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课
2017-08-16徐大路XUDalu
徐大路/XU Dalu
园林课
徐大路/XU Dalu
本文由作者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环境中的学习、工作经验引发对园林空间的直观思考。记录了由此特殊的校园建筑氛围所启发的教学思路,并以3门课程的过程回顾为例,梳理学院环境对作者及其所从事建筑艺术教育的影响。
园林,场地,边界,境界,剧场
1 如画校园
工作于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仿佛仍然在上一堂持久的园林课。10年前,还是学院的学生,象山校园刚刚建设完成,上课时抬头看到暴露的混凝土梁架,花砖墙的空隙里透入微暗的光,行走的路线与视觉的牵引方向是分离的,专教的门洞有着超越的尺度,在房屋围合的三岔路口,房屋不仅成角相对,不同立面的做法似乎更在有意地对峙。不久便摸索出一条路,可以在雨天穿越整个山南校区抵达食堂,不必雨伞。一路走,景象层出,象山被建筑遮障、分化为无数片段,单一聚焦点的预设不断被打破,而校园的全貌在印象中隐约生成。与食堂相连的寝室,内部由干塔楼构成,塔间高耸的内天井里,讲话会伴有混响,故常生出想要朗诵的意思。那时同学的设计课作业上,开窗必不对位,入口自然迂回,立面上用得最多的材料就是青砖、红砖、瓦片……走出校门,此类角色纷纷传递,青砖、瓦片、杉木门、逐渐在转塘镇上蔓延(图1-5)。
学生时知道这个校园的建设取法园林,但这种书法般结体的聚合形态前所未闻,具有一种别样的精神性。当寻求集体性空间时,“精确的结晶体”成为西方建筑师的不二选择,而象山校园如画的品质则完全不同。
本文不再试图阐释这座变化不尽的校园:它仿佛仍在生长之中。强烈的外部氛围,在后续增添的植物的介入中,变得每一天都不同。江南园林的某一角、传统聚落的某一处,甚至西湖岸边的某一类景致中的确可以印证相似的体验:譬如我们不能断言眼前的保俶塔在西湖的山水构图中占据的位置是唯一正确、不可更改的;而山、湖、塔的构成很可能是若干种正确图示下正当的位置之一。自然,借此呈现了它万象中的一种。这个较为特殊的观念:对松动、偶然、变易的认同,显现了与中国园林密切相关的一种价值,激发了我们对这样特殊空间的兴趣。这种观念或可称为园林性。
建筑学高度关注的形式问题在参与一个如画般的空间环境时能够起到怎样的作用?在具体事件和语义交织的网络中,园林性是否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空间组织方式?当我们谈论园林时,我们是在谈一种方法还是一种观念?毕业之后的教学工作,自然地围绕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展开。
2 从场地出发
2012年,留校第二年,笔者在二年级设计课堂上,以“从场地出发”为课题进行了一次设计教学。任务是在象山校园内选择4处不同的场地,每位学生挑选一处,为某艺术家设计一个工作室。要求有居住、会客、工作3种功能,7个以上的房间。基地面积1500m2以内,建筑面积500m2以内。
1-5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校园(摄影:徐大路)
6-8 雕塑家住宅
9.10 油画家住宅
11.12 国画家住宅
13.14 摄影家住宅
课题旨在通过训练,解读建筑与场地的互文特征。即建筑因场地而发生,确认了自身场地,并与原有场地形成新的景观特征,一定意义上,建筑照亮了场地。要求提取、归纳场地特征,做出分析并使建筑与场地特征相匹配,并力求使建筑与场地形成积极的互动。最终成果的评价也以此为标准。
课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此地:由场地出发”
以场地作为设计的起点,“看”在这里成为一种特别的方法,意味着主观与客观的合一。场地的潜在走向很可能已经寓于第一瞥。通过标记、草图、速写、文字描述等方法记录场地的先在因素,在此基础上完成第一轮方案草图。这些草图应当回应场地记录中所摄取的诸多场地因素。通过课堂上反复的讨论与不断的图纸、模型实验,在7周时间内完成第一阶段成果并评图。
在这一阶段主要的目的是辨认、发现、裁取、解读场地的先在物,理解场地设计是针对以上先在事实的转化。以场地为线索关注建筑学基本问题,培养形式观念,体会几何抽象的意义。
第二阶段“七间房:内与外的装置”
将空间视作从内部到外部的一个连续整体,那么建筑仅是沟通内与外的器具,或者说是解释内部与外部的装置。如一道光线照射进入岩洞,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意义因此显现。依然是同一个场地,在这一阶段希望引导学生将重心转移至空间本身,一方面深化内部空间,另一方面塑造庭园。从空间氛围上构想建筑内部的7个房间。这7个房间应当建立起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特殊关联。共7周时间完成技术图纸、表现图与模型。
在整个过程中,对场地的理解将逐步深化:从形态层面的应对上升到氛围层面的匹配,力图达到与校园这个园林空间相吻合。建筑与场地、内部与外部、学生与教师,必在紧张的思考与操作中反复打交道。
案例一“雕塑家住宅”,位于校园中“象山”的半山坡,方案构思除留意到场地的高差、朝向、植被、现存建筑之外,尤其关注了山势。设计对策是将建筑体量理解为3块在空间中旋转的石块,分别与现存建筑、大树、台地产生对位(图6-8)。
案例二“油画家住宅”,位于地形较为复杂的台地上。方案以较严谨的主体体量控制住场地,而附属体量则随地形蜿蜒。所谓从场地出发,其要点并非是一味牵制于场地,而是以确定的主体与场地进行对话,同时内部空间处理张弛有法(图9、10)。
案例三“国画家住宅”,场地面临学校西围墙,是空间的尽端,方案的基本类型是一个三合院,在形态上回应了这一地块,使得公共空间在此回转,动线至此分流。在此确定结构下,对于场地中现存民房、高差、堡坎、公路、植被等先在条件作出应对。以形态的叠加、偏转,视线的屏挡与开放塑造内、外空间(图11、12)。
案例四“摄影家住宅”,位于校园图书馆旁林地中,林中多树,并现有一块校史纪念碑。方案面临这样一个略带纪念性的场所采取了谦逊的态度,以低平之势在水平面铺开,采取内向型的空间,而在建筑内部开出若干院落,于院中保留场地中的大树。对校史纪念碑的处理是方案中的难点,答案是以白色弧形混凝土墙形成纪念碑的空白背景(图13、14)。
3 边界与境界
2016年,上半年,同一个课程,希望略增加庭园部分的设计比重,可称其为一个小型的住宅及庭园设计,因此这一次必须正面思考园林。在课程的背景思考中提出4个预设:
其一,园林是一处人可在其中消磨而又不致厌倦的所在。因在隐喻意义上是一自足的完整世界,这是“小中见大”的另一层意思。
其二,园林必依先在环境而存在,而在庭院设计中,先在环境指山、水、树、石等自然物。
其三,建筑学中的“形式”原则,在园林设计中依然起到作用,然而常常是隐性的,表达为内在形式结构,常在发挥作用后隐退。
其四,“境界”是难以言谈传递的东西,然而却是园林设计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如何正面回应“境界”这一话题。如何接近它的价值?春日夏日漫步校园,此一景象寻常可见:草自石材铺地中顽强生长,形态宛如园中折廊(图15)。这一道缝隙正产生于石材的边界处。石材经人工开采、切割、形成明确边界。在确定的形式中,填充了这个边界的是草,使得它变得多义、生动、自然。以较明确的形式发展出园林空间,是建筑学可以依循的方法,是值得尝试的一条途径。
《新华字典》中“境界”一词有两个义项:1,土地的界限;2,事物所达到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二字义项拆解,罗列如下。
境(A)疆界,边界。国境。入境。边境。(B)地方,区域,处所:无人之境。佳境。环境。(C)状况,地步:境况。
界:一个区域的边限:界石(币值地界的石碑或石块)界标。界址。界线。……
因此,在词意上推测,境界之高远虽难以捉摸,但以定义边界为途径,经对此边界的真挚处理或可期冀诗性的到来。
在庭院中,墙体、房屋界面、或为空透或为密实的边界;进而,树丛、远山、驳坎、铺装、水岸又织造起层层边界,如果将全部开敞的空白也作为边界的一种,那么,可以认为,在这个独特的东方空间中,除了边界,空无一物(图16)。
相较上一轮设计课,任务要求并没有更多的改变,仅填补了一项内容:庭园可以理解成为纵横边界在大地上形成的表格,设计的任务成为如何随环境来逐一定义这些边界的具体内容。在这一次思考与提示之下,学生的作品有了些许不同(图17-19)。
4 世界剧场
2016年下学期,对园林作为微观世界的思考,在“世界剧场”课程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课程的题目看似与园林毫无瓜葛:为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设计一个剧场。朱生豪先生译本共分5幕,20场。要求在反复阅读剧作的基础上,为这20场戏设计舞台空间。当然,“世界”是在隐喻的意义上的。课程是要实践一场空间的叙事。
15 草自石材铺地中顽强生长
16 中国画中独特的东方空间
剧中诗化的语言是象征与功用的同一:因其浓烈、准确而饱富含义,因此具有象征性;因其具体、可信而能够承载剧情,因此具有功用性。因此在读者眼中呈现出一个逼近真实的世界,不如说,超越真实的世界——伟大的艺术是超真实的。我们想创作的这个剧场空间也兼具象征与功用,它可以用小来投射大,用少来投射多。莎士比亚这种具体的诗性语言帮了我们的忙,剧情提供的超具象文本犹如场地设计中涌现的诸多线索,可以催引具体的设计回应。在设计过程中反而需要一定的克制与提纯。
再一次回到园林,园中世界犹如剧中世界,完整、自洽而充满含义。诸多场所、物件、在一个高密度的事件时空中相互指涉,建立起真实而丰富的关联。园中要素无非寻常物件,而在非对称、多焦点的位置系统下,产生了不寻常的空间情境,这不仅仅是一套形式法则,重要的是,日常物经此布置下其孑然而立,是在被当作词语一样在自由使用。形式的精炼安排所获得的开放,则是好的词语应达到的品质。世界剧场设计期望不仅在观念上,也在方法上,试图在当下实验一种还原至极其简化的类园林形态,而不以衰减戏剧性为代价。
从操作层面,课程共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进行文本的阅读,同时研究当代戏剧空间。第二个阶段称之为空间脚本,也就是运用类似于电影分镜头脚本的方式,以绘图、关键词、台词摘录、模型4种方式反复描绘空间场景,策动空间创造。之后精简场景数量、放大模型比例,引入比例、材料、等建筑学思考,最终制作成为一种图文混编的成果文本(图20-23)。
以上的3次课程尝试,恰好是中国美术学院环艺系二年级开设的主要设计课程。虽然没有一个课程是真正意义上的园林设计,然而独属于园林的某种观念特质与形式特质,在不同的设计背景中不断地被思考,可以分别称其为形式维度下的园林性、空间维度下的园林性、语义维度下的园林性。
这种思考仍然会蔓延下去。面对这类艰深话题,师生间的沟通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我们会时刻回顾对这个校园的共同体验,再次温习一次园林课。
Garden Design Course
The author's study and work experience in the campus environment of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 in Xiangshan has led to the intuitive thinking of garden space.This paper records the teaching ideas inspired by the special campus architecture atmosphere, and takes the course review of the three courses as an example to sort out the in fl uence of the college environment on myself and the architectural art education that the author is engaged in.
Chinese garden, site, border, realm, theatre
17-23 学生作业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系
2017-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