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校联手”开设护理职业防护课程效果评价

2017-08-16姚立鹏马腹婵柳春波周红娣胡建利林飞蕾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4期
关键词:护理职业技能院校

姚立鹏,马腹婵*,柳春波,周红娣,胡建利,林飞蕾

(1.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000;2.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浙江宁波315000)

“院校联手”开设护理职业防护课程效果评价

姚立鹏1,马腹婵1*,柳春波2,周红娣2,胡建利2,林飞蕾1

(1.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000;2.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浙江宁波315000)

目的探讨卫生类高职院校“院校联手”开设护理职业防护课程的效果。方法以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6级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临床中存在的各种护理职业性损伤,通过“院校联手”的形式进行系统的护理职业防护教育,课程结束后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授课后,学生护理职业防护理论知识水平、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均较授课前明显提高(P<0.05或P<0.01),且绝大多数学生对护理职业防护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较高。结论“院校联手”开设护理职业防护课程,有利于提高卫生类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职业防护知识水平和技能以及应对职业暴露的能力。

“院校联手”;职业防护;护理专业

卫生类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将面临由学校向临床工作的过渡,因其初次接触临床环境,经验不足、操作不熟练、缺乏自我防护经验,极易造成职业性损伤。因此,如何使学生养成风险防范意识,如何培养学生规范的操作习惯,如何提高学生职业防护能力,这是卫生类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致使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动手操作能力不高[1]。校企合作是决定职业教育质量的根本性因素,是新时期职业院校办学的核心理念和必由之路[2]。本研究以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6级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临床中存在的各种护理职业性损伤,通过“院校联手”的形式进行系统的护理职业防护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的教学思路和实践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通过开设选修课的形式,选择本院2016级护理专业学生26名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名,女25名,年龄为(20.1±2.3)岁。

1.2 方法

1.2.1 课程教学(1)课程设置。护理职业防护这门课程的实践操作性强,所使用的操作仪器及防护物品较多。因此,我校与医院合作,“院校联手”,以最贴近临床的视角构建课程,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基地、课程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方面共同构建护理职业防护课程体系,将院校双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有机融合,使教学与临床无缝接轨,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多名临床一线的护理工作者,领略不同风格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2)教学内容。与临床、护理专家讨论,共同设置护理职业防护课程,并确定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其中理论10学时,实践22学时,总学时32学时,共2.0学分。

1.2.2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临床工作中,如何避免各项护理职业暴露的发生及一旦发生暴露应如何应对。(2)难点。学生未涉足临床,如何让其理解、掌握临床真实情境中护理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3)解决办法。采取源自临床,回归理论,再深入临床,把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措施。课程组进行详细的前期调研,对临床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类型的护理职业暴露进行充分调查,归纳选出发生率较高、产生危害性较大的护理职业暴露作为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采取小班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方便学生在课堂上随时提问,教师现场解答,并对难点深入讲解,突出如何规范化使用临床常用的防护物品和操作仪器,有利于学生掌握。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作为引导,采用基于行动导向的情境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通过图片、视频、模拟各种护理职业暴露情境的方式展示,让学生在校内进行反复练习,在头脑内形成各种职业暴露场景防护工作流程图,让学生对这些内容有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认识。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后,在校内实践课上,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教师对实践教学做好充分的讲解示范,并设置延伸问题留给小组学生讨论,其余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自行操作,主动参与到实践操作中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和创新能力。最后让学生进入临床进行实践,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认识护理工作领域可能发生的护理职业暴露及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1.2.3 教学评价课程结束后,比较授课前后学生对护理职业防护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并自行设计教学评价问卷来了解学生对本课程内容设置及教学的满意度。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理论考核成绩采用(±s)表示,实践技能成绩用百分率描述,采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授课前后学生对护理职业防护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理论考核项目为归纳发生护理职业暴露后的防护要点,并绘制对应的防护措施流程图,包括4个条目,每个条目25分,总分100分。护理职业防护课程授课前后,分别对学生护理职业防护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授课前后学生对护理职业防护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s,分)

表1 授课前后学生对护理职业防护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s,分)

时间人数总分授课前授课后P值26 26 -生物性危害的防护要点及流程图16±1.37 20±1.68 0.000锐器伤的防护要点及流程图18±2.00 22±2.07 0.000电离辐射伤的防护要点及流程图15±1.43 18±1.29 0.000药物危害的防护要点及流程图17±2.06 21±2.17 0.000 66±6.86 81±7.21 0.000

2.2 授课前后学生护理职业防护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比较

实践技能考核项目为护理职业暴露临床案例处理,实践技能考核评价标准为:无不规范处为Ⅰ级;不规范处1~2处为Ⅱ级;不规范处3~4处为Ⅲ级;不规范处大于4处为Ⅳ级。护理职业防护课程授课前后,分别以临床案例形式考核学生对护理职业防护实践技能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见表2。

表2 授课前后学生护理职业防护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比较(人)

2.3 学生对护理职业防护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

对参与本次教学的2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多个项目调查学生对于护理职业防护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见表3。

表3 学生对护理职业防护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n(%)]

3 讨论

3.1 “院校联手”开设护理职业防护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卫生类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职业防护教育薄弱,护理职业防护课程尚处于摸索阶段。有研究显示:即使护理职业防护认知得分高的学生也并没有把护理职业危害与护理防护知识完全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有效指导自己的护理防护行为,理论与实践脱节[3]。这说明探索有效的护理职业防护课程内容和实施方法仍然是今后研究的重点[4]。为了使教学与临床紧密接轨,使教学内容可以直接运用于临床,提升学生的护理职业防护意识和护理职业防护能力,本研究团队通过“院校联手”搭建护理职业防护课程框架,以临床案例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认识护理工作领域可能发生的职业暴露及发生暴露后的处理措施。在实践技能训练中,通过反复流程化的技能强化来促进学生养成科学、规范的行为习惯及提高护理职业防护能力,进而减少护理职业暴露行为的发生。课程结束后,单独进行了护理职业防护实践技能考核,通过临床真实案例的形式进行滚动式案例抽考。表2显示:授课结束后,学生护理职业防护实践技能考核成绩优于授课前(P<0.01)。表3显示:通过学习,绝大部分学生对护理职业防护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较高。

3.2 “院校联手”开设护理职业防护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护理职业防护意识和应对职业暴露的能力

有研究显示:职业暴露的发生与防护意识不足、防护知识缺乏及心理素质有关[5]。通过反复流程化的技能强化,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护理职业防护意识、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减少职业暴露[6]。表1~2显示,护理职业防护课程授课后,学生护理职业防护理论知识各项目得分及总分均高于授课前(P<0.05),护理职业防护实践技能考核成绩优于授课前(P<0.01),这与以往文献报道一致[7]。本研究前期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尽管学生在以往专业课的学习中了解一些护理职业防护知识,但理论与实践脱节,在实践技能考核中仍然发现学生存在锐器伤发生后不知所措、操作时不做个人防护、药液倾倒后不知如何处理等现象。通过“院校联手”开设护理职业防护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护理职业防护意识和应对职业暴露的能力,为学生提供系统、专业、有实践意义的护理职业防护教育。表3显示:通过学习,100.00%的学生认为自己树立了职业防护意识,96.15%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了基本的防护技能,84.62%的学生认为自己能辨别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各种职业危害因素,76.92%的学生认为自己能根据给出的临床案例情境,分析发生各种职业暴露的原因、防护的要点及应对措施。

3.3 “院校联手”开设护理职业防护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提高其冷静处理各种紧急事件的能力

临床上,护理职业暴露一旦发生,不但考验护理人员的护理职业防护技能、应对能力,更考验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意识。因此,设计教学时,我们以临床案例丰富教学内容,每次课都将学生分为6个小组,每组4~5名学生,通过每组完成教学设计中的一个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护理职业环境中认识护理工作领域可能发生的职业暴露及发生暴露后的处理措施。学生为了在发生护理职业暴露后对自身或对小组成员进行救护,按照各自扮演的角色,通过相互帮助、有效沟通,最终完成任务。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相互讨论与交流,完成了护理防护技能的训练、护理防护知识的整合和存在问题的归纳总结,从而潜移默化地完成心理素质、团队协作意识等非认知领域的能力训练。表3结果显示,88.46%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自己的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缩小了学校与临床的差距,92.31%的学生认为通过团队合作树立了良好的团结协作意识,能沉着冷静地处理各种紧急事件。

3.4 “院校联手”开设护理职业防护课程的展望

护理职业防护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过程,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依从性,避免实习中护理职业暴露的发生,不仅需要学生提高自身素质,也需要学校与医院持之以恒地教育。同时,教育必须根据学科发展动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为以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后期我们也将结合此届学生的反馈,研究改进部分教学内容,相应地增加或缩减学时,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1]戴晓丹,于庆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为例[J].亚太教育,2016(11):221.

[2]李爱英.高等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创新科技,2015(10):55-59.

[3]李雯颖,张绮,张绮霞,等.高职实习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防护认知及行为状况调查[J].中国职业医学,2013(4):334-336.

[4]张延婷,王乐三.实习前职业防护教育预防中国护生针刺伤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6):754-759.

[5]陈华,杨雪英,庞伟鸿.预防控制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的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2):187-189.

[6]刘安诺,李惠萍,吴卫琴.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防护补偿教育的效果评价[J].护理学报,2009(1):25-28.

[7]周红.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知识的认知调查及培训[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4):5225-5226.

(*通讯作者:马腹婵)

G526.5

B

1671-1246(2017)14-0139-03

猜你喜欢

护理职业技能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护理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