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视域下的网络新闻传播职业道德分析
——评《网络新闻传播伦理》
2017-08-16文/刘晨
文/刘 晨
伦理视域下的网络新闻传播职业道德分析
——评《网络新闻传播伦理》
文/刘 晨
新闻传播活动自诞生之日起就和人类息息相关。新闻传播活动起源于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因此,真实客观是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在几百年的实践中,新闻业开始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职业规范和行业自律制度,这正是新闻传播伦理的发轫,它代表着人类对真、善、美、公平、正义等的无限追求,也代表着人们对事实真相的追求。然而,随着新闻界影响力的不断增加,它不仅成为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还成为一些利益集团的工具。资本的侵入与商业化运作,在给新闻界带来生机的同时,也给新闻界带来了新的问题。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虚假新闻、倾向性新闻、有偿新闻、新闻炒作等现象早已经司空见惯。在当今时代,即使是曾经公认的具有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一些媒体机构,依然存在着职业失范的现象。曾经广受关注的《21世纪经济报道》案以及《新快报》陈永洲案、《财经》刊发的春节返乡日记对东北农村的抹黑事件等,都在时刻提醒着新闻界自身,也在提醒着公众新闻业的发展并非总是正向的。这种失范现象不利于媒体功能的发挥,更不利于媒体的健康发展,如何在急速变革的时代中依然保持媒体自身的伦理规范、坚守职业伦理,为公众提供真实、客观、公正的报道,是需要进一步反思和实践的。由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韩爱平教授、张玉玲副教授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的《网络新闻传播伦理》一书,将伦理学引入新闻传播学领域,在遵循新闻伦理学一般理论框架体系的前提下,依据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以伦理学的理论范式建立起了新闻伦理学的分析框架,以传播学的理论范式建立起了网络新闻传播过程的分析框架,将新闻伦理问题置于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进行分析,论述了当前新闻传播伦理的基本理论,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伦理学与传播学的理论建构。该书在内容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作者重点分析了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历程,以及伦理道德与新闻传播之间的关系。作者将伦理学分为伦理与道德两个层面,认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重点回顾了国内外新闻伦理的发展历程、新闻伦理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第二部分为第二章到第六章,作者从伦理学的道德层面对网络新闻传播伦理进行了分析,包含了网络新闻传播伦理的道德机制、道德义务、道德规范、道德评价、道德选择等方面,形成了系统的网络新闻传播伦理道德认知与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对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传播模式与传播环境、价值取向与准则、新闻道德规范的构成、网络新闻传播道德评价的结构与方式、新闻伦理道德的选择标准等进行了分析。
书名:网络新闻传播伦理作者:韩爱平 张玉玲等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12月1日定价:28.00元
作者对道德评价进行了具体分析,不仅分析了网络新闻传播道德评价的结构,如道德评价主体、道德评价客体和道德评价标准,还分析了道德评价的方式,认为网络新闻传播道德评价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在信念三种主要方式实施的。同时,作者在主张网络新闻传播道德评价的动机论与效果论统一的基础上,对道德评价的标准进行了分析,认为新闻道德评价标准具有主体性和历史性两种客观属性,包含了比较抽象的道德原则和具体的、可操作的道德规定两个层次。
在针对道德选择的分析上,作者从当前网民的心理特征出发,分析了影响道德选择的个人因素,如传统的道德规范继承、民族国家的烙印等;还分析了影响道德选择的社会因素,如社会结构这一决定性因素,风俗习惯这一重要因素和道德情境这一直接因素。最终,作者引入康德的绝对命令、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原则、穆勒的最大幸福原则和罗尔斯《正义论》中的无差别原则等,为新闻道德选择确立了客观标准,即以符合社会大多数人的整体利益为新闻道德选择的基本标准。
第三部分为第七章到第十章,作者从伦理层面对网络新闻传播媒介、网络新闻传播主体和网络新闻传播受众三个部分进行了分析,并在分析网络新闻传播伦理存在问题、失范原因的基础上,尝试从传播主体、传播管理体制、法制建设和传媒教育等几个方面对网络新闻传播伦理进行建构。在具体内容上,这一部分涉及了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新模式(网众传播)、新现象(自媒体、公民新闻、众筹新闻等)和新问题。同时,作者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在针对网络新闻传播主体的伦理分析上,作者提出了“高位主体”的概念,它是指与传媒直接关联的上层决策者和宏观管理者。同时,作者提出了本位主体(新闻信息的直接传播者)和接受主体(受众)几个概念,通过将其在传统媒体时代与互联网环境中进行对比,分析了互联网时代高位主体、本位主体和接受主体的功能作用、职业素养、发展趋势、权利变迁,以及网络新闻传播主体应负有的责任。同时,传统的新闻传播伦理主要关注传播者、传媒机构和整个行业的伦理道德,而作者将受众这一群体纳入到伦理分析的框架中,具有创新性。
第四部分为附录部分。作者梳理了中国新闻传播业发展过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准则、公约、管理条例等,如《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关于在新闻网站核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等,既有传统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性文件,也有互联网时期新的管理规定。这为读者系统理解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发展历程提供了重要资料。
案例分析凸显实践性。一般来说,针对网络新闻传播伦理的分析容易停留在理论层面上,为了防止口号式的宣传,作者在第三部分的论述中不仅进行了理论分析,还提供了具体的案例。如第七章作者通过对上海报业集团澎湃新闻的分析,来加强人们对网络新闻传播媒介伦理的理解;在第八章作者通过今日头条的版权纠纷和湘潭产妇手术台上死亡事件等案例,分析了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主体的道德失范行为,互联网公司的侵权行为,以及热点、焦点事件中媒体存在的把关不严、调查不够全面而导致的报道失实、失当等问题,进一步让读者认识到新闻传播主体伦理道德失范的表现和危害;在第九章作者通过众筹新闻这一新的新闻模式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传播受众参与新闻生产、传播过程的权利变迁、伦理困境等。针对《赫芬顿邮报》的分析,作者论述了公民记者、公民新闻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发展,同时作者对互联网时代人肉搜索的分析,直接将网络新闻传播受众伦理道德失范现象展示出来,为读者提供了理解受众伦理道德失范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等,具有警示意义。在第十章,作者通过对2013年埃及卢克索神庙上留下的“某某某到此一游”事件的发酵进行分析,探讨了人肉搜索、舆论审判、侵犯隐私权与未成年人保护之间的关系,认为一味对舆论事件中未成年人进行口诛笔伐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而站在道德制高点的谴责实质上是媒体为了迎合网民博取眼球的措施。这就从网民的角度论述了提升全民媒介素养的重要性。而对全民媒介素养的提高,也是构建新闻传播伦理道德规范的重要途径。因此,对案例的分析能够让读者以及传播主体认识到遵守新闻传播伦理道德的重要性,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总之,该书作为研究网络新闻传播职业伦理道德规范的重要学术著作,从伦理学出发,分析了网络新闻传播伦理道德的方方面面。不仅涉及面广,分析了国外新闻传播伦理的发展状况,而且分析细致,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尽管作者研究的是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伦理,但是其对于理论的一般性论述,使该书也能够被应用于其他形式的新闻传播过程中,因而也具有普遍性意义。同时,作者提供的案例分析,为进一步理解网络新闻传播伦理提供了直观的材料,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系山西传媒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