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

2017-08-17杜晓梅

魅力中国 2017年18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

杜晓梅

摘要: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掌握操作技能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培养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任务,是实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强有力后盾,同時也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职业能力、综合素质能力等方面的重要途径,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结合职院校示范性实训基地和优势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践,对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加强学校与社会“共建、共管、共享”的合作联系、提升实训基地综合服务能力,培养区域经济所需的高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校内实训基地;实践教学;综合素质能力

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关键之举,担负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任。高质量地建设实训基地有利于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实训基地建设质量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能力。本文根据目前实训基地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研究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校内实训基地的重要意义

(一)为高职院校顺利开展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参考路径。对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进行研究,可以提高学校领导对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以及校内实训基地的认识,把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方向,从而促进我国高职院校的开放、规范和可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通过对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可以弥补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不足,既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更好的对接,丰富了我国高职教育理论内容,从而提高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管理水平,有利于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质量。对目前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进一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以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有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从而打造“升级版”的职业教育。

(四)促进校企合作的开展。实训基地建设是加强校企有效合作的重要途径。通过提出相应对策,吸引优秀企业与职业院校交流合作,促进校企在实训设施、信息化平台等资源建设方面共同努力,促进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

二、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教材单一,内容创新不足。优秀的实训教师和真正跟上时代发展要求、具有创新性且能够满足企业要求的教材是实训基地建设必不可少的部分。长久以来由于校企合作效果不理想,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忙于各类教学任务,实训教材的编写一直未能很好的落实,不但与企业一起编写教材的方法无法实现,而且创新意识不强导致的实训教材的编写也处于不断更改、无法收尾的状况。50.6%的学校目前实训使用的教材为国家统一教科书,即专业课教材。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学到的知识不仅缺乏灵活性、变通性和创新性,而且还会造成所学知识与社会发展脱节,从而导致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知识陈旧、无法满足企业当前需求的现状。

(二)实训基地建设与课程改革不同步。实训基地为课程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实践实训场所。实训基地的建设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核心课程改革出发,以项目或功能的形式申报建设,经过实践教学项目设计、建设方案调研、项目审核、财务审批、采购招标、项目实施与调试等环节,建设周期较长,在时间上无法与课程改革发展同步。随着区域经济、重点专业群以及课程改革不断地创新变化,实训教学设施设备和仪器不能及时更新适应课程改革的步伐,从而影响到高职院校为服务区域经济提供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功能的正常发挥。

(三)管理混乱,缺乏安全意识。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是实训基地健康、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系统错综复杂,既包括实训设备的管理,也包括师资管理、学生管理和教学等方面的管理。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实训设备的管理。实训设备的管理是指在设备的购置、使用、检查、维修等过程中,加强管理,使设备管理工作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发挥设备的最大使用价值。设备检查、维修时间间隔长,有些设备使用完就需要检查,有些需要定期检查,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监督机制,实训设备的检查、维修等保养工作都没有充分落实,增加了师生的安全风险和事故的发生率,同时也降低了实训设备的使用效率。

二是学生管理。学生管理是在开展实践教学时,通过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包括制定各种安全规章制度、相应的奖惩制度等。学生安全是学生管理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针对实践教学环境的特殊性,应制定出合理的规章制度。

(四)仪器设备陈旧落后。高职院校实训基地通过多年的建设积累,在硬件数量和质量上有了显著的提高,资产增加迅速,但“软”建设一直不被重视,导致了“软件”不能满足由于硬件设施设备的增加所带来的管理水平、师资队伍、内涵建设和保障机制等方面的需求,设备资产的增长速度与“软”实力提升速度比失衡。尤其是“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由于教师下企业顶岗工作实践渠道不畅通,导致了 教师缺乏参与实际工作项目的机会和经验,影响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在学生技术技能培养方面有一定的抑制; 实训基地建成后,由于管理制度 不健全,执行力缺乏,导致不能有效地发挥实训基 地对大学生“两创”能力的培养; 对实训基地绩效 评价的缺失,也导致了实训基地教职工行动力与 积极性的降低,从而不能提供较好的服务。

三、实训基地的发展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促进职业教育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职业教育为中国制造和社会发展培养所需的大批量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愈来愈明显,要使职业院校培养更多社会发展所需的高水平人才,并提高其关键能力、操作技能、职业素养,必须依赖于职业院校校内的实训基地和不断的操作练习。只有建设科学合理且具有一定时代性的校内实训基地,才能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才会提高。基于此,本文从高等职业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现状出发,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抓手,以山东省不同区域和发展水平的5 所高职院校为对象进行分析,找出现阶段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进而从高职院校自身出发,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以使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更加完善,促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实训基地不仅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场地、设备、人员等条件,而且还能 提供技能竞赛、社会培训、产学研一体、服务区域经济、引领技术发展等功能,从而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专业设置、课程教学、实践实训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实训基地是一座人与职业和谐发展的桥梁,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石,是办好职业院校的第一要务。

参考文献

[1]段忠祥. 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广西教育c:职业与高等教育版, 2013(11):172-173.

[2]马鑫. 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中国化工贸易, 2014(34).

[3]余建海, 付锐.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职教通讯, 2015(23):18-20.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