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
2017-08-17蔡思齐
蔡思齐
清晨6点一刻,天色朦胧,冬日的寒意仍拉着早春的衣袖恋恋不舍。急驰在上学路上,睡意被路尽头地平线上刚探出头的一轮朝阳驱散,远处的天空已被晕染成了红色,映衬着四周的树木、高楼焕发出了光彩。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远方在哪里?
是我目之所及的日升之处,还是我心之所念、所往之地?
远方是什么样的?
曾站在山峦的顶端远眺,清冷的雾气绕过我的眼角。我看到远方云雾翻涌,一座座山只剩山尖刺出云海,仿佛白茫茫宣纸上的点点墨迹。
这就是远方吗?它藏身于云海之中,是如此的虚无缥缈,难以追寻。
曾站在竹海中央远望,山间的露水轻抚我的面颊。我看到脚下石板无止境向前延伸,与微微躬身的竹子形成一条望不见底的隧道。远方仍是绿油油的竹子,一棵连着一棵,绿得无边无际。
这就是远方吗?它躲匿于竹林之间,追寻着它,只觉漫无终点的疲倦。
也曾站在沙滩上凝望,沙鸥盘旋在我的头顶。我看到远方水天交接成一片蓝色,大朵大朵的积雨云囤积在海面上,勾勒出遥远的海平线。
這就是远方吗?它比天海交接的那条线还远,我看不到,沙鸥亦飞不到。
这是远方,也都不是远方。
有时,我们不知道远方在哪里,但也出发了。或许是因为身边的人都已出发,又或许是厌倦了一成不变的生活,也或许那是无人企及的地方,我们充满了好奇。可在追寻远方的路途中,经历了风雨的洗礼、泥潭的挣扎后,说不定会惊喜地找到了自己的远方,义无反顾地飞冲过去。又或许在不经意间醒悟:远方其实就在脚下,就是这跋涉的每一个脚印。
有时,为了到达向往的远方,无数人拼尽全力向前奔跑,沿途的风景被匆匆甩在身后。而这个虚无缥缈,又太过遥远的地方,总能让人迷失方向,跑着跑着,竟渐渐忘却了奔跑的意义。跑着跑着,却发现:已经找不到远方在哪里。远方依旧遥不可及。
没有目标的远方,终究只是一个虚词。
竹海再远也有尽头、山峰再高也有顶端、大海再宽也有彼岸。如果你觉得走不下去,那是因为没有目标。
我常常向前凝望。只有内心坚定的人,才能将目光穿过面前的迷雾,到达远方。
远方,也许是蛟龙号潜心追寻的6000多米海底;远方,或曾是阿波罗17号飞船探秘的月球;远方,抑或是1949年大洋彼岸钱学森梦寐以求的新中国;远方,可能是红军战士不忘初心、艰苦跋涉的解放梦想……
最终到达的远方,也许是美梦成真的幸福喜悦,也许是大相径庭的黯然失色。而达不到的远方,也许未必只是遗憾。远方虽远,但庆幸自己确是在步步接近。回看来路,步履坚定执着,毫无迷茫偏差,眼神更加自信、从容。这时,我们或许才明白:每一个现在,都是我们心中曾向往的远方。每一个明天,都是我们人生中追寻一个又一个远方的新起点。
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晨色已不知不觉的明亮了起来。我悄悄地叠了一个纸飞机,像儿时一样哈上一口气,用力地从教室的窗户掷了出去。它白色的身影乘着风、穿过走廊,飞向校园的操场,自由飘逸着不知踪影。
三毛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走遍千山万水,只为寻找生命的归宿。
或许有一天,当我带着对远方的幻想来到远方时,才发现:远方只是一次洗礼、一次蜕变、一次修行。
远方不可惧,未来不可惧,只要你在为梦想激情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