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北海市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分析

2017-08-16康秀琴罗开文

林业资源管理 2017年3期
关键词:北海市古树名权属

邹 嫦,康秀琴,罗开文

(1.北海市林业局,广西 北海 536000;2.桂林理工大学 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3.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勘测设计院,南宁 530011)

广西北海市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分析

邹 嫦1,康秀琴2,罗开文3

(1.北海市林业局,广西 北海 536000;2.桂林理工大学 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3.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勘测设计院,南宁 530011)

对北海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北海市共有古树名木1 299株,其中,一级古树8株,二级古树14株,三级古树1 273株,名木4株;树种31种,隶属于18科26属,株数最多的前5科为桃金娘科(Myrtaceae)、桑科(Moraceae)、樟科(Lauraceae)、无患子科(Sapind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树种以红鳞蒲桃(Syzygiumhancei)株数最多;重点保护植物有4种,共84株,占总数的6.47%;生长状态以群状为主,占总株数的84.68%;权属以集体的最多,占91.38%;绝大部分古树名木生长于农村,占总数的92.22%,大多保存于风水林中。

古树名木;资源;北海市

古树是指树龄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指在历史上或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中外历代名人、领袖人物所植或者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树木。古树名木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历史及文化的象征[1],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是林木资源中的精华,被誉为活的文物[2]。为了全面、准确了解古树名木资源状况,切实加强现有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广西北海市于2002年开展了第一次普查工作,2012—2014年进行了复查和补充调查。通过复查,全面掌握了古树名木的资源情况与特征,为开展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1 自然地理概况

北海市位于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岸,地处20°26′~21°55′34″N,108°50′45″~109°47′28″E之间。总面积3 337km2,三面环海,海岸线东起英罗湾,西至大风江港,全长500km[3]。气候为南亚热带季风型海洋性气候,受季风影响,海陆风特征明显。年日照时数为1 790~1 800 h,年平均气温为23℃;年降水量为1 500~1 750mm,有明显的干湿季节之分,4—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4%;年蒸发量为1 000~1 400mm,平均相对湿度为80%。海水年平均温度为23.5℃,盐度为20‰~23‰,pH为7.6~7.8。海域潮汐为非正规全日潮,一年中约60%时间为一天一次潮,其余时间为一天二次潮,年平均潮差为2.31~2.59 m。沿海地区土壤大多属于潮滩砂质盐土[4]。

2 调查方法

本次普查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2011年11月制订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操作细则》中的技术规定实施。对于建成区内的古树名木,由城市园林部门负责调查,建成区以外的由林业部门负责调查,最后由林业部门负责全市数据汇总。外业采用每木调查法,分别记录古树名木的空间位置、立地条件、病虫害与树木腐朽中空情况、受自然灾害损坏程度和养护措施、管护单位等信息,精确测量胸径、树高、冠幅等生长因子,进行实景拍照,并运用GPS精密仪器对全市古树名木进行卫星定位。

古树年龄根据树木的生长状况、外观老化程度、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生长量等测定参照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访问当地知情人、查阅文献史料推断。古树级别的划分按照普查建档操作细则,树龄≥500 a的古树为一级,树龄300~499 a的古树为二级,树龄100~299 a的古树为三级,名木不分级。

树种鉴定主要依靠调查队员所掌握的植物分类学知识及查阅植物分类学资料,确定准确的名称;对于存在疑问或难以确定的树种,则采集标本结合数码照片送自治区古树名木普查工作组专家鉴定。

对调查区域内的古树名木按照普查建档操作细则逐一编号、归类建档,统计古树名木的数量、分布等特征。

3 结果与分析

3.1 资源概况

调查结果表明,北海市共有古树名木1 299株,隶属于18科26属31种。其中,散生古树195株,古树群古树1 100株,名木4株。一级古树数量较少,仅8株;三级古树数量较大,为1 273株(表1)。

北海市古树名木中,生长旺盛的156株,占12.01%;一般的1 138株,占87.61%;较差的5株,占0.38%。总体生长情况良好,但部分需要通过人工辅助复壮延长其生长年龄。

表1 北海市古树名木统计

3.2 资源特征

3.2.1 科属特征

通过科属统计(表2),北海市古树名木隶属于18科26属,按株数排列前5位的科分别为桃金娘科、桑科、樟科、无患子科、木兰科,共计1 271株,占古树名木总量的97.84%。

表2 北海市古树名木优势科

通过树种组成分析(表3),以乡土树种为主,具有明显的热带和亚热带特征,如桃金娘科、桑科、樟科、无患子科、红树科、山榄科等科的种类。株数最多的为红鳞蒲桃,在北海市古树名木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红鳞蒲桃作为滨海过渡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长期适应海岸带的生长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态特性,是该区域的主要原生植被类型和优良的种质资源[5]。

3.2.2 重点保护树种

北海市古树名木有重点保护植物4种,其中国家Ⅰ级1种,国家Ⅱ级2种,广西重点保护植物1种,合计84株,占北海市古树名木总数的6.47%,占散生古树名木的42.21%。国家Ⅰ级保护植物为膝柄木,国家Ⅱ级保护植物为樟树、格木,广西重点保护植物为见血封喉。膝柄木资源极其稀少,在我国仅广西存有10株[6],为该属植物中分布最北的一个种,这对研究我国种子植物区系地理及其热带亲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为“CR(极危)”级别[7]。

3.2.3 权属特征

通过古树名木权属的统计(表4),北海市的古树名木以集体所有为主,共1 187株,占总数的91.38%;权属为国有的有109株,占古树名木总数的8.39%,占散生古树名木的54.77%;权属为个人的仅2株,均为当地常见果树;其他权属1株,为天主教堂所有。

表3 北海市古树名木种类组成与数量

(续表)

表4 北海市古树名木权属 株

3.3 分布特征

3.3.1 分布格局

通过生长状态统计分析(表5),散生古树名木合计199株,占北海市古树名木总数的15.32%;群状古树名木1 100株,占84.68%。北海市古树名木以群状为主,且集中分布于银海区。

3.3.2 生长位置

通过生长位置统计(表6),北海市古树名木分布于城市的101株,占全市古树名木总数的7.78%;分布于农村的1 198株,占全市古树名木总数的92.22%。可见,绝大部分生长于农村。

表5 北海市古树名木分布格局 株

同时,北海市古树名木的分布处所有着非常明显的特征,以分布于风水林中的最多,共有1 105株,占古树名木总数的85.07%,2个红鳞蒲桃古树群共1 100株,均以风水林的形式存在;分布于单位庭院的其次,有81株,占古树名木总数的6.26%,占散生古树名木的40.70%;分布于寺院和个人宅院的很少,仅有2株。其他的111株多分布于古建筑、学校、村庄、街道、公园绿地等地方。

3.3.3 行政区分布

北海市的古树名木按行政区统计(表7),以银海区最多,占全市古树名木总株数的87.37%;其次为海城区,占7.70%;铁山港区最少,仅占1.54%。

表6 北海市古树名木生长位置 株

表7 北海市古树名木按行政区统计

4 讨论与建议

1) 北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树名木资源丰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古树名木的价值逐渐被社会公众所认识,保护与管理工作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古树名木受到了较好的保护。

2) 北海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中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近5年来,曾有4株古树死亡,均为台风摧毁。由于古树年代久远,空心、根腐现象严重,再加上缺乏资金开展复壮,在台风多发的沿海地区,因风倒伏断裂成为了古树毁坏的重要因素。

3) 北海市92.22%的古树分布于农村,没有专项保护经费,古树老、腐得不到整治修复,又时常遭受台风侵袭,折枝倒伏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落实农村古树管护经费,既是保护这笔绿色文物的需要,也契合了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需求。

4) 对于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膝柄木,由于资源极其稀少,建议通过人工繁育扩大资源数量,缓解濒危程度。当地林业部门做了很多努力,在膝柄木繁育上取得了很大进步,今后应继续加大繁育及栽培试验研究,为种群恢复与物种保护提供科技支撑。

[1]赵理文,余少华,罗开文.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分析[J].广西林业科学,2016,45(2):225-228.

[2]王丹英,王建炜,潘声雷.北京市古树保护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2007(6):29-33.

[3]彭在清,孟祥江,吴良忠,等.广西北海市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507-5511.

[4]赵彩云,李俊生,宫璐,等.广西北海市滨海湿地互花米草入侵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J].湿地科学,2014,12(6):733-739.

[5]谢伟东,招礼军,邓荣艳,等.干扰对红鳞蒲桃群落植物多样性及重要值的影响[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6):58-63.

[6]国家林业局.中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7]汪松,解焱.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1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Old and Notable Tree Resources of Beihai City,Guangxi

ZOU Chang1,KANG Xiuqin2,LUO Kaiwen3

(1.ForestryBureauofBeihaiCity,Beihai,Guangxi536000,China;2.CollegeofTourism,GuilinUniversityofTechnology,Guilin,Guangxi541004,China;3.GuangxiForestryInventoryandPlanningInstitute,Nanning530011,China)

Through field survey,visiting local people,looking in historical records and scientific age determination method,the existing state of the old and notable trees resources in Beihai City is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1299 trees in total are identified,which belong to 31 species,18 families and 26 genera.8 old trees belong to Class I,14 Class II,1 273 Class III,and 4 trees are classified as notable trees.Myrtaceae,Moraceae,Lauraceae,Sapindaceae and Magnoliaceae,are the top 5 of all the families.Andsyzygiumhanceicontributes to the most number on species level. A total of 84 trees of 4 species were classified as key-conservation trees 6.47% of the total.About 84.68% of all the precious trees present in clusters,and 91.38% of them belong to the collective owners.92.22% disperse in the rural areas and are preserved in the scenic forest.

old and notable tree,resource,Beihai City

2017-03-09;

2017-06-07

邹嫦(1968-),女,广西融安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绿化管理和古树名木保护工作。Email:zc.8188@163.com

罗开文(1980-),男,湖南隆回人,高工,主要从事植物分类和古树名木保护研究。Email:lkw268@163.com

S757.2

A

1002-6622(2017)03-0128-05

10.13466/j.cnki.lyzygl.2017.03.024

猜你喜欢

北海市古树名权属
2022 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启动
“首届古树名木保护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房屋“权属存在争议”的合理认定
北海市西村港跨海大桥主桥总体设计
北海市冯家江水质监测与评价
农村宅基地房屋权属的确定
北海市社保网上经办系统正式上线
浅谈农村集体土地上房屋权属登记与交易管理
永州GPS定位保护古树名木
论权属档案的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