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龄前儿童服装选购的安全视角

2017-08-16冯宪编辑芬子

科学生活 2017年6期
关键词:小童款式年龄段

文/冯宪 编辑/芬子

学龄前儿童服装选购的安全视角

文/冯宪 编辑/芬子

冯宪

高级工程师,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原上海市服装研究所总工程师。

所谓学龄前儿童特指7岁以下的小孩,其中又可分为婴幼儿和小童两类。按照国际惯例,出生36个月及以下年龄段的小孩便属于婴幼儿,而36个月以上至7岁以下年龄段的小孩则被定义为小童。学龄前儿童是人群中的特殊部分,由于年纪幼小,他们肌肤和身体部位都很稚嫩,心理上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或自我应激能力差,在日常生活中属于被重点关照和保护的对象。由于服装属于与人体接触密切的日常用品,因此在学龄前儿童服装的选购和使用上也应该谨慎对待,要对安全性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以确保穿着安全与健康。

一、款式结构上的安全视角

款式结构上的安全视角主要是关注服装外形设计上存在的隐患。一般包括以下这些方面:注意避免选购在连衣帽和领口部位带有绳带类的服装产品,防止小孩穿着时因绳带缠绕颈部造成窒息。另外还要注意服装腰部、底边及袖口边配置的绳带露出部位不可太长,并且不能固定于服装上,不能带有端头,如套索钉、打结或装有其他配件等,要能够方便抽动,防止穿着时被其他固定物,如房门、车门等钩带,造成跌倒或拖曳等人身意外伤害事故。

给36个月及以下年龄段的婴幼儿选购在室内穿的连脚鞋套式服装(宝宝装)时,应该考虑该服装脚底部位的防滑性能,要保证其面料表面具有足够的摩擦强度;而给36个月以上至7岁以下年龄段的小孩,即已会走路的孩子选购服装时,应避免选购那些有连脚鞋套的服装款式。

选购36个月及以下年龄段的婴幼儿睡衣套时,应该避免带有风帽的款式,因为这类款式可能会包覆孩子头部阻碍他的视线或听觉,降低孩子感官对于外界的灵敏度,甚至可能妨碍正常呼吸。

选购那些在腰部、袖口、上衣或裤子底边采取松紧结构的学龄前儿童服装时,要注意这些部位不可太紧太硬,否则在穿着时会造成小孩身体相关部位血液流动减缓、皮肤勒伤等情况发生。选购男小童长裤时,要规避门里襟部位装配拉链的款式,防止使用不当伤害小孩的下体部位。

二、物理性能的安全视角

物理性能的安全视角主要是关注服装部件使用及装配牢度产生的隐患。主要有以下这些方面:在给36个月及以下婴幼儿选购装配有蝴蝶结或缎带的服装时,要注意其装配部位不能靠近领口靠近嘴巴的区域,防止小孩在穿着时啃咬。蝴蝶结和或缎带的尾部不能过长,末端必须防止被拆开,要有充分的安全性能保障。

给36个月及以下年龄段的婴幼儿选购服装时,应规避钉有钮扣的类型,防止钮扣脱落被小孩误食而发生危险。此外,对于带有装饰坠物的拉链类型也应尽量规避。选购针织类面料儿童服装时,应避免装配金属或塑料四合扣(亦称拷钮)的类型,因为针织服装的面料质地一般都比较疏松,穿着后经过拉拽后容易脱落,婴幼儿若将脱落的拷钮放进嘴里吞入腹中,会有生命危险。

选购36个月以上至7岁以下年龄段的小童服装时,首先要仔细检查钮扣、挂件和其他装饰物装钉是否牢固,防止因这些物品装钉不牢,穿着时被不懂事的小孩扯下放入口中吞咽,阻塞气管,造成窒息的危险发生。同时,还应注意钮扣、拉链、商标、花边及其他硬性装饰物件是否存在锐利尖端和边缘,防止穿着使用时发生刺破、划伤皮肤等现象。

选购冬季棉、呢类童装时,要仔细捏摸领圈、袖窿、袖口等密切与人体接触的部位,查看有无折断的缝针藏在其中,防止穿着后断针戳入儿童身体内,造成危险。

三、化学性能的安全视角

化学性能的安全视角主要是关注服装面料加工工艺所产生的隐患。依据现行国家强制性标准GB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主要有以下这些方面。

一是可分解的致癌芳香胺染料。目前国际上明确的有25种,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一律禁用,在服装产品上不得检出或必须低于≤20 mg/kg安全值。

二是pH,与染整工艺有关。pH是鉴定服装面料酸碱度的一项指标,因为人体的皮肤呈弱酸性,如果纺织品服装的pH与人体的皮肤相差太大,会对皮肤产生不良刺激。因此,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36个月及以下年龄段的婴幼儿服装产品的pH应控制在4.0~7.5范围内,而36个月以上至7岁以下年龄段小童服装产品pH应控制在4.0~8.5范围内,超出范围均可判定为不合格。

三是甲醛含量,与染色及防缩防皱处理有关。甲醛含量是关系产品是否对人体造成危害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会引起呼吸道疾病发生,并会给眼睛造成不良刺激。因此,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36个月及以下年龄段的婴幼儿服装产品甲醛含量应当≤20mg/kg,36个月以上至7岁以下年龄段小童服装产品甲醛含量应当≤75mg/kg,未达到要求,产品便可判定为不合格。

四是色牢度,与染色印花工艺有关。色牢度主要是鉴定染料附着在纤维、织物之上的牢度,尤其是织物经水湿水洗、光照、摩擦、汗渍和唾液浸润后色泽所发生的变化,分为变色和沾色两种形态。衣物在穿着过程中,若染料脱落,转移到皮肤上会伤害人体或污染浅色衣服,影响消费者健康和美观,尤其是婴幼儿产品,因为婴幼儿经常会无意识地将衣服等物品咬在嘴里,导致孩子将染色残留物吸吮到嘴里而受到伤害。色牢度问题尤其以深色面料产品居多。根据现行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学龄前儿童服装的色牢度种类包括耐水、耐酸碱汗渍、耐干湿摩擦、耐唾液等,并且按婴幼儿、小童和大童(7岁以上至14岁年龄段)用品类别,分别确定了不同的合格判定值。

另外标准规定的化学性能还有重金属物质残留、邻苯二甲酸酯等项目,限于篇幅不再展开。当然,上述有关化学性能安全与否属于产品的内在指标,消费者要直观了解比较困难,唯一的办法是可以通过阅看服装标签加以确认。按照现行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经检验合格的36个月及以下年龄段的婴幼儿服装产品必须标明“婴幼儿用品”字样,且同时应当标明“GB31701A类”字样;而36个月以上至7岁以下年龄段小童服装产品则应当标明“GB31701 B类”字样。

总之,消费者从款式结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这三方面安全视角出发,学龄前儿童服装选购的安全可靠性便可明显得到保证。

猜你喜欢

小童款式年龄段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局部加热服的款式设计及其舒适性评价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歌颂伟大的新时代
Dream Bag
顽皮小童
最火的单品款式
不放刺
从认知角度看不同年龄段儿童音乐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