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观视阈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依据

2017-08-17张洪国

求知导刊 2017年16期
关键词:视阈自然界万物

张洪国

摘 要:文章先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内涵,然后从三个方面分析生态观视阈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依据,即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观、西方生态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7-04-26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内涵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旨在增进个体心理健康,提高个体心理素质的专门化的教育活动。随着社会复杂程度的加大,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渐与其他各种教育发生联系。本文所提到的生态视阈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到一个与其有各种关系的更大的系统中,综合考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大意义,并为这种教育挖掘理论根据。

二、生态观视阈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观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观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出发科学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关系为解决人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提供了最基本的方法和准则。

第一,人和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是没有区别的,都是受动的自然物,同时,人类社会是人在与自然互动的过程中逐步产生的,这也体现出人之为人的主观能动的特性。人为了生存,为了能更好地生存,为了不断满足自己吃、穿、住、行的需要,不断与自然界发生关系。与此同时,人与人的关系产生了,从而逐步形成人类社会。第二,自然不仅为人类提供了活动场地,还提供了基本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自然界所提供的阳光、水、空气、土壤、动物、植物、山川等,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形式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同时,阳光、水、空气、土壤、动物、植物、山川等作为存在物还满足了人的精神需求,成为艺术的一种形式。第三,人与自然界中其他物质是平等的。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物质都是平等的,它们的存在都有其各自的意义。人类决不能以主人自居,任意违背自然规律,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2.西方生态学的理论观点

第一,生态系统的观点。生态系统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一是联系性。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而非孤立存在的。同时,这个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也是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二是发展性。每个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的变化,必然带来整个生态体系的发展变化,这一变化同样也会给其他相关生态系统带来变化。三是可控性。这一特性主要体现在有人参与的生态体系中。在这一体系中人要想实现自己的利益,就必须对体系中的各种要素做到可控。四是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态,它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能量输入输出上的稳定。当然,这种稳定只是相对的,是在一定时间内的稳定。其实整个生态体系由一个有稳定到不稳定再到稳定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

第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能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当属老庄之“道”。老庄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是世间万物产生的根据。正是由于万物由“道”而生,才使万物之间有了必然的联系,而非单独孤立。因此,人不能违背“道”,而要遵循“道”的规律。“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规律这个“道”。第二,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在儒家典籍中,无论是《周易》中的“天人合德”,还是《中庸》中的“参赞化育”,抑或是孟子的“仁民爱物”,都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第三,佛教中的生态观。佛学以“眾生平等、慈悲为怀”的理念,表达了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态度。这里的众生平等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更是宇宙万物间的平等。正因为宇宙万物的平等,人们之间才应当相互尊重,人才应当尊重世间其他万物,人才应当具有一颗慈悲之心。

生态观视阈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把心理教育置于更加宽广的体系中,不仅能反映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也要看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影响,要看到心理状况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运动过程,而非静止不变;要看到教育是有规律的,要按照教育的客观规律施教;要看到人的心理变化是有规律的,教育要顺应这种规律的变化。一言以蔽之,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到大的自然和社会体系中,要遵循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要因时、因地、因人施教,唯有如此,才能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佘双好.心理健康教育何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3):89.

[2]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视阈自然界万物
女性视阈下宿命论的悲剧性
核心素养视阈下县域初中学科联盟建设的实践探索
核心素养视阈下中小学课堂评价的公平性研究
核心素养视阈下县域初中学科联盟建设的实践探索
万物构成
我来添画
盘点自然界中你没见过的怪异生物
盘点自然界最土豪的动物
道不远人楼难弃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