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叩背法在肺部感染防治中的临床价值

2017-08-16齐晓勇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5期
关键词:体位困难肺部

齐晓勇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中医院,河北 邯郸 056200)

改良叩背法在肺部感染防治中的临床价值

齐晓勇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中医院,河北 邯郸 056200)

目的 研究改良叩背法在肺部感染防治中的医学临床价值,希望以此来找到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疾病的可靠方法。方法 将我院近4年内肝胆外科门诊部接诊的7500例患者的数据为基础,分别将其采用的传统叩背治疗与改良叩背治疗时的数据进行观察、对照分组(参考随机数平均法),记录并分析采用叩背干预后患者在24小时内的排痰量、咳嗽困难程度等,同时对比患者的呼吸频率、SaO2等数据,分别统计观察、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频率。结果 叩背干预前,两组患者24小时内的排痰量和呼吸频率、咳嗽困难度数据统计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对照组患者咳嗽困难程度明显降低,排痰量有所提高,观察组患者咳嗽困难程度、咳嗽频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经叩背治疗后肺部感染的发生频率分别为0.08%和0.52%,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改良叩背法治疗的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降低程度明显,患者呼吸频率变化、咳嗽困难程度变化以及排痰量变化更加明显,改良叩背法同传统叩背法相比在预防肺部感染的治疗中比传统叩背法更加有效,在促进患者肺部复张和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医疗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

肺部感染;叩背法;肝胆外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近年来接诊的肝胆外科患者中选取7500长期卧床患者作为样本,将7500例患者平均分为参考组和对照组,每组3750人,不对性别进行特别要求。患者年龄分布在30~79岁之间,平均年龄57岁左右。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的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学意义(P>0.05)因此对比研究具有可比性,可操作性。

1.2 样本选择

纳入标准:患者没有在临床试验前72小时内使用任何预防肺部感染的药物且没有接受过相应的物理疗法。且患者本人和家属均签署知情通知书。

排除标准:患者存在其他严重并发症;就诊时患者发生合并感染;患者存在精神障碍;患者意识存在问题。

1.3 方法

观察组:叩背前由主治医师进行听诊,诊断并定位肺啰音位置,然后由专业的护理人员使用改良后的叩背法进行叩背。叩背过程中进行体位变换,患者左侧半卧位时将患者床头抬高约30度,叩背5分钟左右更换为右侧半卧位,然后更换为坐位,反复重复进行叩背操作,频率保持在110~120每分钟,一般情况下,叩背频率为每日三次。

对照组:叩背前由主治医师进行听诊,诊断并定位肺啰音位置,然后由专业的护理人员使用传统叩背法进行叩背。患者保持侧卧,护理人员收支和龙掌侧呈环装,利用手腕历练自下而上、由外至内进行叩背操作,叩击时注意避开心脏、乳腺、脊柱等敏感部位,频率保持在110~120每分钟,持续时间约15分钟,叩背频率为每日三次。

1.4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分别在叩背前后叩背后使用一次性集痰器进行痰液收集,以此来确定24小时内患者排痰量以及排痰量变化。咳嗽困难程度的等级划分分别为:(1)无痰;(2)咳嗽无明显障碍,无疼痛感;(3)咳痰较困难,轻微疼痛感;(4)咳痰困难,疼痛感明显。等级越高咳嗽困难程度越高。

1.5 统计学处理

将所有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分组进行处理,采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数据资料比较采用x2进行比较用t进行检验,结果为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排痰量比较

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1天内排痰量同咳嗽困难程度依据病理诊断不同而情况不同,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干预后,对照组患者排痰量、咳嗽困难情况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咳嗽困难程度明显降低,排痰量在24小时内显著升高,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数据存在差异且P<0.05,因此具备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情况比较

2.2 呼吸频率、SaO2、PaO2比较

HIV感染后相关症状及体征:主要表现为持续1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部分患者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头痛、癫痫及痴呆等。另外,还可出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其特点为:(1)除腹股沟以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的淋巴结肿大;(2)淋巴结直径≥1 cm,无压痛,无粘连;(3)持续 3 个月以上。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SaO2、PaO2根据病情的病理学诊断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低,患者呼吸频率趋于稳定。SaO2、PaO2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呼吸频率、SaO2、PaO2比较

2.3 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率比较

从得到的数据统计来看,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在0.08%(3750例中3例肺部感染),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率在0.52%(3750例中19例肺部感染),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568,P<0.05)。

3 讨 论

叩背护理是指护理人员根据一定的医学依据叩击患者背部,通过外力干预引起呼吸道震动,以此来促使呼吸道上粘附的分泌物脱落,并随着呼吸道纤毛的摆动而跟随痰液排出体外,从而降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

传统叩背需要患者保持一个固定姿势进行持续15分钟的稳定叩击,这种叩背方法虽然易于操作,并且在早期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长期采用一种体位进行叩背操作,收效会降低,同时护理人员很有可能因为重复机械性动作而产生疲倦感,在叩背过程中可能在力道上的控制出现偏差,这些状况的发生都不利于病人肺部复张和康复。

改良叩背法改变了传统叩背法固定体位的问题,同时通过不断变换的体位能够对患者呼吸道产生多方位的震动刺激,从而更有利于呼吸道粘附物、分泌物的脱落,并且护理人员在叩背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体位变化而进行动作上的调整,也能有效避免疲劳感的产生。此外,就结果上来看,改良叩背法操作下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频率为0.08%,明显低于传统叩背法。

[1] 赵 红,袁娟娟,红 群.改良叩背法与传统叩背法治疗脑卒中肺部感染的效果比较[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5.

[2] 肖荷妹,李兰静,崔朝勃.老年人有效叩背排痰方法探讨[J].《临床肺科杂志》,2010.

[3] 刘 娟.改良面罩叩背器患者及家属接受程度的调查分析[J].《医学信息》,2014.

本文编辑:吴 卫

R563

B

ISSN.2095-8242.2017.025.4817.02

猜你喜欢

体位困难肺部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手脚不听话”体位训练来帮忙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选择困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