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紫砂陶的艺术魅力

2017-08-17崔玲玲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造型紫砂艺术

崔玲玲

摘 要:纵观宜兴紫砂,现如今可谓是百花齐放。紫砂壶的外型已然不仅仅是简单的几何形体,借世间万物为题材,紫砂艺人发挥无穷的想象力,利用紫砂泥料的可塑性,加以点、线、面的巧妙结合,构成紫砂壶,更使紫砂壶焕发光彩。

关键词:紫砂;艺术;造型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1-0053-01

宜兴紫砂,始于北宋,盛于明清。紫砂陶作为一门艺术历经几百年,几十代人的智慧劳动,是人类生命和智慧的延续,几千年智慧的结晶,蕴成了一个绚丽而引人入胜的紫砂世界,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紫砂陶是中國陶艺家族中的后起这秀,它从萌芽之日起,就散发出泥土的芳香,透露出勃勃的生命力,渐而开放成陶艺园中的一朵奇葩。

如今的紫砂艺术经过几十代紫砂艺人的奉献,也已趋于成熟,无论是在造型装饰还是在工艺技术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套系列性的理论知识。定义一件完美的紫砂作品,可以从两方面衡量:一主面,紫砂作为艺术品,应具备形、神、气、态四要素。形,即形式美,指作品的外部轮廓:神,即神韵;气,即气质,陶艺所蕴涵的和谐色泽美;态,即形态,作品的高低肥瘦刚柔方圆的各种姿态。另一方面紫砂壶还需满足其作为茶具的根本特性实用性。如壶体的容量和重量比例适当,壶紫出水流畅,壶把端拿方便舒适,壶盖四周合缝等等。紫砂壶和一般陶瓷不同,它属于无釉茶具,采用宜兴特有的紫砂泥矿制成生坯然后高温烧制而成。

由于其成型后烧成的过程中温度较高,烧结密致,胎质细腻,即不渗漏,更有肉眼难辨的气也能吸附茶汁,蕴蓄茶味,故老壶,旧壶虽冲白开水也能散发淡淡茶香。紫砂的特性材质属性,致使开水冲泡却不致于烫手,冷热剧变也不会破裂,而热天盛茶则逾夜不馊。此外,紫砂壶造型简练大方,色调淳朴古雅,有着“世间茶具壶为首”之美誉。而《桃溪客语》中书道“阳羡壶自明清始盛,上者与金玉等价”,足可见其名贵。

紫砂陶的迷人魅力,首先在于其天然去雕饰的质地。因材施艺,各行其是,紫砂有着自身的风格。紫砂原料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紫砂壶品与之相适应的技术属性。紫砂材质的特性为发展成熟的一整套表现壶艺加工的技术方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所以采用了各种紫砂原料的紫砂陶产生除变幻无穷、绚丽多彩的色泽,吴现出红而不嫣、紫而不姹、黄而不娇、墨而不黑的丰姿,散发出美的韵味和诱人的魅力。

其次,紫砂的造型也是其魅力所在,紫砂造型千姿百态,自古就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说,这是历代紫砂艺人细心观察和研究社会上各种物象的形态,吸取了中国传统工艺品的艺术特点,经过毕工穷智的艰苦的劳动而创造的。艺人通过多种线和面的变化,构造多变的几何形体,显示出紫砂陶古朴典雅、端庄流畅的形象美。(1)圆器:珠圆玉润、骨肉匀亭、比例谐调、轮廓周正、转折圆润、镌永耐看。(2)方器造型:方中藏圆、线面挺括平正、轮廓线条分明,给人以干净利落、明快挺秀之感。(3)花货造型:不仅形象生动、构图简洁,而且巧妙地利用紫砂泥料的天然色泽来增强器皿的装饰效果。(4)筋纺器造型:纹理清晰流畅、口盖准缝严密、是艺术和技术的高度统一 。紫砂造型还博采众长,融古铸今,广泛借鉴表铜器、玉器、木雕、漆器、石刻等多种工艺品的表现手法,融合作者炽热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来丰富紫砂造型艺术的宝库。

紫砂造型有造型的神态,紫砂壶形制取裁确定以后,以工艺艺术的手法表现神态,其中一个是采用写实的手法来表现,一个是以变化的方法来处理。写实则力求形象逼真,变化经艺术手法的处置表现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以浓郁的回味,或给人有动与静的感受。

另外,一个造型还有一个造型的气度,作品的气度,亦包含着作者个性的表现和作者风格的体现、气质的体现,有的壶造型清秀飘逸,有的古朴敦厚,有的轻快明朗,有的粗犷简雅,有的对造型气度的欣赏干脆拟人化,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丽娴如佳人,葆光如隐士,潇洒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朴讷如仁人,飘逸如神仙子,廉洁如高士,脱尘如衲子。纵观造型的型、气,构成造型美,给人以先入为主的选择。

紫砂在长久的艺术磨练中,所形成的美学修养,感染着在现代社会中紧张生活和工作的人们,以传统朴实的精神,来弥补他们内心的空虚感,传递着中国文化的力量。

此外,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又使得紫砂艺术在自己的发展和演变中,既有一以贯之的脉络,又有多姿多彩的风貌。例如在紫砂的刻绘手法上,除了一般的书法和绘画的运用,战国时期的蝌蚪文、梅花篆;汉代漆器上的凤形、唐代的宝相花纹这些更深层的文化元素也逐渐被挖掘、融合到紫砂的创作中来了,以不同时期的审美形象反映着不同时期的文化内涵,以其多样而又统一的格调,显示出独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高英姿.紫砂名陶典籍.宜兴紫砂艺术文化丛书[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

[2]周高起.阳羡茗壶系[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何叶.略论鉴赏紫砂经典名作的作用[J].江苏陶瓷,2000(04)

[4]曲延波.中国明清紫砂壶艺鉴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造型紫砂艺术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画家张宜与紫砂
文质彬彬的紫砂新境——吴鸣紫砂艺术品读
纸的艺术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浅析“浙派人物画”的艺术特征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