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致使移动构式的认知语用解读
——基于典型事件模型的概念整合
2017-08-16胡杨
胡 杨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南宁 530004)
非典型致使移动构式的认知语用解读
——基于典型事件模型的概念整合
胡 杨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南宁 530004)
典型事件模型与概念整合融合构建的网络模型为后者注入外部视角的同时,使后者输入空间组成元素的内在联系变得更为紧密,进一步增强了概念整合的解释力。借助该网络模型对不同类型致使力作用下非典型致使移动构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非典型致使移动构式语义主要来源于对物理致使力这一认知原型的隐喻延伸;准入非典型致使移动构式动词致使力作用效果强劲,抹杀了受事的认知决定,因而其后行为结果不存在转喻表达;该类构式实例语用意义集中体现了受事在情感层面的表达。
非典型致使移动构式;概念整合;典型事件模型;认知语用
致使移动构式反映了与人类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致使移动事件场景,该场景能够编码某人或某物在某致使力作用下其行为或状态发生的非自发性变化。作为桥接致使移动事件致使者与被致使者力量传递的载体,致使力在语言结构中普遍存在。基于具身体验,人类对致使力的认知最初源于物理致使力,并以此为原型通过隐喻拓展理解心理力、社会力、自然力、泛力等多种非物理致使力。*学界对非物理致使力分类不一,文中对其分类参照骆蓉[2]98,其中言语力和精神力均属于心理力致使力。不同非物理致使力驱动下,致使移动构式能产性得到提升并获准大量非典型成员成为其家族成员。
近年来,不少学者就该构式语义框架、网络体系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如贺梦依等[1]探讨了该构式的构式化过程及其后果;骆蓉[2]从致使移动概念的认知建构出发,对致使移动语义要素和框架、英汉语致使移动构式表达等进行了考察,但上述研究均未能解释该构式语义在线处理机制。张跃伟[3]虽从构式与动词融合、概念整合等多个视角阐释了非规约性致使移动构式意义构建,但其在概念整合层面的诠释仅再现了Fauconnier等[4]、Mandelblit[5]的研究成果,且Fauconnier、Turner和Mandelblit运用概念整合对该构式语义生成机制进行分析过程中,缺少对符合该构式动词准入条件的限制,严密性不足。由此可知,上述研究仍未能实际解决该构式语义建构问题。
Langacker提出的典型事件模型(canonical event model)代表了人们对类典型行为的观察[6]286,不仅可揭示语言内部的动能传递,也可视作表征特定事件的意象图式。借助该模型,概念整合过程中各参与者内在联系可明晰化。因此,本文拟结合概念整合与典型事件模型,从四种非物理致使力入手,以该构式家族非典型成员为研究对象,尝试揭示其语义生成机制以及符合该构式动词的准入条件,据此推导该构式非典型成员实例的语用意义。
一、概念整合与典型事件模型的融合
(一)概念整合理论
概念整合理论承袭心理空间理论,是对后者的发展与完善。概念整合参与人类一切认知活动,是潜藏在人脑的一种后台认知能力。Turner指出,概念整合是“建立一个新的心理空间,其内部包含了来自一个心理网络中不同心理空间的些许要件”[7]6。而心理空间是“人们在思考或交谈时为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之目的而建构的小概念包”[8]137。随着思维活动的不断进行,心理空间持续性构建临时性信息合集,关注并协调当事人“构建的各种心理模态成分之间的微妙关系”[9]19。但由于心理空间具有不完备性,人们往往需要对不同心理空间进行整合才能完成或实现认知域中全部信息的在线处理。因此,Fauconnier和Turner进一步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通常,完整的概念整合过程至少涉及四个心理空间的相互运作,即两个输入空间(input space 1, input space 2)、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和一个合成空间(blend),其运作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概念整合运作模型[8]143
参照图1,概念整合始于两输入空间中部分组织或结构的跨空间映射,其相同的组织或结构被投射至类属空间。类属空间表征两输入空间共有的抽象组织或结构,并规定跨空间映射的基础。然后,两输入空间选择性投射至合成空间,其中部分组织或结构发生融合(fusion),部分组织或结构以独立的形式存在。接着,被投射进整合空间的组织或结构再经过组合(composition)、完善(completion)、扩展(elaboration)三个相互关联的心理认知过程,生成层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由此可见,合成空间虽吸收了输入空间中的部分组织或结构,但同时融入了新的概念结构或组织,为意义的完整性建构和新概念的产生培育了土壤。简言之,概念整合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心理空间中的部分结构,整合为合成空间中带层创特性的一个结构[10]。
鉴于概念整合理论客观反映了人类语言在线处理认知机制,因此,该理论被广泛用于解释各类语言现象,如隐喻、虚拟位移、翻译等。但其在语法方面的应用还为数不多,仍有待开发。
(二)典型事件模型
通过对特定事件的不断感知,人类得以构建与该事件相关的概念原型,并由此产生对该事件的典型认知。Langacker于1991年首次提出了典型事件模型。
典型事件模型由弹子球模型(billiard-ball model)、舞台模型(stage model)两个子模型以及原型角色(role archetype)组成。弹子球模型关注行为链(action chain)上物体间动能的传递,即一个离散的物体充当能量源,通过接触另一物体并将能量传递给对方,以此循环,直至能量消耗殆尽或无物体参与能量传递。其中,行为链两端的物体分别对应链首(head)和链尾(tail)。以小句为例,其行为链首和链尾分别对应施事和经历状态变化的受事。舞台模型则侧重从外部视角观察场景(setting)内的事件。该模型中,外部视角的观察者可视为台下观看演出的观众,其目视前方并在视觉范围内形成一个注意区,即舞台表演区(onstage region)。相比场景内的表演者,该区域相对固定,可为处于移动状态且可能参与能量传递的参与者提供道具。此外,以时间为轴,参与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个事件。而原型角色如施事、受事、工具、经验体等以参与者的形式进入典型事件模型,其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有关人类对事物操作的生活经验等。如原型施事为意愿性的人,其向外部发出物理动作进行能量传递;原型受事为无生命实体,其通过外部物理接触吸收能量并发生状态变化[6]285。
另外,Langacker曾先后于1991年和2000年对典型事件模型意象图式进行了相应描绘,并于2000年将该图式优化为如图2所示的形式。
图2 典型事件模型意象图示[11]24
如图2所示,V代表观察者,AG与PAT分别代表施事与受事,其间能量传递过程及方向通过双箭头表征,虚线箭头代表舞台表演区内事件参与者接收到来自观察者注意力的感知关系,上方大括号覆盖范围(scope)即为观察者所及最大视角(maximal field),观察者透过该视角观察场景内整个事件。
(三)基于典型事件模型的概念整合
在概念整合运作模式下,输入空间中的结构或组织处于游离状态,其内在联系无法得到清晰辨认。而当其用于解释语法相关问题时,语法框架中各成分将以同样的方式进入输入空间,各成分间本应存在的潜在联系也随之打破。由此,合成空间中语法构造的生成过程将会受到阻碍,且可能生成与实际并不相符的语法构造。另一方面,典型事件模型对于人们的思维和认知能力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同时也是形成语法构造和基本句型的基础[12]69。其中各要素均以有序且系统的方式参与事件的运转,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也能一目了然。因此,基于以上分析,下文尝试将典型事件模型与概念整合模型进行融合,其运作模式可通过图3所表征的意象图式进行概括。
图3 基于典型事件模型的概念整合
根据图3,典型事件模型以输入空间1为场景,从外部视角观察该场景内各参与者活动。因此,输入空间1可视为舞台空间,其中的参与者通过彼此接触发生能量交换,输入空间2则可视作类典型事件空间,其对应的原型角色构成该空间组成要素,各原型角色通过相互作用传递能量。其次,输入空间1中的事件参与者与输入空间2中对应的原型角色产生相互映射,将其共享的成分跨空间投射至类属空间,并以此构成概念整合的基础。在类属空间的作用下,两输入空间中的成分选择性投射至合成空间。合成空间中的成分参照百科知识,经过认知选择,最终生成对该事件的具体表达,这一表达方式可看做层创结构,其合理性可参照外部视角的整体观察进行检验。
因此,基于典型事件模型的概念整合网络,不仅能清晰地反映输入空间中各组成元素的内在联系,还可为合成空间层创结构生成的合理性提供判断依据。
二、典型事件模型-概念整合路径下非典型致使移动构式认知语用表征
“物理力致使行为是客观世界中普遍存在并被人类最先认知的事物致使行为,对这类事物致使行为的认知使人类具有了致使概念,并为人类认知和表达相类似的事物行为提供了认知参照”[13]17。基于物理力致使行为这一认知原型,人类可通过隐喻扩展进一步认识并理解由非物理力致使行为作用产生的致使事件,不同致使力参与下的致使行为,其伴随的行为结果存在差异。就致使移动构式而言,非物理致使力作用下的构式成员将获得围绕构式原型展开的非典型致使移动语义概念,由此产出非典型致使移动构式。下文将结合上文建立的模型,采用案例结合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心理力、社会力、自然力和泛力四种非物理致使力为切入点,对非典型致使移动构式实例*文中选取非典型致使移动构式实例,多源自骆蓉[2]自建英汉语致使移动构式语料库,该语料库大小约三百万字左右,涉及面广。进行认知语用解读,尝试分析其语义建构机制及符合该构式动词的准入条件。
(一)致使力为心理力的致使移动构式
作为空间域中物理力向心理域隐喻性投射的结果,心理力一般源自外界干扰或自身反应,可使当事人心理产生不同幅度波动。心理力范畴下,言语力和精神力分别通过话语交流和精神意识的方式作用于当事人心理,进而导致其行为或状态发生转变。如例1、例2中,deceive、lure即是通过精神力对事件参与者之一施加心理影响,受该心理力作用,事件参与者前后行为表现出一定差异。换言之,事件参与者之一受到心理力作用致使其行为发生转变。
例1:He deceived me into doing what I didn’t want to do.
例2:His long-cherished desire to know more about these matters, not only stopped him in his running way, but also lured him back again.
由以上说明及致使移动构式语义概念,可认定例1与例2均为该构式家族的一个具体实例。但其语义有别于致使移动构式家族典型成员,下文以例1为个案对其语义建构机制作进一步说明。
为探究例1的语义建构机制,例1可视为对一个特定事件的具体表达。基于典型事件模型的概念整合,该特定事件构成输入空间1,其存在一个外部视角观察场景内参与者的活动。该空间中,能量源由事件参与者he发出,经由deceived、me最终传至行为链尾into doing what I didn’t want to do。同时,外部观察者视角下,该行为链上各成分能量转换呈现自发性。输入空间2为该典型致使移动构式空间,由典型致使移动构式的句法语义特征组成,其间发生类似的能量传递。由于两输入空间在句法结构上具有相似性,且deceived一词蕴含的心理致使力与into doing what I didn’t want to do隐藏的行为变化,分别是输入空间2中物理致使力和路径-空间移动的隐喻拓展,因此两输入空间对应元素可产生跨空间映射,并将其抽象组织架构映射至类属空间形成概念整合的基础——施事作用于受事使其行为发生改变。
由此可知,两输入空间中的元素以此为基础,选择性投射至第四空间,即合成空间。合成空间中,被投射进来具有对应关系的元素经过融合,在该空间形成NP1(he) + V(deceived) + NP2(me) + PP(into doing what I didn’t want to do)这一非典型致使移动构式,其语义表达为施事(he)通过欺骗(deceived)这一心理力致使受事(me)行为发生变化。此外,合成空间同时结合该事件发生的背景、受事对该事件的态度等百科知识,对该空间进一步完善、扩展,最终体现出受事对施事的抱怨以及受事对所做过之事的后悔、懊恼等心理。上述分析过程可概括为图4。
图4 心理致使力基于典型事件模型的概念整合
对比例1,典型事件模型-概念整合路径下,例2中各语义成分所建构语义内涵为施事(his long-cherished desire)通过施加心理力(lured)致使受事(him)去而复返。受事行为上的变化不仅验证了受事强烈的好奇心,也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受事希冀厘清事实真相的心理。
例3*“*”表示:例句的语法正确,但不符合自然语言使用规则。:*Sam encouraged/ convinced/ instructed him into the room[14]166.
例3中,动词表征的致使力同属心理致使力,为何其不属于该构式家族成员呢?对比encourage、convince、instruct等动词,其对应的行为结果预设了与之相关的其他结果类型。换言之,其行为结果涉及转喻机制。这一语义内涵与汉语习语“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不谋而合。深入揣度该习语语义,不难发现该习语语义同样预设了所有认知主体的选择结果,只是“勇夫领赏”这一行为以部分代整体得到凸显,因此该类动词后紧邻的行为不具有自发性,而是同一认知域内的不同行为的一个方面而已,其“暗示受事需做出认知决定”[14]166。
(二)致使力为社会力的致使移动构式
人类自出生即与社会产生联系。作为社会成员,其行为会受到社会机构、法律、社会习俗、道德等或正面或负面的干预。换言之,社会整体对其生活成员施加了一种无形的作用力,使其行为尽量符合社会发展需要。认知上,社会力由空间域中物理力向社会认知域进行隐喻扩展而来。社会力规约下,人们的行为或状态会随之发生变化或得到一定调整。例4中sell一词即体现了社会力的影响,因为在19世纪前半叶,买卖奴隶在美国社会是受到法律允准和保护的。对比例4、例5中take一词则体现了法律这一社会力对人们生活的负面影响。
例4:But she awluz said she wouldn’ sell me down to Orleans.
例5:Here’s the law a-standing ready to take a man’s son away from him.
囿于篇幅,下文以例4为例,试析社会致使力作用下非典型致使移动构式语义的建构过程。例4中,奴隶主原本打算将事件另一参与者卖往奥尔良,但前者并没有如此行事,而是终止了该打算,致使事件另一参与者暂时不用被贩卖。参照致使移动构式语义概念,可知例4也可视为其构式家族实例之一。不同于该构式家族典型成员,例4因社会力充当致使力使自身获得了非典型致使移动构式语义,其语义建构过程如下:
首先,例4所表达的特定事件构成了输入空间1。外部视角观察者以该空间作为场景,并将注意力聚焦在该事件结果上。外部视角观察下的输入空间1中,事件发起者she发出能量,自发性地经由wouldn’ sell与me将能量传至行为链尾down to Orleans。输入空间2为典型致使移动构式空间,该空间的构式句法语义也遵循相同的能量传递模式。由于两输入空间在句法表现上具有高度相似性,且输入空间1中的wouldn’ sell、down to Orleans分别与输入空间2中的物理致使力、路径-位移构成隐喻关系,因此两输入空间产生跨空间映射。其共有的抽象组织框架施事作用于受事使其状态发生改变投射至类属空间成为概念整合的基础。类属空间作用下,两输入空间中的元素选择性投射至合成空间,其中具有对应关系的元素彼此融合,由此形成NP1(she) + V(wouldn’ sell) + NP2(me) + PP(down to Orleans)这一非典型致使移动构式实例,其语义可表述为施事(she)通过取消贩卖(wouldn’ sell)这一社会力致使受事(me)得以逃脱被卖往奥尔良这一厄运。接着,合成空间中的元素进一步整合该事件背景知识以及被贩卖者当下的心理状态等百科知识,经过完善扩展推导出被贩卖者得知该消息后的喜悦与庆幸之情(如图5)。
图5 社会致使力基于典型事件模型的概念整合
参照例4语义建构机制,例5中各语义成分经过典型事件模型-概念整合建构语义为施事(the law)通过带走(take)这一社会力致使受事(a man’s son)被迫离开父母,反映出受事(包括受事父母)的无奈与无助。
(三)致使力为自然力的致使移动构式
自然力指自然界中客观存在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作用力。狭义上,自然力主要源于阳光、风、潮汐等自然因素施加的作用力;广义上,自然力还可延伸至神灵等超自然现象发出的作用力。自然力作用下,受其影响的事物通常处于完全被动状态,其意愿性和自主性基本丧失,比如例6中来自于上帝(Providence)的自然力可对说话者命运起决定性作用,而说话者对此却无能无力,只能听之任之。而例7中来自微风(breeze)的自然力作用于窗帘致使其状态发生变化。
例6:Do you suppose Providence would have cast my lot in an island?
例7:A breeze blew through the room, blew curtains in at one end, and out the other like pale flags, twisting them up toward the frosted wedding cake of the ceiling.
以例6为个案进一步分析可知,cast表征的自然力致使说话者命运发生改变,同样符合致使移动构式语义框架,也可视为该构式家族成员。需要指出的是,该句致使力由自然力充当,其蕴含的致使移动语义概念有别于该构式家族典型成员,因此该句实为非典型致使移动构式实例之一,其语义建构过程可通过图6所示的意象图式进行概括。
图6 自然致使力基于典型事件模型的概念整合
图6中,说话者表述的特定事件即上帝对其命运安排形成输入空间1。同时,外部视角观察者着眼于该输入空间,并以此作为场景。该视角下,输入空间1中的事件由Providence组织,其携带的能量源经would have cast、my lot依次传至行为链尾的in an island,其间能量传递不以说话者意识为转移,呈自发性特征。输入空间2则由典型致使移动构式句法语义框架作为组成要素,二者行为链上的能量传递模式同输入空间1。两输入空间元素在句法结构上呈现相似性,且输入空间1中would have cast表征的自然致使力与in an island潜藏的说话人命运变化,分别是输入空间2中物理致使力和路径-位移的隐喻延伸。因此,两输入空间可产生跨空间映射,并将共有的抽象组织框架——施事作用于受事使其处所发生潜在改变——投射至类属空间,奠定概念整合的基础。接着,两输入空间元素基于类属空间的组织框架,选择性投射至合成空间。该空间中,具有对应关系的元素经过融合形成NP1(Providence) + V(would have cast) + NP2(my lot) + PP(in an island)这一非典型致使移动构式,其语义为施事(Providence)施加自然力(would have cast)致使受事命运(my lot)面临“洗牌”。结合说话者当时的语气、说话背景框架等百科知识,合成空间的内容进一步扩展完善,最终表明说话者预测到自己命运走向,即极有可能逃离现有处境,未来可能有一番作为。
结合典型事件模型-概念整合语义建构机制,例7中各语义成分建构语义为施事(a breeze)施加自然力(blew)致使受事(curtains)“舞动”起来。值得注意的是,该例中受事虽为无生命的客体,但好似被赋予了生命,体现出一种欢快之感。
(四)致使力为泛力的致使移动构式
不同于上述提及的三类非物理致使力,泛力致使力是指来源难以界定且无固定特征的作用力。泛力参与的致使移动事件没有明确致事对使事施加了哪种作用力,而只是说明是一般的行为[2]102。例8、例9中change、gave表征的致使力来源就无法得到准确描述,因此该类致使力可归入泛力致使力范畴。
例8:These measures have changed the desert into a beautiful pasture.
例9:That spring was a good one: the days grew longer and gave us more playing time.
下文以例8为例尝试剖析泛力致使力作用下非典型致使移动构式的语义建构过程。综观例8,该句中沙漠受到泛力致使力作用发生了状态变化,其语义与致使移动构式语义框架相符,可作为具体实例进入该构式家族。但该句整体语义稍稍偏离致使移动构式家族典型成员,主要体现在致使力性质与位移-路径变化两个方面,属于该构式家族非典型成员。其语义建构机制如图7所示。
图7 泛力致使力基于典型事件模型的概念整合
基于图7,例8表达的事件构成输入空间1,该事件空间外部视角以此作为场景,观察其中各成员活动。输入空间1中,事件由these measures引出并依次向have changed、the desert传递能量,最终传至行为链尾into a beautiful pasture,整个能量传递过程呈现自发性。输入空间2为典型致使移动构式空间,由该构式句法语义框架组成,二者内部均遵循与输入空间1相同的能量传递模式。鉴于两输入空间具有相似句法结构,且输入空间1中have changed表征的泛力致使力、into a beautiful pasture隐藏的状态变化可分别与输入空间2中物理致使力、路径-位移建立隐喻关系,因此两输入空间可产生跨空间映射,并将其共享抽象结构即施事作用于受事使其状态发生改变投射至类属空间形成概念整合基础。在类属空间规约下,两输入空间元素选择性投射至合成空间。该空间具有对应关系元素融合后形成NP1(these measures) + V(have changed) + NP2(the desert) + PP(into a beautiful pasture)这一非典型致使移动构式,其语义内涵为施事(these measures)施加泛力(have changed)致使受事(the desert)面貌发生改变(into a beautiful pasture)。通过考量该事件表述背景等百科知识,合成空间被进一步完善扩展,延伸出人们不仅对该事件赞赏有加,还对其表示惊讶。
较之例8,例9中各语义成分基于典型事件模型-概念整合建构语义可表述如下:施事(that spring)施加泛力(gave)致使受事(us)获得更多的玩乐时光。此情此景烘托下,受事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受事对那段时光的怀念也跃然纸上。
三、结 语
本文基于典型事件模型的概念整合,分析了多种非物理致使力作用下非典型致使移动构式实例的语义建构机制及其语用效果。研究发现,不同类型致使力以物理致使力作为原型范畴,通过隐喻拓展赋予相应致使移动表达非典型构式语义。非典型致使移动构式实例语用意义主要反映了致使事件参与者受事的情感表达。此外,致使力由动词表征,符合该构式要求的动词作用力强,其后受事无需做出认知决定,这即是说该类动词参与的事件行为链上能量传递呈现自发性,且其后行为结果不涉及转喻机制。致使移动构式家族非典型成员的研究,一方面加深了对该构式家族的总体认知,另一方面也验证了本文构建的基于典型事件模型概念整合网络对语法现象的解释力。但是,拘囿文中采取使用例证的定性研究,且例证多为文学作品等书面语语料,今后研究可尝试借助权威语料库如BNC、COCA等提取更为鲜活的口语类非典型致使移动构式实例,以进一步验证不同类型致使力作用下该类构式的语义建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各类致使力作用下该构式的语用功能,或比较不同类型语料制约下该类构式语用功能的异同。
[1] 贺梦依,杨坤.英语使动构式的构式化及其后果[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3):20-24.
[2] 骆蓉.认知构式语法视阈下的致使移动句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5.
[3] 张跃伟.非规约性使动构式意义建构的认知阐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9):14-20.
[4] FAUCONNIER G, TURNER M. Blending as a central process of grammar [C]// GOLDBERG A E. (ed.). Conceptual Structure, Discourse and Language. Stanford: CSLI Publications,1996:113-129.
[5] MANDEBLIT N. The grammatical marking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n: from syntax to morphology[J]. Cognitive Linguistics,2001,11(3/4):197-251.
[6] LANGACKER R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II:Descriptive Application [M].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7] TURNER M. The Origin of Ideas: Blending, Creativity, and the Human Spark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4.
[8] FAUCONNIER G, TURNER M. 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 [J]. Cognitive Sciences,1998,22(2):133-187.
[9] 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10] UNGERER F, SCHMID H J.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 2nd ed. UK: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6.
[11] LANGACKER R W. 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 [M].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2000.
[12] 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13] 秦裕祥.致使概念和英语致使句的生成与扩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4):12-21.
[14] GOLDBERG A E. 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责任编辑: 任中峰)
A Cognitive-Pragmatic Analysis of Non-conventionalized Caused-motion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anonical Event Model and Conceptual Integration
HUYa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China)
This paper, with a reference to canonical event model and conceptual integration, has constructed a network model by integrating them together. The network model has intimated the internal relation of elements in inputs for conceptual integration, while providing conceptual integration an external perspective. This further strengthens 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n. Based on the network model constructed, the paper has made an in-depth analysis on non-conventionalized caused-motion construction imposed by different driving force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emantic meaning of non-conventionalized caused-motion construction derives mainly from the metaphorical extension of cognitive prototype - physical driving force; the verb accessing to non-conventionalized caused-motion construction has an overwhelming force impact, whose effect has obliterated the cognitive decision of the patient. Hence its accompanying behaviors do not imply metonymic mechanism; the pragmatic meaning of the instances primarily delivers the patients’ expression in emotional dimension.
non-conventionalized caused-motion construction; conceptual integration; canonical event model; cognitive pragmatics
10.3969/j.issn.1673-3851.2017.04.009
2016-12-12 网络出版日期:2017-03-28
胡 杨(1990-),男,湖北汉川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方面的研究。
H313
A
1673- 3851 (2017) 02- 0145-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