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思想观念新变化
2017-08-17姜富荣张立江段承盛
姜富荣+张立江+段承盛
摘 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怒江州”)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思想观念,但这些思想观念中还存在许多落后于时代的成分。怒江州与发达地区最主要的差距是思想观念的差距,转变思想观念的任务尤为急迫,更新观念的阻力比较大,任务比较艰巨。只有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着力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才能奋起直追,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7-04-26
一、怒江州各族群众“均平共富”传统思想观念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前,怒江州处于原始公社及其过渡阶段,其思想观念带有典型的自然经济特征,如顺应自然、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生活态度。直到现在,部分农村群众中仍残存着这种思想,对怒江各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形成了阻碍。
二、怒江州各族群众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传统思想观念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響
(1)自然经济观念牢固,重农轻商思想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怒江州各民族居住具有分散性特点,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个体性特征较为明显,商品经济极不发达,许多干部习惯于农业生产,在工商业等方面,脑筋不灵活,办法少。怒江州各族群众市场经济思想落后,自然经济观念牢固,重农轻商,不愿意从事商业性经营项目,由此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2)小农生产意识根深蒂固,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的传统小农意识,导致怒江州各族群众思想观念僵化保守,墨守成规,目光短浅,思想狭隘,恐惧及抵制新观念、新事物,排斥新思想。这些小农经济思想,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手脚,降低了发展活力,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3)平均主义思想,重义轻利观念,抑制了人们积极性的发挥。由于不重“利”,很多群众消费没有计划性,缺乏积累财富的观念,这种平均主义思想、重义轻利观念,严重扼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闭塞的地理环境,压抑开放观念,造成封闭排外意识。怒江州各民族多聚族而居,长期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民间交往少,同外界交往更少。历史上长期形成的某些偏见,造成各民族间出现感情上的距离,抑制了怒江州各族群众的经济文化发展,扩大了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三、怒江州思想观念的新变化,为实现怒江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敢想敢干、勇于拼搏的观念在干部中蔚然成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散了峡谷深处的阴霾,吹响了脱贫致富的号角。怒江州委掀起了几次解放思想大讨论高潮,干部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敢想敢干、敢闯敢试的观念蔚然成风,激发各民族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创新精神,当地干部以更昂扬的姿态,以更宽阔的视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2)自我判断能力的提高和逐步确立的自主意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接受信息的来源日益多样化,尤其是电视、电话的普及,电脑的推广使用,使得过去单纯依靠报纸、杂志接受信息的状况发生了彻底改变。哪些事情可以做也适合自己做;哪些事情合法,哪些事情更有效益;别人有什么成功经验,有什么教训,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自主意识增强。
(3)正在觉醒的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改革开放后,随着法制建设的深入,公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通过法制宣传教育,人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能够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制的日益健全和完善,党和政府执政方式的转变,赋予了公民更大的活动空间,增强了公民的民主意识。
(4)不断增强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传统落后的东西被人们所抛弃,更多现代、先进的文化被人们自觉地接受。人们亲身感受到一切财富都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靠天吃饭,靠别人救济,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生活。
怒江人民必须顺应历史潮流,逐步形成和牢固树立先进观念和现代意识,并与时俱进地加以更新。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才能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完成怒江“二次跨越”的历史任务。
参考资料:
[1]杨玉红.怒江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研究[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5(4).
[2]张梦新,王玉生.追寻先贤的足迹[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