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农家书屋发展对策思考
2017-08-17袁晔
摘 要:农家书屋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一项有效举措。做好农家书屋工作是新时期图书馆工作的主题和长期任务。当前,阿克苏地区农家书屋基础薄弱、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如何用好用活农家书屋是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和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从阿克苏地区农家书屋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本地实际,农家书屋的发展对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关键词:农家书屋;公共图书馆;对策;思考
1 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提高农民的素质依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人口素质建设的重要问题。东风工程、农家书屋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和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重要举措,是我国文化相关部门进行统一组织建设的一项能够有效带动新农村文化体制发展的重要工程,对带动我国农村地区文化、提升小康生活的实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全国60万个以上的行政村都已实现了农村书屋全覆盖,然而,书屋建成后如何做好持续发展,使书屋的文化推动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依然是该工程的关键和主要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2 农家书屋工程的实施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2.1 实施背景
2006年,农家书屋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写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2007年8朋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将农家书屋工程确定为国家五项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之一,明确提出2015年前实现村村有书屋的目标要求。农家书屋工程的实施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文化繁荣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为“三农”提供智力支持。农家书屋为创造知识型农民提供硬件保障,使农民有书读、有地学。农家书屋免费为农民提供看书读报的环境,拉近了农民与科学文化知识的距离,使广大农民群众能够不断的接触到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农家书屋为实施科教兴农提供了平台,使农业科技能够扎根农村。农家书屋配备农民能够看得懂、用得上的农业科技类图书,使农业科技知识直接进村入户。
2.2 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2006年底的总人口估计在13.14亿多,城镇人口为5.77亿,农村人口为7.37亿,占全国人口的56.09%。我国仍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问题依然是现阶段中国的主要问题、重大问题之一。受历史、自然因素、经济观念、客观条件等多方面因素限制,农民的文化水平、整体素质普遍偏低。尤其是中西部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提高农牧民群众的素质问题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农业现代化的逐步实现,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增加农民知识、提高农民素质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在这种情况下,农家书屋的建设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民主要是依靠广播电视获取外界信息,大都是一些政策性的新闻和消息,专业方面的具体知识获得的途径较少,农家书屋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有针对性的为农民提供自由选择信息知识的空间。
3 阿克苏地区农家书屋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发展现状
自2007年农家书屋工程启动以来,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阿克苏地区农家书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农家书屋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科技兴农意识、改变农民经营生活方式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截至目前,全地区农家书屋共投入建设资金2786.3万元,已有1069个行政村完成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覆盖阿克苏地区100%的行政村,每个农家书屋平均拥有图书量达到1600册。通过近10年的运行,阿克苏地区农牧民群众对农家书屋的认可率显著提高,现在进出农家书屋已成为部分农牧民群众的业余生活的重要部分,农家书屋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科技兴农意识、改变农牧民群众的精神面貌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2 存在的问题
3.2.1领导不重视。受维稳任务重、经济发展滞后等诸多条件的制约,部分县、乡领导对农家书屋不重视,存在重建不重管、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致使农家书屋成了一次性投入工程,后期的宣传、管理及补充完善无法到位,很大一部分书屋还基本处于不开放状态,使农家书屋成了“农家书库”,违背了农家书屋从根本上解决农牧民群众买书难、看书难、借书难的宗旨。
3.2.2农家书屋的自主管理水平不高,预期职能和目标没有实现。农家书屋在相关的管理规范及运行体制方面,都是依照农民群众的意志进行自主式服务和管理的,村委会及其他级别的基层组织则只能够行使组织施工及管理监督的职能,因此在管理上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有的连基本的开门服务都做不到,越不开门越没人来,农家书屋的预期职能和目标没有真正实现。
3.2.3后续运行经费投入不足。2007年,按照国家政策,阿克苏地区每个书屋补助资金2万元,解决了书屋建设的资金问题,实现了行政村农家书屋的全覆盖。但每年书屋资源更新等后续经费投入不足,书刊、音像制品没有及时更新,农民看的都是几年前配备的书籍,长期丢失、破损、书籍和音像制品越来越少,满足不了农牧民群众的需求。
3.2.4部分农家书屋成为形象工程。经过调查发现,部分农家书屋没有人管理,平时不开门,书屋的书籍因长期无人翻阅而落满尘土,有的甚至连书屋的钥匙都丢失了,很多书屋的存在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评估和检查,成了名副其实的形象工程,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3.2.5书屋内涵建设不够,图书覆盖面窄,文化品味不高。目前农家书屋的图书结构和农民的阅读能力、阅读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图书种类少、内容广度不够,风格不够多元化,图书更新速度慢,层次不高等诸多因素,造成书屋对农民缺乏吸引力,农民喜欢书屋、主动走进书屋的氛围还未形成。
4 建议与思考
4.1 以政府为主体的持续均衡投入
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主要包括经费支持、政策支持和法律支持,经费问题是保证农家书屋正常运行的最基本前提。因此,国家应制度长效的经费支持计划,并完善省、地、县、乡多级投入机制,确保农家书屋的资源建设费用、管理费用、人员费用问题的解决。
4.2 健全机构,稳定农家书屋管理人员
成立乡镇农家书屋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和办公室主任及其他有关人员参加。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加强对本乡镇农家书屋工作的统一管理,贯彻落实农家书屋工作的有关政策、规章,研究决定和协调落实本乡镇农家书屋工作中的问题。给予1-2名编制,专门管理本乡镇农家书屋工作,或由乡镇文化站专干兼任管理员,稳定书屋管理员队伍,才能胜任日益繁重的农家书屋管理工作。
4.3 加强管理,做好服务,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
当前农家书屋虽已达到全地区行政村全覆盖,但总体来说一半以上的书屋没有发挥作用,存在重硬件轻管理、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因此,加强管理,做好服务是提高农家书屋使用率的关键。首先要保证农家书屋在一定时间内向农民开放,接待读者。可以根据农村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开门时间,如农忙时节可以调整到晚上营业,开門接待读者的时间适应当短一些;冬季农闲时适当延长开放时间,开门服务的时间随农村的季节和生产的变化做相应的调整,这样可以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步调一致,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
4.4 加强农家书屋管理员队伍建设与管理,提高服务主动性
首先是给予农家书屋管理员解决一定的补助,可以采取多级共同承担的方式,由自治区补贴一部分、地区、县市自筹一部分的方式,为农家书屋管理员每月解决300-500元的生活补贴,这样能大大提高农家书屋管理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是组织书屋管理员开展业务培训,增强管理员的业务素养和服务能力。这项工作建议由地区图书馆牵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赴农村开展手把手的业务培训,从图书分类、流通、上架、阅读推广服务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指导,健全县、乡、村三级培训辅导机制,有计划地对书屋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对成绩优异的管理员进行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第三是健全书屋管理制度。通过具体工作不断总结图书借阅管理办法、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管理员学习培训制度等,做到既便于服务又能管理好图书,达到书屋为民所用的目的。
4.5 调整农家书屋的藏书结构
现有的各村相同的藏书不利于资源共享,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应根据各村不同的情况购置不同的图书,如以种植业为主的村适当多购置种植业相关书籍;以养殖业为主的村多购置养殖类书籍;留守儿童和老人多的村多购置少儿书籍和保健类书籍,还要适应购置一些引导农民提高生活质量为重点的书籍,如文体类、养生类和保健类书籍,使农民在致富后不断丰富美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另外,还需购置一些能提高农民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生文学素养的文学书籍,如文学名著,提高农村少年儿童的素养,提高农牧民群众的整体素质。
4.6 走出书屋,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把农家书屋用活是书屋工程的最终点,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和艰巨任务。因此,农家书屋管理是可以走出书屋,走进校园、走向田间地头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配合县科技局、农业局、畜牧局等农技部门组织的农村专业户和农技员培训,编写农科信息,让农民掌握更多与农业生产密切联系的科技知识,扩大视野,增长知识,使文献资料转化为生产力;可配合学校开展知识竞赛、读书比赛、有奖问答、猜灯谜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热情;在田间地头农民休息时组织农技知识抢答、趣味农民体育比赛等活动;还可利用重要节庆纪念日和乡镇组织、乡干部政治业务学习等机会,组织开展各类读书活动。以农家书屋为平台开展农民图书展,农技知识抢答赛,趣味农民体育比赛等活动,营造文化氛围,弘扬群众文化。
5 结语
农家书屋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目的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买书难、看书难、借书难的问题,对于提高我区人口的文化科技素质与能力有着重大的意义。阿克苏地区如何克服农家书屋的种种问题、实现书屋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的一项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我们应当因地制宜地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抓好农家书屋建设,解决好农牧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结合地区农村发展战略创新更多服务内容和读者服务项目,走一条阿克苏地区特色的农家书屋建设道路。
参考文献
[1]张蕊.基于受众调查的“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2]吴淑芬.“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问题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5
[3]刘倩.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解决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生,2012
[4]张作平.浅谈农家书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神州,2014(27)。
作者简介
袁晔(1973-),女,汉族,1997年5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阿克苏地区图书馆助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