传播到民众的思想层面中。正因为年画与普通大众的关系如此紧密,在人们的生活与精神空间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年画在民间终于蔚然大观。杨家埠年画作为群体意识所倡导的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精神向往,已经积淀了日益丰厚的文化内涵,隐含着中国丰富的本源文化意蕴,进而成为一种文化的归纳与民俗观念的融合,在人们的生活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发挥其不可替代的民俗功能。

参考文献:

[1]易心等.中国民间美术[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

[2]钟茂兰,范朴著.中国民间美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3.

[3]王树村著.中国民间美术史[M].昆明:滇南美术出版社,1996.

[2]郑金兰.潍坊年画研究[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1.

[3]于光辉.民间年画探微[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1.

[4]周晓光.对杨家埠年画一部分传统题材的新认识与再发现[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杨家埠年画民俗
冬季民俗节
2012-2022年杨家埠木版年画文献综述
2012-2022年杨家埠木版年画文献综述
牛年画牛
民俗中的“牛”
年画
浅析杨家埠年画的品牌设计及应用研究
民俗节
缸鱼年画之旅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