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蟹寿组织培养基筛选试验
2017-08-16宋金萍
宋金萍
摘要:以青蟹寿母株花剑上的花蕊作为组培材料,以MS培养基为基础,确定最佳增殖和生根培养基成分。试验结果表明:继代培养基配方为1/2MS+6-BA0.6+IBA0.1;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MS+IBA0.05+NAA0.1,添加琼脂粉6.0 g、蔗糖30.0 g、活性炭粉0.3 g;最佳栽培基质为草炭1份、珍珠岩1/2份、蛭石1/2份、粗砂1/4份。
关键词:青蟹寿;继代培养;试验;生根培养;栽培基质
中图分类号:S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7)05-0003-02
寿为百合科十二眷属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小巧玲珑,外型精巧美丽,叶片奇特,是深受大众欢迎的多肉植物之一。青蟹寿是寿的品种之一,市场价格较高,经济效益显著,但生长比较缓慢。为加快青蟹寿生长繁殖速度,常采用扦插和植物组织培养方式进行批量繁殖。扦插方法技术难度大,且夏季易腐烂。植物组织培养方式技术难度小,且适于批量繁殖。为此,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选取青蟹寿母株花剑上的花蕊作为组培材料,以MS培养基为基础,确定最佳增殖和生根培养基成分,为加快青蟹寿繁殖提供技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处理
以青蟹寿花剑为试验材料,切取青蟹寿花苞里的花蕊进行培养试验。用洗衣粉水洗净芽上的残留物,再用自来水冲洗40 min,最后用滤纸吸干水分。用0.1%氯化汞浸泡30 s,用无菌水冲洗4次,使外植体变成无菌植株,接入灭菌培养基,于恒温25 ℃、光照强度2 300 lx下培养。
1.2 初代培养基选配
选择1/3MS培养基,用细胞分裂素6-BA及生长素NAA,IBA进行不同浓度的对比试验。青蟹寿花蕊外植接到诱导培养基中,在培养室培养20 d后长出愈伤块。选择较硬的愈伤组织块(非松散、玻璃化的愈伤组织)转接到继代培养基中初代培养25~30 d(诱导出芽点),再转接到继代培养基中培养30 d,长出新芽后进行转接。
试验结果显示:1/3MS+6-BA0.06 mg/L+IBA0.02 mg/L为最佳诱导培养基。
1.3 继代培养基筛选
在1/2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筛选适宜的增殖培养基。培养基成分配比见表1。
将诱导出的青蟹寿小芽接种到继代培养基中,置于培养室恒温培养。继代周期为25~30 d,多肉芽的光照强度为2 300 lx。
1.4 生根培养基筛选
在1/2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1种或2种生长素互相配合,筛选出适宜的生根培养基。生根培养基中的激素添加量见表2。
将青蟹寿培养出的新生芽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于培養室中培养35 d后长出新生根。用筛选出的最适生根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并将生根苗移入日光温室驯化3~4 d,打开瓶盖,用清水洗净小苗并晾晒3~4 h,观察根部水分情况。水分散失2/3时将小苗移栽到配比好的基质中。
1.5 栽培基质筛选
将生根苗移栽到不同的栽培基质中,判断其在各基质上的生长情况,筛选出最适宜的组培生根苗栽培基质并进行批量栽培。栽培基质配比设计见表3。
2 结果与分析
2.1 最适继代培养基
继代培养基试验结果表明:在培养基2和3中,青蟹寿小苗长势比较好,生长势旺盛,且培养基2比培养基3效果好;青蟹寿小苗在培养基1中表现一般,愈伤块会增大,但只长愈伤不长苗;青蟹寿小苗在4号培养基中表现不明显,生长势基本没有变化。
根据试验结果可知,最适继代培养基配方为
1/2MS+6-BA0.6+IBA0.1。
2.2 最适生根培养基
生根培养基试验结果表明:2号培养基生根率≥75%,4号培养基生根率<75%,且4号培养基的生根数量比2号少;1号和4号培养基的生根率<50%。
最适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MS+IBA0.05+NAA0.1,添加琼脂粉6.0 g、蔗糖30 g、活性炭粉0.3 g。
2.3 最适栽培基质
青蟹寿组培生根苗生长情况表明,基质1的栽植成活率最高,达90%以上,即最佳栽培基质为草炭1份、珍珠岩1/2份、蛭石1/2份、粗砂1/4份。
3 结论
青蟹寿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最适继代培养基配方为1/2MS+6-BA0.6+IBA0.1;最适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MS+IBA0.05+NAA0.1,添加琼脂粉6.0 g、蔗糖30.0 g、活性炭粉0.3 g;最适栽培基质为草炭1份、珍珠岩1/2份、蛭石1/2份、粗砂1/4份。
参考文献
[1] 王紫珊,王广东,王雁.多肉植物白银寿‘奇迹的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4(6):1 329-1 335.
[2] 刘芳,唐映红,袁有美,等.多肉植物劳尔的组织培养[J].植物学报,2016(2):251-256.
[3] 杨娟,俞爱军,周燕,等.多肉植物十二卷花影寿离体快繁技术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17(2):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