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学空间的生成与发展

2017-08-16张建龙ZHANGJianlong

世界建筑 2017年7期
关键词:报告厅教学楼教室

张建龙/ZHANG Jianlong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学空间的生成与发展

张建龙/ZHANG Jianlong

本文主要叙述了自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以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教学空间在规模、内容和形式上所发生的变化过程。其间,除了师生规模增长而需对教学空间进行扩展的原因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满足建筑学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改变要求。学院教学空间职能从单一转向复合、教室形式从普通教室转向工作坊空间模式,并对建筑内部及外部的展示与交流空间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学院从单栋教学楼逐步发展到由4栋教学楼组成的学院建筑群,逐步成为校园内极具活力的学院街区。

学院建筑群,展示空间,公共交流空间,学院综合体,学院街区

1 校园总平面

1 学院教学空间发展与整合

1.1 学院教学空间起源

同济大学建筑系成立于1952年,“1953年由黄毓麟先生主要设计、哈雄文先生合作参与并任工程部负责人的文远楼(简称A楼)建成(后来该作品在1993年中国建筑学会40周年时获“中国建筑学会优秀建筑创作奖)”[1],文远楼成为建筑系系馆。随着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建筑系教学逐步正常化。文远楼主楼3层,由办公、30个专业设计教室、6个中型阶梯报告厅(120~175座)、1个大型阶梯报告厅(245座)组成,建筑面积5050m2。1977年,建筑系的学生规模为每届建筑学2个班(每班约30人),城市规划2个班(每班约30人),1979年成立了风景园林专业,每年招生1个班(约30人)建筑系实际使用的空间为一二层(三层为其他学院使用),除了一层北侧教室作为美术教室使用外,其余专业设计教室空间主要都作为建筑系各教研室办公以及建筑系管理办公使用,建筑系各专业的专业设计教室都被安排在位于文远楼南侧的学校公共教学楼——北楼。

1.2 学院教学空间的整合

随着建筑系的发展,师生规模逐步增长,教研室、教学管理用房与专业设计教室的分离造成的不便越来越突出。1986年,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成立,建设独立的学院大楼成为学院师生共同的愿望。1987年,由戴复东先生、黄仁先生设计的学院新教学大楼-明成楼(简称B楼)初步建成,学院各系(管理办公、教研室办公、专业设计教室)从文远楼和学校教学北楼全部迁入。1997年,为迎接90周年校庆,戴复东先生设计的B楼钟庭建造竣工,中国建筑界老前辈陈植教授题名“钟庭”[1]。B楼拥有40多个专业设计教室、1个大型报告厅、3个大、中型展厅(展廊),以及50多间办公室,建筑面积9050m2。学院教学空间完成了以独立学院大楼为标志的第一次空间整合。

2 学院总平面(1.2 改绘:李鼐文)

3 学院建筑群鸟瞰

表1 学院各时期教学空间状态

4 学院广场 (A楼-B楼)

1996年,由于上海城建学院建筑系并入学院建筑系、上海建材学院室内设计与装饰专业并入学院建筑系,师生规模再一次扩大,教学和科研空间的扩大再一次被提上议事日程。2000年,上海铁道大学建筑学专业和装饰艺术专业并入学院建筑系和艺术设计系,学院教学空间越来越不能满足日常教学。2004年,以研究办公、展览为主要功能的学院新楼(简称C楼)落成,建筑面积8500m2。C楼的加入,大大缓解了学院教学空间和科研空间的紧张。那时,学校成立了新生校区,学院各专业一年级新生的教学和宿舍都在新生校区(1998-2000年在沪东校区、2001-2003年在沪西校区),由于学院的教学设施、各类学术活动不能为一年级新生所分享,极大地影响了学院各专业的教学氛围。2004年,在学校管理部门和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一年级新生由沪西校区回归到本部校区一二九教学楼。学院教学空间以C楼的新建和一年级新生回到本部校区为标志,完成了学院教学空间的第二次整合。

1987年起文远楼全部划归土木工程学院使用。文远楼是同济建筑教育的历史与空间源点,尽管文远楼自1977-1987年的10年为建筑系和土木学院共同使用,但文远楼已成为同济建筑的精神符号标志,文远楼的回归成为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师生共同的情结。这也可以通过学院各时期新教学楼(B楼、C楼、D楼)的新建或改造都是围绕文远楼集聚建设以及文远楼还未回归时就被命名为“A楼”来印证。2007年,同济大学百年校庆暨55周年院庆,文远楼终于重新回到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怀抱,文远楼成为学院一二年级基础教学大楼。学院教学空间的第三次整合以文远楼回归为标志。

2010年,学院基础教学楼(简称D楼)由始建于1978年的“能源楼”改造而成,终于实现完整的学院教学空间的集聚和学院街区的形成。虽然毕业班的设计空间在校园围墙外的同济规划大厦(E楼),但由于其与学院建筑群仅一墙之隔,依然属于学院街区的范围内。

截止2016年底,学院在读本科生1192人,硕士研究生995人,博士研究生403人,工程硕士及交流学生644人,共计3234人。全院全职教师和研究人员230人、全职管理人员60人,以及兼职教师和研究人员219人。学院建筑群总建筑面积达到了 30,000m2。

纵观学院教学空间40年的发展过程,曲则而复杂。从最初的一栋楼到现在的4栋楼,每栋楼在各阶段的职能也在不断调整,直到2010年,“学院”的概念才与学院空间完全契合。

2 完整的学院建筑群与学院街区

学院目前的核心教学空间由A楼(文远楼)、B楼(明成楼)、C楼(新楼)和D楼(基础教学楼)4栋大楼组成,总建筑面积30,000m2。另外,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学院毕业班提供了2000m2的空间作为本科毕业设计空间,位于同济规划大厦(E楼)的二三层,学院总教学空间面积为32,000m2。每栋楼有相对明确的使用对象,但就其功能来说,都呈现出一定的综合性,每栋楼除了专业设计教学或专业实验室外,各自都会承担学院层面的一两项核心职能。

A楼(文远楼),5050m2。目前以实验研究功能为主:一层原设计中的专业设计教室改造成为各类专业实验室(建筑物理实验室、材料病理实验室、数字建造实验室等),实验室满足了本科生高年级实验教学和研究生实验教学与研究。除了106大型阶梯报告厅(245座)归学校教务处统一管理、登记使用外,原设计中的6个中型阶梯报告厅(120~175座)中保留了3个,用以承担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理论课程和研讨课程,其余3个中型报告厅改造成为专业实验室。A楼学院层面的核心功能为位于二层的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以及位于三层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

5 学院广场(C楼-D楼)

6 学院广场(B楼-D楼)

7 学院建筑轴测图(绘图:周璇)

B楼(明成楼),9600m2。以三四年级专业设计教室为主,二至四层的南北两侧为33个高年级专业设计教室(包含四层北侧的6间专业美术教室)。B楼学院层面的核心功能包括:西侧底层的学院信息中心(图书馆、图档馆、院史馆),建筑面积1500m2,由原初设计中的专业设计教室和钟庭退台下方空间及钟庭报告厅阶梯下方空间改造而成;位于二层的学院钟庭报告厅(275座)可以容纳一个年级规模的课程讲座,二层的钟庭(300m2)退台式大空间除了作为课程设计的展评空间外,还能承担学院的重大庆典活动。东侧的学院行政管理中心(共三层),为学院及学院各职能部门的管理办公,底层的评图大厅(150m2)为学院临展空间。

8 A楼文远楼外景

9 文远楼门厅兼展览

C楼(新楼),9050m2,现在以教学和科研团队办公为主,三层以上为各教学团队办公空间(24间大办公室、60间小办公室),大办公室在原新楼设计中是专业设计教室。C楼学院层面核心功能为:地下层的350m2学院专业展厅,底层的咖啡馆、书店;二层的都市建筑设计院;七层为专业学术杂志编辑部及国际专家办公室。

D楼(基础教学楼),6450m2。以一二年级专业设计教室为主,三四层为一二年级专业设计教室。D楼学院层面的核心功能为底层和二层的基础教学实验室(模型实验、材料造型、媒体实验、计算机房等),以及位于五层的国际交流空间(报告厅、联合设计教室)。

此外,4栋教学楼之间形成了学院广场,该广场已经成为学院大型纪念活动、各类大型、中型教学活动的场所。2007年的百年校庆既院庆55周年的主会场、自2007年以来每年的同济大学建造节(2015以后发展为同济大学国际建造节)的竞赛活动都在学院广场举行。

10 学院建筑群剖面(绘图:徐语健、周璇)

3 基于教学行为要求的学院空间组织

3.1 学院教学空间的组织特点

40年间,学院由单栋教学楼逐步发展到4栋教学楼组成的学院建筑群,形成了完整的学院街区。与同济大学其他各学院的单栋学院大楼不同,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4栋大楼没有明确的主次之分,每栋教学楼以某一种职能为主,同时又组合学院其他重要功能,在不同的教学活动及不同的学术活动发生时成为全院的中心,学院教学空间呈现出多样、综合以及复合的特点。学院建筑布局与建筑内部空间组织与室外空间组织呈现出一种多中心的单元集群秩序,这样的空间结构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具有民主空间关系的建筑集群。这样的空间模式既能满足宏大空间叙事的要求(各类大型学术活动仪式、毕业典礼等),同时,分布在4栋中的众多中小型公共交流场所与空间又能满足以年级、班级或小组为单位的教学与实践活动,形成了众多以具体个体为中心的小型或微型叙事空间形式。如A楼中的门厅空间、106 报告厅室外露台、屋顶花园等,B楼中的门厅空间、内庭院、天桥与露台空间等,C楼中地下层至二层的共享空间、三层至六层的共享空间及位于七层的屋顶花园等,D楼的门厅空间、二层的半室内半室外展廊。学院建筑群形成了一个立体的公共空间系统(整体为并列关系、局部为主从关系),“这似乎又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叙事方式的某种回归,小而均质、复合性、在场与转场,慢慢形成中国当代平民城市建筑空间叙事的特征。”[2]

11 B楼明成楼外景

12 二楼展廊

13 钟庭

14 钟庭报告厅

3.2 学院教学空间的模式的演化

40年来,随着教学改革和研究的深入、国际化的展开,学院各系、各专业形成了体系完整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方法。新的教学模式对建筑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传统的专业设计教室形式转为工作坊形式,教室内除了有绘图桌外,还要设置集中的手工模型制作区、展示区及展墙;每栋楼内需要集中的大空间满足年级作业展评要求,包括模型与图纸;在教室与展评空间之间设置一系列小型的交流空间。专业设计教室的固定使用及讲座、报告厅、实验室的复合使用:B楼钟庭(课程设计评图、专题展览、建造课题实践空间、毕业典礼),B楼评图大厅(设计评图、毕业设计展、专题展览);C楼地下展厅(专业展览、毕业设计大展);D楼一层门厅小展厅(设计评图、专题展览),D楼二层展廊(设计评图、专题展览、建造课题实践空间)。

3.3 实验与实践教学的空间要求

强调研究性与实践性的同济基础教学对学院教学空间提出了新要求,实验与实践教学需要建立更多的实验教学空间,除了满足第一课堂的教学实验与实践需求之外,还需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提供空间与设施。2004年成立了学院教学创新基地,2007年迁回A楼底层,2010年又从A楼迁至D楼的一二层。高年级及研究生的专业实验教学与研究实验则由位于A楼的“高密度人居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专业实验室承担。

3.4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方法的空间重构

15 C楼入口

16 C楼入口下沉式广场

17 C楼地下层展厅前厅

18 C楼地下层展厅

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与事件空间的塑造,强化空间的叙事性。“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反映在学习空间上,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利用‘交流空间’和‘支持空间’创造知识建构的平台。交流空间赋予各种学习空间以‘可交流性’,满足学生从其他学生、教师和环境中获得建构知识的原料;支持空间提供资料室、实验室(物质空间)以及互联网(虚拟空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原料。”[3]随着学院教学空间规模的扩展,为了满足各阶段的教学使用要求,需要对现有教学空间进行不断调整,特别是学院建筑群内的公共交流空间和展示空间的重构。空间组织方式从以教室为主转变为以公共交流空间、公共展示空间为核心。

建于1953年的A楼原为内廊式教室为主的教学楼,2007年的改造后重构了空间关系,一至三层北侧取消了原教室分隔墙,形成大空间,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进行灵活分隔,与两端的公共空间对接,形成全新的A楼公共空间系统。

建于1987年的B楼,尽管开始时教室都是贯通的整层大教室,还是属于功能性很强的教学楼,1997年钟庭加建完成,B楼由以教室为核心转变为以公共交流空间为核心的空间模式。师生不必使用位于角落的楼梯间,而是通过门厅西侧的钢楼梯直接抵达二层钟庭,再通过退台式钟庭抵达三层,极大丰富了该建筑的空间体验。B楼钟庭原本主要是课程教学评图与作业展览功能,从2007年起,增加了大型典礼活动的场所的职能,走廊展板除了课程评图功能外,又可成为学院的临展空间。

C楼则从一开始就营造了完整的公共交流空间系统(门厅地下层至二层的共享空间、三层至六层的共享空间、七层的屋顶花园,以及室外下沉式半室内、半室外木平台广场)。C楼地下层专业展厅的入口前厅是贯通3层的共享空间,原本只是展厅的入口等候空间,随着空间重构,现在除了举行专业展览的仪式活动之外,该空间还以其3层通高的空间优势,成为大型实验装置的展示空间,该空间还经常成为学生社团日常排演场所。三层至六层的共享空间,以月洞木亭的植入,成为空中庭院临展空间。七层的屋顶花园结合课程教学,改变为社区种植的实验空间。

D楼原为标准的等宽中走廊实验室,在2010年的改造中,走廊的宽窄变化与落地玻璃墙的使用,改善了中走廊的采光,并形成了良好的评图空间。五层改中走廊为北侧外廊,塑造了3个120座的报告厅。二层亦是改中走廊为北侧外廊,在获得大空间用作计算机房和媒体实验室的同时,开放北侧廊道并加宽形成空中长廊,进而成为一个开放性的展示空间。

4 未来改造发展的计划及方向

目前,学院4栋教学楼的功能与空间对位基本稳定,但未来还是会随着教学的变化而进行更新。空间资源的有限性,“空间分享与共享”是一个方向,在营造空间归属感的前提下,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成为未来空间挖掘和更新发展的课题。

(1)固定与复合使用的专业设计教室:基础年级设置固定专业设计教室、高年级由固定专业教室改为非固定专业设计教室、研究生设置非固定专业教室的课题已经列入研究课题。

(2)全天候的学院建筑群室内空间:目前只有B楼和C楼之间有廊桥连接,使得B楼和C楼功能与空间一体化。但A楼与B楼之间,C楼与D楼之间只能穿越露天的学院广场到达。如果未来能在C楼东端和D楼东端之间用架空廊桥南北连接,在B楼西端和A楼西北侧用架空廊桥南北连接,届时4栋大楼将完全连通,功能于空间一体化,将极大提高建筑内部4栋大楼间的可达性。

(3)全天候的学院建筑群室外空间: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开发4栋教学楼之间的学院广场,特别是校园交通的重新组织和校园步行系统建立的背景下,将学院广场变成纯步行广场逐步成为共识。学院广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课题一直在探讨,学院也对广场的覆盖进行了可行性方案设计,虽然工程规模较大而且复杂,但不失为一种可能性。

虽然目前学院教学空间格局已经基本稳定,但未来随着学院各学科的发展以及专业教学的发展,还将继续发生变化,空间还会不断重构。过去40年间学院教学空间的生成与发展给予我们很多启迪,只要坚持空间服务教学、教学激活空间的基本观念,学院教学空间不必追求固化、在重构中求得阶段性平衡,学院教学空间必将生成新的模式。

19 D楼大楼主入口

20 D楼模型实验室

21 D楼五层中型报告厅

22 D楼二层展廊

(本文图片除特殊标注外,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基础学科组提供)

[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五十周年纪念文集[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 张建龙,谢振宇.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基础教学楼改造设计[J]. 时代建筑,2011(1): 151.

[3] 俞泳. 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空间——美国几所建筑学院的系馆空间设计[J]. 新建筑,2009(5): 47.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Space, CAUP Tongji University

Since the resumption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ince 1977, the teaching space of the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has been in the process of change in scale, content and form. One reason is the growth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eaching space needs to be expanded; another important reason is to meet the changed requirement in architecture teaching idea,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The functions of teaching space shifted from being single to complex; teaching spatial form shifted from ordinary classroom to workshop/studio. The most important spatial requirements are exhibition space and communication space. for th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f the teaching building, Gradually developing from a single building to the school complex of four buildings, and now,CAUP block is a most lively neighbourhood within Tongji campus.

group of buildings, exhibition space, public communication space, teaching complex, campus neighbourhood

同济大学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7-07-03

猜你喜欢

报告厅教学楼教室
“313”教室
英国Martin Audio用心打造江苏省常熟昆承湖外国语学校报告厅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战胜自己,我能行!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教学楼,作文本里的方格 组诗
基于遗传算法的教学楼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for Cultural Dialogue
白城市新区学校教学楼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