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概念首饰的诞生及市场起源研究

2017-08-17刘潇女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立体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

刘潇女

摘 要:来自绘画、雕塑、建筑等“纯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他们称自己的作品为“可佩带的绘画”、“可佩带的雕塑”、 “可佩带的建筑”。从今天看,这是概念首饰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关键词:新艺术运动;立体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

中图分类号:J526;F4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1-0042-01

一、概念首饰源起

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两次接踵而至的工业革命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各种在当时看来不可思议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打开了艺术家们的思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浪漫主义诞生了。在浪漫主义之前的洛可可娇柔华贵,新古典主义严肃制式。浪漫主义的出现热烈而澎湃,充满激情、动感、对现实生活的情绪表现。正代表了当时人们面对时代变化时的反应,艺术家的思维从传统规范中解脱出来。正是因为浪漫主义的诞生,艺术仿佛打开了一扇门,以后出现了更为感性而自由的创作形式。对于所有新的艺术形式来说,浪漫主义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是艺术思维发生改变的一个萌芽点。

19世纪末诞生于法国的新艺术运动,试图打破纯艺术与实用艺术之间的界限,内容几乎涉及所有艺术领域,包括建筑、家具、服装和首饰等。在这之前,首饰设计风格基本只围绕宫廷和家族,新艺术运动带给首饰设计一股清新的艺术风格。勒内·拉里克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人物。他在当时大胆运用黄金、珐琅、绿玉髓、月光石、钻石等珍贵的材料,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探索自然界一切能用于造型装饰的元素,对大自然进行了梦幻般的再现。他的代表作品“蜻蜓女人胸饰”。运用各种材质和精湛的工艺打造出一位有着蜻蜓翅膀的迷人女性形像,是典型的新艺术风格。新艺术运动,打开了在首饰设计上形成各种艺术风格的先河。

20世纪初,世界大战、工业化进程、相对论的出现改变旧的时空观。经典标准的失落,让艺术家们在传统艺术的风格和表现技法上都走到了极致,以后的出路何在?时刻寻求超越、寻求创新是艺术家的天性。渴望成功的艺术家们只能另辟蹊径,创造全新的艺术形式,新形式、新内容、新流派。首饰设计受到在这一时期现代主义艺术流派的影响,如立体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现代艺术作品中多种材料的使用和技法的创新为首饰设计带来灵感。毕加索、达利等现代艺术运动中的代表人物,开始运用贵金属及宝石来诠释自己天马行空的艺术思维,传递自己的艺术理念,比如达利著名的《记忆的永恒》里流淌的时钟做成的胸针,充分体现了超现实主义艺术风格。因为这些艺术家来自绘画、雕塑、建筑等“纯艺术”领域,他们称自己的作品为“可佩带的绘画”、“可佩带的雕塑”、 “可佩带的建筑”。从今天看来,这是概念首饰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而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时各种新金属及宝石矿产的发现,新的宝石切割技术的发明,也在技术和材料上支持首饰的发展。比如20世纪初铂金的发现带来了宝石镶嵌的革命,取代了部分银与黄金镶嵌,因其材料的特殊性而发展出梵克雅宝著名的隐形镶嵌法。日本的御木本先生对珍珠的养殖解决了天然珠产量不足的问题。翡翠、玛瑙、天青石、孔雀石、绿松石、琥珀、珊瑚等新材料相继被发现开发。在宝石切割技术上,发明了除传统明亮型切割、古典玫瑰车工之外的桌形切割、长梯形切割、梯形切割、柱形切割等,以及更多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的发明支持了首饰的发展。

二、概念首饰在市场的发展起源

珠宝首饰历史悠久,但自古历来是皇室贵族的专利,珠宝的设计一直保持传统的表现形式,大众阶层一直难以触及。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主思想的传播,阶级地位发生改变。1946年,现代概念首饰艺术正式亮相于国立现代美术馆,参展作品135件出自26位艺术家之手,在此后70多年,这26位艺术家成为美国首饰艺术发展与推广的主力军。他们通过画廊及展览会展示出售自己的作品和小批量“产品”。概念首饰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美国也成为概念首饰艺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与推广的主力军。而在大众市场发展的成熟,得益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德国政府为了推动经济的发展,利用本国精益求精的工艺技术优势,与现代先锋设计理念相结合,大力支持首饰艺术家,促进珠宝产业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市场。概念首饰从此走向了与大众市场紧密联系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以赛亚·伯林(英),吕梁.浪漫主义的根源[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2]朱光潜.西方美學简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3]亨德里克·房龙(美).西方美术简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张也夫.外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北京新世纪出版社,2001.

[6]高兵强.新艺术运动[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7]方怿.世界现代艺术设计简史[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

[8]周宏智.西方现代艺术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9]斯蒂芬·利特尔(英),祝帅.流派——艺术卷[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10]斯蒂芬·利特尔(英),祝帅.流派——建筑卷[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猜你喜欢

立体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
台州学院李国辉教授新著《19世纪西方文学思潮研究:象征主义》出版
立体主义绘画的先驱
情绪在表现主义油画中的实践与运用研究
原始表现主义的画像——沃尔特·米卡作品欣赏
立体主义迷宫
当代象征主义流派研究的困境和出路
关于表现主义
理想的彼岸世界——象征主义的绘画艺术
杜拉斯小说中的“诗”与象征主义
张春旸和她的表现主义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