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痤颗粒对儿童重度痤疮的血清白介素—2、白介素—4、干扰素—γ的影响

2017-08-17林武全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14期
关键词:干扰素影响

林武全

[摘要] 目的 評价中药消痤颗粒治疗重度痤疮对血清白介素(IL)-2、IL-4、干扰素(IFN)-γ的影响,为临床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重度痤疮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与西药治疗联合消痤颗粒治疗的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者,2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IL-2、IL-4、IFN-γ水平,并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6.67%与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L-2、IL-4、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4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IL-2、IFN-γ较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6.67%与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药消痤颗粒可有效治疗重度痤疮,可明显改善血清IL-2、IL-4、IFN-γ水平,对血清IL-2、IL-4、IFN-γ水平进行监测,可为临床评估病情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关键词] 重度痤疮;白介素2;白介素4;干扰素-γ;影响

[中图分类号] R28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14-21-04

Influe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Xiaozao granule on the treatment of serum interleukin (IL) -2,IL-4 and interferon (IFN)-γ in severe acne

LIN Wuquan

Longg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zhen 518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Xiaozao granule on the treatment of serum interleukin (IL)-2,IL-4 and interferon (IFN)-γ in severe acne.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severe acne treated from December 2013 to Dec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and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combined with Xiaocuo granule.2 months for 1 courses,the 2 groups were 2 consecutive treatment courses.The levels of IL-2,IL-4,IL-4 and IL-4 in the two groups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The levels of IL-2,IL-4 and IL-IFN-γ level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96.67% and 83.33%,compared between the group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L-2,IL-4 and IFN-γ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0.05).After treatment,the levels of IL-4 in serum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6.67% and 16.67%,compared between the group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Anti-acne granules can effectively treat severe acne,and i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evels of serum IL-2,IL-4 and IFN-γ,and monitor the levels of serum IL-2,IL-4 and IFN-γ.It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clinical evaluation of the disease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Key words] Severe acne;Interleukin 2;Interleukin 4;Interferon-γ

近年来,痤疮的发病日趋增多,对患者的生活、婚姻及就业产生很大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外貌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1]。目前,临床常用的痤疮西医治疗方法为抗感染、调节内分泌、抗雄激素等,但这种治疗方法的时间较长,其具有较为显著的毒副作用,其治疗效果远远不能达到患者的满意。中医药在这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不仅疗效显著,而且毒副作用也小[2]。本研究对消痤颗粒在重度痤疮中的治疗效果及对免疫应答的相关影响进行了探讨,目的是为了寻找痤疮治疗的新方法。为研究消痤颗粒对儿童重度痤疮的血清白介素-2、白介素-4、干扰素-γ的影响,本研究将消痤颗粒应用于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重度痤疮患儿的治疗中,并以常规治疗作比较,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IL-2、IL-4、IFN-γ水平,并进行对比观察,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重度痤疮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7~16岁,平均(8.3±0.9)岁,病程1~9年,平均(4.3±1.9)年;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15岁,平均(8.2±0.7)岁,病程1~7年,平均(4.1±1.8)年。在性别差异、年龄分布及病程长短等基础资料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得到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和认可。

1.2 临床诊断标准

符合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中西医皮肤科亚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的《中成药治疗寻常痤疮专家共识(2016)》[3]中关于重度痤疮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损害者;(2)治疗依从性差者;(3)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患者均对本研究完全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本研究可正常进行。

1.3 辨证标准

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关于重度痤疮的辩证标准,辩证分型:(1)肺胃热盛,痰湿凝聚:皮疹,面色潮红;舌红苔黄;脉滑,可伴口臭口干、大便干结。(2)肝经热郁,痰郁互结:皮疹,面色黯淡,可伴月经不调,抑郁心烦;舌红、边缘可见瘀斑,脉弦或。(3)气阴虚损,毒邪羁陷:皮疹,面色黯淡无华;舌淡红,脉细弱,少津,可伴月经量少、色淡,经期延迟、时间短。

1.4 纳入标准

(1)年龄:1~18岁;(2)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及辩证标准;(3)既往体健;(4)无其他急、慢性合并症的患儿;(5)入院病情处于缓解期。

1.5 排除标准

(1)既往患有结核、乙肝等传染病的患儿;(2)合并其他急、慢性疾病的患兒;(3)抗生素等药物过敏的患儿;(4)治疗依从性差的患儿;(5)心理、精神或意识障碍的患儿;(7)月经期。

1.6 研究方法

1.6.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西药盐酸米诺环素(美国惠氏制药有限公司,产品编号C14200002548,H10960010,规格50mg×10s×2板,50mg/粒),50mg/次,口服,每日2次。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金华消痤颗粒(上海华源制药安徽广生药业有限公司,规格:6g×6袋×1盒;产品编号:B1200029825;国药准字:Z20040143;)1次1袋,1日3次开水冲服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完成后对两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

1.6.2 血标本的采集方法及处理手段 嘱患者清晨保持空腹状态,自肘静脉抽取血标本3mL,并在静置状态下存放4h,进行离心,离心速度为2000转/min,离心半径为15cm,离心时间为15min,离心完毕后,将血清分装到不同的Eppendorf管内,并置于-20℃条件下冻存,备检。

1.6.3 检测方法 对血清中的白介素2、4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γ,检测方法为ELISA(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所用的试剂盒是由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根据试剂说明,利用酶标仪检测吸光度(A)值,浓度与A值之间呈正比,通过绘制标准曲线求出标本的浓度。

1.7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2、IL-4、IFN-γ水平。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其评价标准为:治疗后,患者的皮损减少率≥90%,表示为治愈;治疗后,患者的皮损减少率在70%~89%之间,表示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皮损减少率在30%~69%,表示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皮损减少率≤30%,甚至有加重的趋势,表示为无效。临床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8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中的结果数据录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6.77%与8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在IL-2、IL-4以及IFN-γ水平方面两组治疗前后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IL-2、IL-4、IFN-γ水平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4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IL-2、IFN-γ较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血清IL-4水平低于对照组,IL-2、IFN-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6.67%与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研究表明,在痤疮的炎症发展过程中,细胞因子均参与了痤疮炎症机制,痤疮患儿的皮损处、血液中含有多种较高水平的细胞因子,并且与痤疮的发生具有密切的相关性,通过对这些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观察,一方面可以对机体免疫水平进行监测,一方面也可用于评估患者的病情进展程度以及治疗效果[5]。随着人体科学在分子水平范围内的不断发展,许多疾病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细胞病理与组织学水平,更多的是从基因与免疫角度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进行探讨。在疾病认识的过程中,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间存在许多相似、相通之处[6]。据国内相关报道[7],疾病的中医证候与细胞因子存在关系。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是广东省教学医院,目前正申办大学附属医院及三甲综合医院,医院实验室设备完善。我院门诊有大量的痤疮患者,为实验提供充足的研究对象,研究所用的试剂盒有市售。本课题组成员配置合理,技术力量较强,具备相关科研经验。本方案简便可行,具有可操作性。近期的国内外研究[8-9]指出痤疮的发病与人体血液中的细胞因子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通过对相关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的观察,一方面对人体免疫状态进行了有效的监测,一方面对疾病发展程度以及预后的评估也具有良好的价值。人体内激活状态的T细胞能够产生IL-2,对T、NK细胞的增殖以及杀伤活性的增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在激活淋巴细胞介导产生的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10]。唐志凌[11]研究指出,在痤疮病情集加重的过程中,Ⅲ度患者血清中的IL-2水平较Ⅰ度、Ⅱ度患者水平升高显著,可以推测Th淋巴细胞进入皮肤后,与KC发生结合并释放大量的IL-2,在免疫反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因此与现代检测技术相结合,对外周血中的IL-2水平进行监测,对囊肿型痤疮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并制定科学有效的抑制免疫应答反应的措施,并对其近远期的治疗效果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IFN-γ由Th1细胞合成并产生,其中Th1是主导细胞免疫的重要因素,IL-4由Th2产生,Th2是主导体液免疫的重要细胞,同时以上细胞也与痤疮的发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随着人体科学在分子水平范围内的不断发展,许多疾病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细胞病理与组织学水平,更多的是从基因与免疫角度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进行探索。在疾病认识的过程中,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间存在许多相似、相通之处。国内外报道,疾病的中医证候与细胞因子存在关系[12]。

消痤颗粒外形呈现颗粒状,属于中药制剂,色棕黄,味甜、微苦,主要中草药成分为栀子、大黄、金银花、黄连、甘草、桔梗、薄荷、黄芩、黄柏等。林欢儿[13]相关研究发现,中药消痤颗粒能降低痤疮患儿血清中IL-4、IL-6 和IL-8的水平,升高IL-2、IFN-γ水平,对该药物在体液免疫以及炎症因子的调节效果进行了作用机理的阐述。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重度痤疮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与西药治疗联合消痤颗粒治疗的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者,其中消痤颗粒的用法为1次1袋,1日3次开水冲服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显示,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6.67%与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主要为消痤颗粒具有消肿解毒、泻火清热,常用于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胃火牙痛,便秘,目赤以及肺胃热盛所致痤疮(粉刺)等症,具有体外抗菌、调节免疫等作用[14],从而达到了有效抑制痤疮的功效。治疗前,两组血清IL-2、IL-4、IFN-γ水平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4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IL-2、IFN-γ较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颗粒组方中的黄芩、黄柏在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及抗炎效果方面的显著作用具有相关的密切性[15-16]。同时本研究还发现,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6.67%与1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与西药比较,中药具有更为显著的安全性,患者服用后不良反应少。因此,本研究表明中药消痤颗粒在细胞免疫的调节中具有显著的作用,与相关的研究结果存在一致性,充分证实,在痤疮的临床治疗中,中药不仅具有显著的抗菌消脂效果,同时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也十分明显,对细胞与体液免疫的改善效果也十分突出。

综上所述,中药消痤颗粒可有效治疗重度痤疮,可明显改善血清IL-2、IL-4、IFN-γ水平,对血清IL-2、IL-4、IFN-γ水平进行监测,可为临床评估病情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Rui Yin,Lin Lin,Yan Xiao,et al.Combination ALA-PDT and Ablative Fractional ErsYAG Laser (2,940 nm) o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Acne[J].Lasers in surgery and medicine,2014,46(3):165-172.

[2] 魯雪莹,唐隽,杨晓晶,等.果酸联合米诺环素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观察[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5,41(1):67-68.

[3]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中西医皮肤科亚专业委员会.中成药治疗寻常痤疮专家共识(2016)[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6,49(8):533-536.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201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1.

[5] 彭安厚,陆洪光,梁巍,等.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多西环素胶囊、0.025%维A酸乳膏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观察[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47(11):828-829.

[6] 张明,赵晓广,刘巧,等.五味消毒饮联合仙方活命饮治疗重度痤疮临床观察[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4,18(6):453-454,457.

[7] 王万学,邢纪霞.清肺祛痤汤治疗痤疮150例[J].新中医,2007,39(3):57-58.

[8] 陈芳园,闵仲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痤疮[J].吉林中医药,2015,35(5):477-479.

[9] Zaenglein AL,Shamban A,Webster G,et al.A phase IV,open-label study evaluating the use of triple-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minocycline HCl extended-release tablets,a topical antibiotic/retinoid preparation and benzoyl peroxide in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acne vulgaris[J].Journal of drugs in dermatology:JDD,2013,12(6):619-625.

[10] 于功利.中药治疗青少年痤疮160例[J].新中医,2002,34(5):54-55.

[11] 唐志凌.异维A酸治疗重度痤疮的疗效观察[J].天津医药,2013,41(2):172-174.

[12] 姜敏,曾宪玉,王玮蓁,等.火针治疗中重度寻常型痤疮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4,34(7):663-666.

[13] 林歡儿,王柳均,陈志峰,等.消痤颗粒对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12(6):389-390.

[14] 李秀玉,李超群.“玉容消痤颗粒”体外抗菌作用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4,5(27):1-3.

[15] 张国斌,张晓东,王强,等.清热消痤颗粒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组织形态影响的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13-14.

[16] 骆伟雄.痤消饮颗粒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4,21(6):470-472.

(收稿日期:2017-06-14)

猜你喜欢

干扰素影响
干扰素 你了解吗
干扰素在猪治疗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与KIR基因多态性及干扰素抗体的相关性研究
乙肝治疗别被干扰素“干扰”
干扰素在猪治疗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