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陇原传真

2017-08-17

甘肃农业 2017年13期
关键词:蚕桑劳务全县

陇原传真

高台:大力实施农田林网更新工程

高台县对全县农田林网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现状调查,积极探索实施县林业局规划设计、免费提供苗木,镇林业站提供技术指导,镇政府协调灌水,村委会组织村民栽植,农户自行管护的“五位一体”农田林网栽植管护模式。建立完善各种体制机制,建立以植定伐和采伐育林保证金制度,完善农林场共同参与、优惠政策保障、责任追究机制,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镇领导包片包村、乡村干部包具体地段、双联单位包联系村制度,有力推动了全县林网建设工作。(许大凯)

广河:开启农村淘宝模式加快电子商务发展

近日,广河县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达成农村电商合作协议,并正式开启“淘宝产品进广河”“广河产品上淘宝”的农村淘宝模式。“互联网+流通”,靠平台支撑。广河县认识到这一点,行动也随之到位。2015年,投资1100万元,在甘肃广河经济开发区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场地免租金,水电暖免费服务,吸引入驻电商企业22家。2016年投资1200万元,在县城设立电商创业孵化园,以“政府主导、企业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形式,孵化电商企业32家,接纳216名大学生就业创业。(邹海林)

肃北:培育符合本地发展实际牧农业产业体系

今年,酒泉市肃北县按照逐步构建“园区化、企业化、循环化、产业化”现代牧农业新格局的理念和思路,着力打造“一县四园三基地”,大力培育符合本地发展实际的牧农业产业体系。同时依托日光温室种植区,发展戈壁有机农业,打造集旅游、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日光温室产业园。依托人工饲草料区,实施五千亩高效节水育草基地建设项目,打造集饲草种植、高效节水、花卉观赏为一体的五千亩高效节水示范园;依托西滩调蓄水库,大面积种草种树,引进自行车越野赛、夏季垂钓、冬季溜冰,全力打造集生态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西滩生态观光园。逐步把西滩片区整体打造成综合性生态农业、现代农业、戈壁农业产业园区,促进一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全县“三产”旅游业发展。(朱 蕊 刘国云)

徽县:推动蚕桑生产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循环农业

近年来,徽县围绕发展现代高效蚕桑产业目标,大力推动蚕桑生产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增效,蚕农增收。

徽县不断调整发展思路,改“小打小闹”为适度规模,改重数量为重效益,逐步把发展重心转移到重点乡镇、专业村、专业大户上来。目前,全县桑园面积已达3000余亩,今春养蚕450张。先后引进了农桑14号、18号等优质品种及小蚕共育、小蚕片叶立体育、大蚕省力化饲养、测土配方等先进技术。蚕桑站等部门组织技术人员精心指导广大蚕农科学养殖,在桑树栽培、病虫害防控及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培训,为蚕农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今年,全县依托蚕桑产业共发展种植食用菌70000带,林下养鸡2000只,种植天麻、猪苓15亩。(贾寒峰)

华池:提升劳务输转品质助农增收

华池县以技能培训为重点、劳务协作为纽带,加强劳务基地建设,着力打造劳务品牌,加强劳务输转的精准化程度。从年初到现在,已完成劳务输转3.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53亿元。

在劳务输转工作中,全县15个乡镇分别配备了1名劳务工作专干,111个行政村各配备信息员1名,建成了功能齐全、职责明确,覆盖县、乡(镇)、村(社区)的三级劳务工作机构。围绕红色旅游开发、建筑、石化、家政等领域用工需求,广泛开展“订单式”培训,逐步实现了劳动力由“体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周 波)

泾川:博物馆三维虚拟展馆上线

近日,泾川县博物馆网络三维虚拟(VR)展馆正式上线,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该VR展厅拥有720°视觉体验,配合手机的重力感应、场景旋转等功能可实现现场参观的模拟效果。观众还可以通过佩戴VR眼镜等设备,达到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VR展馆包括泾川县博物馆、泾川县城隍庙等场景展示,还上线“精彩一百——宋泾州龙兴寺遗址出土佛教文物百件精品展”“百年翰墨——泾川馆藏近代书画文物精品展”两个主题展厅,游客可以在VR展馆近距离观赏北魏、北周时期的精美佛造像,品鉴左宗棠、汪若南、曾衍道书画作品。(惠程华 卢 姗)

武山:“四个提升”促蔬菜产业提质增效

近年来,武山县着力提升品牌意识,全县绿色A级食品认证产品达到26个,注册“八院”、“铁笼山”等蔬菜商标25个,“三品一标”认证面积达到48%;着力提升示范带动作用,建成了武山蔬菜科技示范园、城关清池等7个农业部设施蔬菜标准园及洛门南河等6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县核心示范区;着力提升品质安全监管力度,截至去年底,全县农产品定量检测从无增加到209个,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9.85%以上;着力提升企业现代化营销水平,全县蔬菜龙头企业年产值达1.5亿元,实现出口创汇265万美元。(周芸芸)

会宁:专业合作社遍地开花

近年来,会宁县积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截至目前,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已达2671家。据了解,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国家级示范社16家,省百强合作社7家,省级示范社62家,市级示范社120家。如今,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固定资产达8.5亿元,成员7.2万人,年引导销售各类农产品553万吨,购销农用物资7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3.6亿元,辐射带动农户6.8万户,其中贫困户8600户。(张文广)

(编辑:王骏杰)

猜你喜欢

蚕桑劳务全县
提升技能促进就业 打造“金堂焊工”劳务品牌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
蚕桑产业 富民增收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隐蔽型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分析
浅谈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过错责任归责原则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