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工”模式的内涵与实现途径
2017-08-16杨练武
杨练武
摘要高校的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划分,使得这二者之间出现了一些尚未覆盖的真空地带和人为导致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立“大学工”模式,通过打造多元身份的教学队伍、形成学工与教学的信息通路、有针对性地在学生工作中引入教学资源等方式来实现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具体做法为由教师担任专业指导老师、本科生导师、职业规划导师、创新创业指导老师、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指导老师、咨询专家或社团指导老师等多种角色来融入学工系统。
关键词大学工 教学 学生工作 指导老师
1“大学工”模式的背景
针对学生这一工作对象,高校对其所提供的服务与管理被分为两个部分,即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工作是一种显性的课堂,而学生工作是一种隐性的课堂。教学工作更多地在课堂进行,而学生工作在课堂以外进行。这样一种设计的初衷是非常完美的,以课堂与课外,以显性课堂与隐性课堂的无缝对接和整合搭配,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全时段、全覆盖的育人环境和内容。
但具体到操作环节,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之间的无缝对接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两者之间的错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内容无法衔接。教学系统与学工系统各自接受上级部门的工作安排,各自形成一定的工作模式,在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和主要内容不一致。比如近几年在学工领域非常重视的创新创业教育,在教学系统却缺乏有针对性的课程教学与安排。
(2)工作队伍缺乏沟通。教学工作队伍与学生工作队伍由于工作的场合不同,时间不同,在客观上缺乏有效沟通的条件。而从主观来看,双方也没有主动自发地建立起定期沟通的渠道和平台。
(3)工作对象出现混乱。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的对象都是学生,两项工作都需要学生付出时间真正参与其中,才能够达成工作效果。近年来,关于社团活动等侵占学生学习时间的情况也是越发突出,一些学生甚至逃课去参与社团活动,深受教学人员的诟病。
从中国的教育体系和阶段来分析,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关系问题在大学阶段是独有的。考察一下中国教育的各个阶段,就不难发现,不管在小学、初中,还是高中,甚至是幼儿园阶段,教授知识的老师与开展思想教育及其他综合素质教育的老师从来都是合而为一的。也就是说,每位任课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开展其他方面的教育,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同时是每位教师的应有职责。
而从世界范围来看,以美国一些高校为例,其学生工作被分为学生事务和学术事务两大板块。其中学生事务板块被细分为日常生活服务、心理咨询服务、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8个方面的内容;而学术事务板块也被细分为文化及学术环境适应、移民学生服务等7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已经涵盖了学生工作的方方面面。
从中国自身的各个教育阶段的比对,不难发现,中国高校的学生工作是独有的。而与学生工作相对发达的一些国外高校来比对,中国高校的学生工作也难以在短期内做出全面的大范围的调整。如何解决现有的问题,必须依托于现有的条件,做出可行的设计。“大学工”模式就是在这样的思考下应运而生的。
2“大学工”模式的内涵
所谓“大学工”模式即在共同育人的前提与共识下,在学生工作过程中充分借助教学工作(乃至科研工作、学科建设)的资源与优势,高度融合,实时互动,注重评估与反馈,从而提升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整体效果的模式。
(1)对育人的共识。“大学工”模式只有在学生工作队伍与教学工作队伍达成对高校的首要使命是培养人才,是育人的共识之后,才能够得以实现。缺乏了这个共识,任何模式与融合都是空谈。
(2)突出強调学工队伍的主动出击。“大学工”模式的命名体现了它本质上是一种学生工作模式,因此,学工队伍必须在这个模式中非常主动,积极寻求教学队伍的加入,积极把握教学资源的融入,以弥补目前存在于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中的空白地带及薄弱地带。
(3)关键是人的因素。在所有的教学资源中,最为重要的是教师队伍的资源,也就是人的因素。“大学工”模式的关键就是要把教师队伍引入到这一模式中,让他们在其中发挥作用。
3“大学工”模式的前提
要实现“大学工”模式,首先必须创设如下的前提条件。
(1)解决教学队伍的身份问题,打造多元身份的教学队伍。教学队伍在其传统意义上局限于课堂来开展教学工作,虽然伴随着现代教学模式的改革,课堂教学逐渐延伸至了教学实践基地等,但教师与学生在课外的接触始终还是受制于教学的身份。师出无名,自然教师们也不会或者不愿,甚至不能更多地参与到全方位的育人工作中。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给教师的身份再增加更多的内容和名号。要建立一支兼任了社团指导老师、专业指导老师、科研指导老师、创业指导老师、社会实践指导老师、本科生导师或班主任等多个角色在内的教师队伍。有了这些多重身份后,教师就有了参与“大学工”的端口。
(2)实现信息的共享与互通,形成学工与教学的信息通路。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为什么时而会给人以不一致,乃至于各行其是的感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双方没有互通信息,各自不知道对方的重点是什么。从“大学工”角度出发,学工队伍必须主动去参与教学的有关环节,至少是要列席一些主要的教学会议,掌握教学的动态与信息,同时也把学生工作中一些与教学相关的问题反馈到教学环节中来,从而使得教学人员能够及时调整不适应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设计。这一做法并不是一个虚无的空想,甚至有个别高校已经做出了非常前沿的尝试。例如江苏工业学院,从2003年开始按照教学与学生管理的流程和环节,将原教务处、学生处两个大处合并为教务学生处,统一设置机构,将过去分散管理的两个机构统一到一个机构管理,发挥了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一体化的“捆绑式”优势。“这一做法是否有在大范围推广的可行性,暂且不知,但对学工与教学的密切沟通至少是提供了一种尝试和借鉴,同时也反映了学工与教学信息互通的重要性。
4“大学工”模式的实现途径
实现“大学工”模式,必须要找准结合点,有针对性地在学生工作中引入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与学生工作的高度融合。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及高校学生工作现状,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日常管理,学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等。毫无疑问,例如党团和班级建设、日常管理等内容并不亟需教学队伍的介入,依靠目前的学工队伍力量基本可以完成这些方面的工作。而像学业指导、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等内容,一旦有了教学队伍的合力,则其效果将事半功倍。
(1)在学业指导中,由教师担任专业指导老师和本科生导师,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特点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从学生的本行即学业入手,创设学风建设评比,评选学业进步班级,学业进步个人等,推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2)在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中,由专业教师担任职业规划导师或者就业指导老师,充分利用他们在长期的专业教学与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与社会资源,提升学生的职业规划素质与就业能力。在当前,课程设计常常落后于社会需求,学工队伍由于与学生的密切接触,能够掌握和了解到学生真正的需求。比如手机操作系统,在苹果手机大量普及的今天,却没有一个学院开设IOS系统的课程。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需求,创设不同的指导课程与讲座。比如针对大一学生要着重与就业意识的培养与入门,针对大二、大三学生要着重于就业能力的提升,针对大四等高年级学生要着重就业行动的强化。同时针对学生的不同就业目标类型,也要提供菜单式的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内容。学工队伍根据学生需求,邀请专业教师更多地给学生提供与未来就业密切相关的职业指导,有可能在将来变成为一种由学工来倒推教学改革的可喜的局面。
(3)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由专业教师担任创新创业指导老师,大力推进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储备训练营的方式,在低年级学生中通过实验操作、面试、笔试等来筛选创新或创业的苗子,输送到专业教师的实验室或由教师创办的公司、平台中,进行系统的、严格的、规范的创新创业能力训练。这将使得学生从普通的大学生转变成为创新创业储备人才,也使得教师由普通的教师转变为创新创业指导老师。
(4)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中,由专业教师担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指导老师,更加突出强调专业性,使得学生的专业素养通过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具有专业特色的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这种设计思路使得专业教师更愿意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也更加能够吸引并且发挥专业教师的专长。教师们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寻找到更加适合本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基地,另一方面也通过实践与服务,把在课堂上不适合、不可能或者想不到、没时间传授的知识在课堂外进行生动的传授。
(5)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由专业教师担任咨询专家或评委,推动形成独特的院系文化品牌,使得校园文化成为师生融合的文化。每个高校的不同院系都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学科特色和历史传统,自然而然也会形成不同的院系文化。学工队伍在学生中设计校园文化活动时,要自觉地强化这种院系特色文化,通过这种特色去吸引教师的参与,从而形成与学生的良性互动,提升文化的品牌特色与辐射度。一旦教师感受到对于这种文化的归属感,他们将为校园文化活动贡献出更多的精彩内容,也将使校园文化真正成为同属于师生的共有的文化。教师们通过担任咨询专家或者评委,为本院系的校园文化活动提供更多的专业意见与资讯,既体现了对校园文化的参与度,又塑造了校园文化的品牌与特色。
(6)在学生的国际交流活动中,由专业教师担任社团指导老师或专家,大力推进学生国际交流活动的开展,打造学生的国际视野。频繁而深入的学生国际交流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和潮流,随着专业教师的国际交流的深入,他们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资讯和能力,去引领和推动学生的国际交流。学生与教师的国际交流形成良性的互动,将大大提升高校国际交流的整体水平。在学生的国际交流中,可以通过成立学生国际交流服务社团,聘请教师担任社团指导老师,开辟国际交流固定的沟通、咨询、服务平台,来促进国际交流常态的形成。
5“大学工”模式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工作主体的问题。“大学工”模式顾名思义,是从学工系统出发主动打造的一个模式,但任何工作都有一个工作主体的问题,学工队伍吸纳了教学队伍进入学生工作领域后,必然也牵涉到这个问题。因此,在推进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学工队伍必须始终以一种高超的、全局的态度去正视这个问题。学工队伍是这项工作的设计者,教学队伍是这项工作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实施者,教师在参与这项工作中产生的任何疑问,碰到的任何困难,提出的任何合理需求和建议,学工队伍都应该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给予尽可能的支持。从某种程度上看,由于其专业知识的优势,教师会更加凸显其价值,而学工队伍会从形式上表现出一种从属的地位,这也是学工队伍所必须摆正心态,正确对待的一个问题。要懂得设计,同时也在必要的时候主动退居幕后,并且在关键的时候要承担起大量的辅助性工作,这样才能够真正推进“大学工”的落实。这里不存在功劳谁多谁少的问题。
(2)教师参与的积极性问题。虽然如前所述,解决了教师参与“大学工”工作的通路和身份问题,但是教师们本身的教学、科研任务基本比较繁重,依靠什么去激发教师参与“大学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一是要有最低考核标准,即要制定一定的业绩考核标准来规定教师参与“大学工”工作的最低要求。比如在教师业绩考核体系或绩效工资方案中规定,每位教师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要完成多少的“育人分”。教师参与“大学工”工作,担任各类指导老师,开展指导学生的工作都要折算成相应的育人分,计入考核指標体系中。把“育人分”作为教师业绩考核的最低标准,普及到每位教师。二是要有超额奖励标准,要让积极参与“大学工”并超额完成工作的教师得到实实在在的奖励。教师的工作量全部按照参与度折算成教学时数;教师担任某些特殊指导老师的比如创新创业指导老师,还可以在实验室或者工作室的设备、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和配套;制定教师参与“大学工”工作的奖励标准,对于指导效果优秀者要进行奖励。
(3)工作性质的归属问题。中国高校适应了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的概念划分,一时很多人都习惯于教学工作由教学队伍去做,学生工作由学工队伍去做,两个一旦出现了融合与交叉,反而很多人会提出一个疑问,这项工作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工作。其实,高校从根本上来说,其工作性质只有一个就是培养人才,就是育人。所以教学也好,学工也好,都是一种人为的划分,如果能够发明一种新的工作模式,不仅弥合了这种划分的豁口,而且更加有利于推进学生的成长成才,那么所谓的性质就是一个根本不值一提的问题。
(4)评估与反馈问题。“大学工”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工作模式,其意义和内涵在长远的实践中将会得到不断的拓展与延伸,假以时日,将远远超越今天在这里所表述的有限内容。一种新的模式能否长存,显示其生命力,有赖于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评估,通过评估,及时修正其不正确的部分,并对其可能进一步拓展的部分进行实时推进。这种评估和反馈应当在学生、教师、学工队伍乃至社会用人单位中进行,以期取得客观全面的评估效果,从而为“大学工”模式的改进提供有益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