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说唐杰忠

2017-08-16赵连甲

曲艺 2017年7期
关键词:马季老唐

赵连甲

说起相声演员唐杰忠,大家自有一番了解和称道。他的台风、素质,对观众那种诚挚、亲和的情感,让人总觉得与其他曲藝演员不同。而其中呈现着他对相声艺术本质的把握、人生阅历深切的感悟。

论其之长,当寻根究底。人们说相声演员功夫在嘴上,我看唐杰忠的功夫是在腿上。可以说相声界里没有一个能跑过他这两条腿的。刘翔以110米栏比赛赢得了“翔飞人”的称号,如若论长跑、比耐力和韧性,唐杰忠可称为“唐超人”。具体论证:于20世纪40年代末,唐杰忠从沈阳跑到北京谋求生路,这位“老北漂儿”头脑清晰,志愿入伍,随军南下,冒着枪林弹雨日夜兼程,解放了广州、跨海登陆海南岛——可谓“屈指行程二万”!由于他在学生时代就喜爱唱歌演戏,被编入海南岛战士宣传队,就此冲上曲艺的跑道。50年代初期,他为听高元钧老师一段山东快书,独自一人于海岛深山夜奔,往返要步行几十里路;后调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军营、哨所、广东各个城镇均留下他的足迹。与此同时,他还不断地往北京跑,到广播说唱团向他的老师刘宝瑞学习相声。直至1964年转业到说唱团,是否就“立定”说他的相声了?不然,用相声界的话说,到团两年多他“没使过活”,光往农村跑了。因为他转业时系大尉军衔,被任命为战士杂技团副团长,到地方被列为培养干部的对象,两次被分配到河南安阳、京郊昌平去搞“四清”运动。记得他在昌平驻队时,一两个月能回团一趟,见到马季和我们都在忙演出,他看着眼热又无法说出自己的心情。当时我还给他编唱词儿:“唐杰忠,唐杰忠,从广东,到北京,一心想着说相声。先安阳,后昌平,农村蹲点搞‘四清,搞‘四清呀说相声,说相声搞‘四清,哩咯儿愣唐杰忠,唐杰忠呀哩咯儿愣……”拿老唐开逗。

“四清”即将结束,“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别看唐杰忠到团两年没上台说过相声,批斗大会倒是没误过场。因为同马季和我多年交好,三人艺术追求、生活情趣相投,被造反派打成“马唐赵反党小集团”,说老唐是小集团“摇羽毛扇的军师”。批斗完,唐杰忠接着又跑起来了!先是去京郊总局农场改造,不久下放东北嫩江农场劳动,半年过后又转到河南淮阳干校……什么高寒地带、炎热区域,南疆北国地转战了八年。

1972年从干校归来,说是要恢复广播艺术团的建制,但说唱团能否保留尚无定论。此刻,老唐对马季和我提议:“别干等着,要创造条件,下去生活抓创作!”我们信服这位“军师”,就跟着他跑开了!无论去广东、湖南、河北、山东等处还是别的什么地方,有关选地、外联、食宿、采访、座谈等事项,均由老唐组织安排。用他的话说:“我就鞍前马后地跑跑腿儿,给你们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这段时间我们写出不少作品,像马季的相声《友谊颂》《海燕》《新桃花源记》等均诞生于此时。应当说,唐杰忠劳心费腿、功不可没!

唐杰忠腿上的功夫深呀,在我记忆里他的腿总是闲不住,由此引发出不少趣闻轶事:

一、团里人不论老少大事小情都愿找老唐给办,谁要买什么,都记在本子上,准帮你跑去。刘宝瑞先生说他是“土地庙的横批——有求必应”;

二、老唐外地的老战友很多,当时进京可不方便,那些老战友们来京住宿、返程机票、火车票都要找他办理,老唐每天在班上总得跑出去几趟。因此于世猷称呼他“唐三帽儿”,这个外号叫了多年;

三、老唐忙里跑外总是满头大汗,因此养成个习惯,手里离不了毛巾——爱出汗老得擦着。我们称侯宝林先生为相声大师,侯先生却说:“唐杰忠才是真正的‘大师——头上老湿着”;

四、老唐愿帮别人忙,还经常主动揽事。80年代初,人们的生活刚见抬头,他就对马季和我说“你俩该买台冰箱了。”马季说:“我买冰箱干什么用,冰窝头去?”结果没过半年我们还真买了,为让我省点钱,他从医疗器材展览会上拉回一台陈列过的冰箱;

五、在湖南桃源演出时,大家都买当地特产竹皮凉席往回带。老唐想到团内另一位老演员,就代买了一领,还在外包装上用墨笔标上价码儿。上汽车、倒火车折腾了一路,没想到那位老演员接过凉席说了一句:“16块?有那么贵吗?”老唐问他:“您说值多少钱?”“也就值七八块钱。”“对,就是7块钱。我把价码儿记错了”……

讲述以上这些陈年往事,是因为界内人喜称唐杰忠是“笑佛”,我想借此话题说明他修成正果的由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诸多艺术家的志向,而唐杰忠的路程同国家的变迁、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多彩的生活为他的相声艺术丰富了时代特色,艰苦的磨炼更坚定了他的人生信念。令我最为敬佩和感动的是,他历经数十年把无尽的欢笑奉献给了人民。

2017年6月18日晚,忙碌一辈子的老唐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惊闻噩耗,悲痛不已,谨以这篇写于2010年3月的短文缅怀他,愿这位为了曲艺事业不辞劳苦、奔走八方的老朋友安息。

猜你喜欢

马季老唐
大力士
公牛出逃
我到底要不要生二胎
我和民工老唐的“非正式爱情”
相声精品《百吹图》简析
大师风范
追着警车跑
电话里的单口相声
马季:跟新中国一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