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事业·幸福
1981-08-20李文斌
李文斌
在张丽丽的新房里,韩医生告诉沙鸥,她的腰椎病变有了新的发展,情况不好。对这意外的消息,沙鸥首先想到的不是个人的安危,而是又要让她停止训练。她若有所思地望着墙上挂的一幅抱着奖杯的容国团的照片。“我爱荣誉,胜过生命”——容国团的这句刻骨镂心的遗言,正是沙鸥此时此刻想要说的……
强烈的荣誉感,这是沙鸥这个人物性格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影片开始不久,出现了一组回忆镜头。刚进训练队不久的沙鸥和张丽丽,在观看容国团获乒乓球世界冠军的纪录片时,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对话。沙鸥理直气壮地反驳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批评:“当运动员就是为了打赢球嘛。谁不想当冠军,谁就不是好运动员。”
这短短两句话,把沙鸥热烈、积极而又严肃地追求荣誉和理想的态度鲜明地表达出来了。正是因为有这种要当冠军的雄心壮志,她才一再推迟婚期,发誓“不拿下世界冠军就不结婚”;在她因病被免去出国任务时,才会那样苦苦地恳求大夫给她三个月的时间去拼杀一场,即使面临瘫痪的前途也在所不惜。也正是因为有这种誓夺金牌的志向,沙鸥才那样毅然地将银牌抛入大海。
随着沙鸥的成长,这种荣誉感也发展了,它升华为个人荣誉与祖国荣誉的高度统一。由于客观和主观上的种种原因,沙鸥终于没能亲自站在冠军的领奖台上。也许,从这个意义上讲,沙鸥是个失败者。但是,沙鸥的个人理想已经和祖国的荣誉如此紧密地融汇在一起,并且化为一种不屈不挠的深沉的力量。当她明白“一个世界冠军不是一代运动员能够完成的”的时候,她便甘当人梯,忍着病痛,带领年轻运动员去追求那她已经为之奋斗了十多年的荣誉。在体育场里,逆光勾勒出灰色的台阶,小颜鲜红的运动衣和急速奔跑的双腿映衬着沙鸥倔强、严肃、忍受着病痛折磨的面容……当电视屏幕里的小颜举起冠军奖杯时,坐在轮椅上的沙鸥流下了幸福的眼泪。是的,这荣誉是属于祖国的,属于屏幕上的那些运动员的,但它也是属于沙鸥的。沙鸥终究是个胜利者!
崇高的荣誉决不是轻而易举,唾手可得的。沙鸥为它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象其他许多优秀运动员一样,沙鸥的事业心和坚强性格也有一个培养过程。意志和毅力的锤炼不仅反映在训练场上那使人筋疲力竭的长时间的翻滚和扣杀中,反映在比赛场上那每球必争,“拚命”夺标的激烈搏斗中,也反映在日常生活里。导演张暖忻以极其细腻的手法,成功地刻划了“吃牛肉”的一场戏。沙鸥不喜欢吃牛肉,于教练把牛肉切成小块让她吃。这时,胖厨师给沙鸥端来一盘炒鸡蛋,于教练把炒鸡蛋推到一边,严肃地说:“沙鸥,你不是志向很高吗?那就要在每件细小的事情上克服任性,锻炼意志,懂吗?来,吃了它!”于教练那严厉而关切的语调,胖厨师心疼的神色,以及沙鸥含着泪大口大口吞咽牛肉等等细节,把沙鸥为了事业克服这一相对来说是个小小的难关的复杂内心世界展现出来,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荣誉、事业、幸福,都是一些最美好的字眼,然而要真正了解它们的含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听到一些青年议论说,沙鸥是太不幸了。的确,沙鸥的生活道路十分坎坷。十年动乱夺去了她最美好的时间,冒着瘫痪的危险去拼搏的一场比赛结果只拿到银牌,正在准备结婚的时候爱人突然牺牲。在极其悲痛之际,沙鸥也曾发出“人生太不公平”,“我失去了一切,我什么也没有了”的呼号。但是,沙鸥毕竟是强者。她的抱负、理想和意志,就象圆明园废墟上烧不掉的石柱一样坚强。挫折和痛苦,没有能使沙鸥颓唐。她坚强地站立起来,并且成熟了。影片最后,沙鸥的一段话是值得人们细细深思的:“假使我还能从头再生活一次,那么,我还要当运动员,我还要打球,我还要争当世界冠军。”不,沙鸥并不是那种可怜的,由于命运的捉弄而让人悲叹的角色。对于强者来说,达到目标是幸福的,但是幸福也存在于为达到目标而进行的奋斗中。在这段话里,沙鸥对自己以往的生活做出了明确的结论:她没有虚度,她一直在奋斗,她也取得了胜利,她是真正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