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您不能忽视的肝脏疾病

2017-08-16李莹编辑青鸟

科学生活 2017年6期
关键词:免疫性酒精性脂肪肝

文/李莹 编辑/青鸟

那些您不能忽视的肝脏疾病

文/李莹 编辑/青鸟

李莹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师从上海市名中医王育群教授、陈建杰教授和上海市中医药领军人才张玮教授,2015年入选上海市中医药领军人才建设项目学术共同体成员培养计划。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诊疗各种急慢性肝脏疾病,并对亚健康人群的中医药调理具有较高造诣。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编论著6部,主持完成局级课题2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上海市局级课题2项。

专家门诊时间:

龙华医院总院:

周二全天,周六上午(隔周)

龙华医院浦东分院:

周五上午(隔周)

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

肝脏作为人体内最大的代谢器官,被誉为机体各种能量代谢和化学反应的“综合型化工厂”,时时刻刻进行着代谢、免疫和解毒等多项工作,进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因此,肝脏功能的正常运作与人体的健康密不可分,肝脏也是我们人体的重要健康卫士!

不可忽视的肝脏疾病

一般来说,肝脏疾病通常可分为病毒性肝病和非病毒性肝病,病毒性肝病主要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和庚型肝炎;非病毒性肝病则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原发性肝癌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等为主。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虽稳中有降,但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仍有约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患者约2000万例。与慢性HBV感染相关的肝细胞癌病例大约占所有肝癌患者的50%,虽然发现大多数(70%~80%)HBV感染引起肝细胞癌的患者有肝硬化,但也可以在HBV感染不伴有肝硬化的情况下引起肝细胞癌,所以说慢乙肝及终末期肝病一直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近年来,随着自身抗体检测项目的普及,临床医生警觉性的提高,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患者数量大幅增加,尽管目前缺乏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资料,但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确实是危害大众身体健康的一大类疾病。而常见的脂肪肝在我国部分城市人口中的发病率更是高达20%,已经超过病毒性肝炎成为第一大肝病病因,其发病率高、后果严重,是一种严重危害大众健康的疾病,所以肝脏的健康也更加得到广泛重视!

需要关注的几类肝脏疾病

1.慢性乙型肝炎

病例链接:王先生,56岁,有乙肝病史,平素无明显症状,两周前突然出现乏力、纳差、肝区胀痛,故来就诊,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轻度异常,B超提示肝硬化。那么,这位患者怎么会出现肝硬化呢?

我们临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患者,虽然知道自己携带乙肝病毒,但由于平时没有特殊的症状,能吃能动,就不加以重视了;多年以后,当感到腹胀明显、乏力、恶心等不适时才到医院就诊,有时候就会出现链接病例中的情况了,部分患者甚至出现了肝硬化腹水、上消化道出血或肝细胞癌等,特别令人惋惜。所以,我们经常建议那些有乙肝家族史、输血史、使用过血制品、有纹身、非正规口腔医院拔牙或有过不洁性行为的人群,务必定期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血清病毒标志物、甲胎蛋白和腹部B超等,因为慢性乙肝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地防止疾病的进展,减少肝硬化及肝硬化并发症,更有助于降低乙肝相关性肝癌的发生率。

2.脂肪肝

病例链接:徐先生,34岁,公司职员,经常加班熬夜,饮食不规律,晚上喜欢吃夜宵,有轻度脂肪肝病史3年,但无明显不适症状,也未定期检查。一周前公司体检,腹部B超示重度脂肪肝,肝功能异常,血脂异常,血糖、尿酸均偏高。看到体检报告他吓了一跳,赶快到肝科门诊就诊。小徐的脂肪肝为什么会加重,又该如何防治呢?

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和糖尿病一样成为发达地区和富裕阶层的常见病。一般认为脂肪肝的发病常与现代人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特别值得重视的是,肥胖已经是导致儿童和成人肝功能酶学异常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饮食中如果脂肪、胆固醇或糖类摄入过多,机体就会因营养过剩而使体内脂肪堆积,达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肝脏内的脂肪堆积。轻度脂肪肝可以无明显临床症状,多数中度至重度脂肪肝才会出现症状,这些症状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于肝脏受损而引起消化系统症状,包括口苦、食欲下降、恶心、大便稀薄或便秘等;二就是肝脏病变引起的局部和全身症状,如肝区不适、乏力、头晕、耳鸣等。针对病因,世界卫生组织提倡脂肪肝患者饮食上三餐要粗细搭配,营养平衡,注意限制脂肪摄入量,不吃动物内脏,少吃动物油,经常进食鱼、虾等海产品;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粗粮,如燕麦、玉米等食物。另外,绞股蓝、荷叶、枸杞子等均有助于促进脂肪代谢,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必要情况下,可以在中医大夫的指导下适当运用。同时,健康的生活方式仍然是防治脂肪肝的最重要手段,我们推荐脂肪肝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合理安排自己的运动方式和运动时间,或者配合适当的药物干预,大数脂肪肝患者是可以达到减轻病情甚至治愈目的的。

3.药物性肝损害

病例链接:赵先生,76岁,既往有脑梗塞、冠心病等病史,平时多有头晕、乏力、胸闷、腰酸等症状,两周前听邻居推荐开始服用某保健品调理身体,3天前出现小便明显黄染,故来就诊,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谷丙转氨酶1070IU/L,总胆红素96umol/L,存在明显急性肝功能损伤,立即住院治疗,并停用可疑肝损伤保健品,三周后病情好转出院。

我们身边很多人正在服用各种各样的保健品、“营养品”,他们中的大都数人并不是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而是受到各种广告或推销人员的鼓动才开始长期使用的,殊不知许多的急性肝损伤正是因为长期大量摄入成分不明的保健品、营养药、偏方或减肥药等导致的。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药物性肝损伤已经上升为全球死亡原因的第五位。事实上,正常人只要保持日常饮食,体内的各种营养素并不会严重缺乏。然而服用的多种保健品未必能被有效吸收,但它们都需要经过肝脏代谢分解排出体外,这大大增加了肝脏的工作量。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一定要到医院明确诊断,遵照医嘱服药,千万别道听途说,乱吃“保健品”“营养药”或者偏方,特别是部分所谓的“保健品”还可能添加一些其他药物成分,盲目地长期服用对肝脏的伤害可能更大。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这话说得有一定道理,任何药物都是双刃剑,切忌多种、大量、长期服用成分不明的物质。同时,对于慢性病确需长期用药者,应严格遵医嘱服用,并定期复查肝功能、肝脏B超等,保证用药安全。

4.酒精性肝损害

病例链接:孙先生,男,54岁,既往饮酒史30余年,每天至少半斤白酒,三天前出现腹胀、纳差至门诊就诊,查腹部B超提示肝硬化、腹水。这是为什么?

酒精中的乙醇能使肝细胞反复发生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一次大量饮酒,就会杀伤大量的肝细胞,引起转氨酶急剧升高;如果长期饮酒,部分人群将会出现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甚至酒精性肝硬化和肝细胞癌。酒精性肝炎患者,多有全身不适、恶心呕吐、肝脏肿大甚至压痛等症状;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多在40~50岁左右出现,80%的患者有5~10年大量饮酒史,临床表现与一般肝硬化相似。另外,酒精不仅能使健康人喝出肝脏疾病,还会加速病毒性肝炎等肝脏疾病转化为肝硬化的进程,因此各种肝脏疾病患者均应尽早戒酒。

5.自身免疫性肝病

病例链接:郭女士,45岁,既往无肝病史,近两年时有皮肤瘙痒,口干,两周前体检查出肝功能异常,至肝病专科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需要长期服药。那么这又是什么肝病呢?

近年来发现亚洲人中自身免疫性肝病发病率有明显增加。该类疾病以女性为多见,大部分患者会逐渐出现肝病的相关症状和体征,包括如皮肤瘙痒、关节疼痛、口干、食欲不振、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和闭经等。所以,如果反复发现肝功能异常,又不能用肝炎病毒感染、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来解释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肝病专科进行诊治,完善血清生化、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腹部CT或MRI(平扫+增强)等检查,尽早明确病因,不可单纯服用降酶药,否则可能耽误病情,导致疾病进一步进展。

猜你喜欢

免疫性酒精性脂肪肝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从扶正祛邪法探讨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防治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如何快速消除脂肪肝
Atg5和Atg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