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彩华章 德艺双馨—沈锡纯的百年艺术人生
2017-08-16林华光
□ 林华光
墨彩华章 德艺双馨—沈锡纯的百年艺术人生
□ 林华光
沈锡纯(1910-2008)
沈锡纯(1910.12-2008.2),字硕舜、石纯、石洵等,号武夷山翁,福建诏安人。擅画花鸟、草虫兼山水、人物,尤以善画“活虎”蜚声艺坛。生前任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福建省国际文化经济交流中心理事、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海峡书画研究院顾问等。
学养深厚 笔耕不辍
1910年12月17日,沈锡纯出生于全国知名的“书画之乡”福建诏安。受家庭熏陶,沈锡纯自幼酷爱丹青,少年时代便做了清末书画家谢半圭的入室弟子,是谢琯樵的第四代传人。他谨遵师训,刻苦磨练,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青年时期,沈锡纯先后在汕头美专、厦门美专西画系学习,后考入上海新华艺专国画系深造,受教于潘天寿、诸闻韵、汪亚尘等名家。1933年沈锡纯从上海新华艺专国画系毕业后,长期从事中国画创作和美术教育工作,先后在福建、广东两省十几所中学、中专执教。
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年轻的沈锡纯多次在上海、福州、厦门、汕头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并不断有作品在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婆罗洲等地展出。抗日战争时期,沈锡纯先后创作几十幅作品捐献给国家。他以画笔当钢枪,创作了大量虎画题材,以虎的阳刚威猛鼓舞军民抗战到底。1941年春福州沦陷前夕,沈锡纯与福州三山中学进步教师一起组织全校师生安全转移闽西,成立“战时福建省第一中学”。1942年,沈锡纯因保护爱国学生,从事抗日救亡运动,被投入三明梅列“战时东南集中营”,八个月后经进步人士多方营救方得出狱。虽历尽磨难却不改其志,后因此失业,以卖画为生。
1944年,在诏安与画友沈耀初、沈汉桢共同创办“燕石画社”。1945年冬,为庆祝抗战胜利,沈锡纯在福州再次举办个人画展。而后定居榕城,与汪慰山、吴适、张凌波、陈子奋、宋省予等诸名家过从甚密,为振兴八闽画艺同案切磋、研墨挥毫,传为佳话。这时,他的艺术造诣日隆,国画创作进入新阶段。1947年作品被载入民国时期唯一的《中国美术年鉴》,与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张大千同居著名国画家行列,传略载入《中国现代艺术家像传》《民国书画家汇传》等典籍,并在厦门举办“百虎”画展,轰动鹭岛,名扬海内外,是民国期间闽籍画家中第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画家。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沈锡纯创作《啸雎猛虎下山》,表达了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即将解放全中国的欢欣鼓舞之情。接着又创作《彩蝶扑菊》,歌颂解放区人民翻身做主人的美好生活。这两幅作品均被选入当年的《中国美术年鉴》。
“文革”期间,沈锡纯举家被下放到闽北武夷山区。在山区劳动六年间,他仍执着于艺术,常深入山林,作户外写生,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创作了《武夷之春》《武夷初秋》等大量反映武夷山川、花鸟珍禽的佳作。1979年应文化部邀请作为福建省唯一画家代表赴北京参加国庆30周年庆典及书画创作,并与吴作人、李可染、李苦禅、钱松嵒等24位画坛名家共同为人民大会堂作画。同年与郑乃珖、潘主兰、沈觐寿、周哲文等共同创建福州画院。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为“沈锡纯百年诞辰精品展”题词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传席为“沈锡纯百年诞辰精品展”题词
20世纪80年代,沈锡纯佳作迭出,作品先后在美国、英国、德国、奥地利、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展出,为增进对外文化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1981年,作品《松鹤长春》《西湖之春》参加香港“中国画展”。1985年,作品《雄虎》赴日本参展,被长崎市政府永久收藏。1987年,作品被选入在美国举办的“中国古今名人书画展”,与“扬州八怪”、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黄君璧、于右任等画家的作品同时展出。1986年应福建省政府特邀创作《松鹤长春》,陈列于福建省政府外宾接待室。1988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王兆国访问日本,以沈锡纯的作品《雄虎》馈赠于当时的日本首相竹下登。
20世纪90年代之后,沈锡纯以耄耋之龄,老树新花,焕然锦绣。1994年,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沈锡纯画集》。1998年应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邀请赴台北举办个人画展。199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沈锡纯九秩画展”,吴冠中、廖静文、沈鹏等书画名家亲临祝贺、交流,并再次应邀为人民大会堂作画。2004年,由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福建省文史研究馆、福州画院在福州举办“沈锡纯从艺八十周年画展”。2007年福建美术出版社又推出《沈锡纯画虎》专集。2008年2月10日,沈锡纯在福州家中仙逝,享年99岁。2010年5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沈锡纯画集》。
治艺严谨 笔精墨妙
作为诏安画派的第四代宗师,沈锡纯从中国历代绘画,特别是岭南画派和海上画派中用宏取精,兼岭南、海派二宗之神秀、富丽于笔端,既博采众家之长,又坚持外师造化,推陈出新,卓然自立,形成独特鲜明的画风。
在创作思想方面,沈锡纯主张学习中国画应勤于研习宋、元、明、清传统名作,先工而后写;取前人之长处,汲生活之源泉,在此基础上锐意创新;提倡深入生活,外师造化;主张多游历,勤写生,善观察,多创意。
在表现内容和技法上,沈锡纯坚持以南方特有景物和传统题材为主要创作方向,崇尚写实画风,善于借景写意,又大胆创新,追求画面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重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注意花、鸟、虫、鱼的特点,揣摩它们的精神,因此,其笔下的花鸟、草虫、走兽总是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气息,并且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在绘画技法和笔墨色彩方面,沈锡纯在全面继承传统画法的基础上,特别注重整体效果,构图清新典雅,既讲究笔墨造型,状物传神,又大量运用“没骨法”,适当吸收西洋画的色光关系,以求其真。善用色彩和水墨渲染,画面光晕焕发,墨彩交辉,既保持了传统中国画的精髓,又探索形成了具时代精神、有地方特色的现代中国画新格局。
沈锡纯热爱生活,画题广泛,以画“活虎”见长。他注重深入生活,利用各种机会观察老虎的生活习性、神态特征,并曾经难得在野外观察到自然环境中老虎的形态特征。他所绘的老虎特别注重以外表的皮毛、色泽、斑纹变化来体现内在的骨骼结构和动作,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境界,不论群行、独处、上山、下山,或狂啸、或雄视、或发威、或怒吼、或猛扑,都各具神威,引人入胜。由于沈锡纯有深厚的造型状物的笔墨基础,且本来就精于花鸟虫草和山光水色的描绘,因此在他众多的虎画作品中,其景物配置和老虎的刻画都能相得益彰。无论是飞瀑千丈的峡谷,还是风高月夜的山崖、潺潺清澈的溪泉、原始密林中的荒莽,无不匠心独运地表现了画家对虎威勃发的赞美。更难得的是构图多变,极富创造精神,落笔大胆,点染细心,尤著神韵。新加坡收藏家柳明诚《翘园文风》一书中盛赞沈锡纯,讲他每作松鹤必有奇局,形能精简而意远,用笔凝练而沉健。只只白鹤,或飞翔,或栖息,笔墨极简,却写出天机活泼、千姿百态,殊令人虑其破壁飞去。
纵观沈锡纯不同时期的作品,各有特色:40岁以前,作品色彩鲜艳明快,画风工整刚劲,真实而清新俊逸。40岁至60岁,笔酣墨饱、诗意盎然,用色艳而不俗,构图变化多样。60岁至80岁,笔墨劲爽豪纵,既趣味无穷,又具有摄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80岁后,笔墨苍古老辣、雄浑奇崛、简练生动。
慈怀浩气 德艺双馨
沈锡纯性格耿直、爱憎分明,自年轻时就有理想、有追求,充满豪迈正气。抗战时期,他因积极宣传抗日而坐牢;“文革”期间又受到不公正待遇,而他却不为逆境屈服,始终热爱生活,坚持艺术创作。
沈锡纯淡泊名利、崇尚简朴,但凡有利于国家民族的活动,他都积极参与,从未将其画作作为交换个人名利的筹码。他一生省吃俭用,不求物质享受,生前还反复叮嘱,丧事从简,但对于公益事业,却从不吝惜,无论是赈灾义卖、捐资助学,或是家乡修桥铺路,他都慷慨解囊,倾力而为。
改革开放以后,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也走向了市场。一些艺术工作者包括有一定声望的艺术家纷纷采取“包装”宣传、新闻“炒作”的做法,甚至到处“拉关系”、争地位。沈锡纯对此不以为然,甚至非常反感,有时媒体要前来采访报道也被拒之门外。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是“好画不用吹,差画再吹也好不了”,“艺术大师不是吹出来的”。尽管如此,真正懂得鉴赏艺术的人还是很多,海内外登门求画的各界人士仍络绎不绝。
沈锡纯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培养了众多学生,高徒辈出。原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沈柔坚,著名军旅画家韩柯、徐序行等,都是他早期的学生。他爱生如爱子,倾心培育后起之秀,时常省吃俭用,支持家境贫寒的学生。他对家乡有挥之不去的浓浓之情,虽然长期在外,对家乡的公益事业总是予以力所能及的资助。他多次捐画救灾,扶持家境贫寒的学生读书。家乡的后辈风尘仆仆地赴榕向他求教,他总是悉心教诲,毫不保留。
沈锡纯 墨菊 纸本水墨
沈锡纯情系两岸,他在台湾有很多挚友和学生,别后数十年,彼此都很思念。1986年春节,海峡之声广播电台请他向台湾的故旧门生发表广播讲话,介绍他的生活情况和对和平统一祖国的看法。讲话播出后在台湾引起很大反响,有的门生还用录音机录下老师的声音,在亲友中私下播放,有许多学生辗转来信,向老师表示祝贺。1998年,应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邀请,他以90岁高龄率团亲赴台北举办“沈锡纯暨福建名家书画展”。开幕式当天,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及知名人士吴伯雄、王昭明等亲临剪彩、致辞,连战、宋楚瑜、王金平等派人送来花篮。画界同行数千人参观画展,台北《中央日报》《工商时报》《联合报》《大成报》《中国时报》等报刊都作了报道,一时风靡宝岛。
沈锡纯先生逝世后,家人遵照其遗愿,于2015年捐卖其部分精品设立“北京市锡纯艺术教育公益基金会”,并将首批200万元捐款作为助学基金,用于资助沈锡纯多年生活、工作过的武夷山及家乡诏安的贫困学生。
2016年,遵照沈锡纯与其胞弟沈冰山的遗愿,将诏安祖宅捐作沈锡纯、沈冰山纪念馆,并作为厦门大学诏安画派研究中心创作实践基地和漳州画院诏安创作研究基地,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国内外书画爱好者前来参观。
(作者单位:福建省文史研究馆)
责任编辑:陈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