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诺贝尔奖史话之一次需要反思的诺贝尔奖

2017-08-16朱长超编辑暖阳

科学生活 2017年6期
关键词:卡逊诺贝尔奖杀虫

文/朱长超 编辑/暖阳

诺贝尔奖史话之一次需要反思的诺贝尔奖

文/朱长超 编辑/暖阳

朱长超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思维科学学会筹委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一般来说,诺贝尔奖的确定、颁发有严格的审核程序,必须有权威科学家的推荐、有独立科学组织的审核、有诺贝尔奖评定机构严格的投票。一百多年来的奖项,证明绝大多数奖项颁给了有重要科学意义的、具有科学前沿性质的发现、创造和发明,客观上极大地推动了科学的健康发展。

然而,诺贝尔奖作为一种科学社会现象,又深深受着时代的、科学的、历史发展水平的限制。举例来说,发现和研究放射现象中,选中放射性现象研究的是居里夫人,这反映了一种可贵的科学洞察力;研究放射性现象的主角是居里夫人,皮埃尔·居里只是因为夫人在他的实验室里进行研究,他帮助夫人工作的过程中也发生了兴趣,转而与夫人共同进行研究。但是,评奖过程中,居里夫人根本没有被考虑为获奖者。评奖推荐信只推荐居里和最早发现放射现象的贝克勒尔得奖。幸好有个知道内情的科学家向居里透露了评奖的内情,居里才有机会向瑞典科学院写信,说明研究的过程和居里夫人的贡献。而瑞典科学院的评委又比较认真和谦虚,瑞典科学院才考虑居里夫人作为候选者。尽管如此,由于当时社会忽视女性科学家的社会氛围,在获奖演说时,只请贝克勒尔和居里演讲,没有请居里夫人演讲。而事实上,对于放射现象的最核心的研究,居里夫人才是主要角色。

而另一次评奖是因为发现DDT的杀虫功能而获奖。在发现之初,由于它具有明显的、广泛的、强大的杀虫功能,发现DDT杀虫功能的科学家缪勒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是,获奖以来,大半个世纪过去了,科学进展发现,DDT造成了广泛而长久的污染,造成严重的生态影响和人类的健康问题。显然,某项科学发现的长期效应的显现需要时间,而科学的认识受着人的认知能力的限制。这次评奖事件值得引起人们的深思,科学发现是一种复杂的现象,科学效应是一种复杂的、长期的效应。人的认识受着历史的、科学发展水平的局限。只有认识到评定诺贝尔奖的复杂性,才能更合理、更辩证地认识诺贝尔奖。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次评奖事件和引起的历史后果,让我们从中引起深思,获得教益。

DDT杀虫功能的发现

自从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以来,虫害就一直成为农业生产的大敌。昆虫繁殖力极强,在合适的条件下,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可以变得铺天盖地。中国古代有许多蝗虫灾害的记载,它突然爆发的时候,会像乌云一样,降落到哪里,哪里的一切庄稼都会在短期内被消灭得干干净净,造成严重的减产甚至绝收。

近代传染医学兴起以后,发现许多种可怕的疾病与昆虫也有密切关系。疟疾是由蚊子传播的,可怕的热带传染病黄热病也与蚊子有密切关系;令人谈之色变的鼠疫流行时,曾经夺去了欧洲2000万人的生命。

瑞士科学家缪勒的家乡在瑞士阿勒河畔的奥尔滕。那里的作物经常被害虫吃得七零八落。缪勒后来进入巴塞尔大学攻读化学,获得了博士学位。36岁那年,乡下的妹妹来信说,家乡又爆发虫灾了。缪勒听到这个消息,决心寻找高效杀虫剂。

他对多种化学试剂进行杀虫试验,看看有什么试剂能消灭害虫,什么试剂的杀虫效果最好。试来试去,缪勒终于发现,有一种名叫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DT)的化学物质,有很好的杀虫效果。跳蚤、蚊子、棉蛉虫等等,一遇到它,都会死去。接触它会死,吸食它会死,呼吸它污染的空气也会死。很少有昆虫能躲过它。它的杀虫威力真正强大无比。

这种物质并不是缪勒首先合成的,是由化学家齐德勒在1874年合成的,但齐德勒一直不知道它有什么作用。是缪勒首先找到了它的实际应用,缪勒经过2年多的试验,终于发现了它的杀虫功能。但是,这种物质对人体、对生态、对环境有些什么破坏作用,缪勒连想都没有想过。

DDT很快成了首选的害虫剂。DDT的应用使农业增加了产量;还应用于防止传播疾病,使人类减少和控制了某些传染性疾病。一度,人们认为危害人类的农业害虫和传染疾病的害虫将会灭绝。1944年,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缪勒。

发现DDT的杀虫功能而获奖,这件事具有强大的广告效应。DDT很快成了全世界第一个热门杀虫剂。全世界的人都开始大量地使用DDT,DDT也成为许多企业生产的热销产品,其数量相当惊人。

一度,人们以为,DDT帮助人类解决了各种农业的害虫问题,也解决了传播传染病的昆虫问题,它将帮助农业丰收,它将帮助医学征服传染病。总之,它将给人类带来了福音。人们没有想到事物的另一面,那时的科学,还太过幼稚,人们对科学的认识,还有一定的天真。

当时,这种物质会对生物和人类产生什么影响,人们根本没有这种意识;它广泛应用后,会在自然界怎么变化和降解,也没有人进行研究。当时的科学界,没有会想到它除了杀虫功能外,还会对人类和生物造成严重的影响;也根本没有想到它具有超稳定性,能在自然界长期存在。

意想不到的危害

出乎缪勒的意外,也出乎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的意外,DDT有着可怕的另一面,它对自然和人类,有着极大的损害作用。如果滥用,它就成为自然的大敌,人类的大敌。

1976年,美国洛杉矶动物园的小河马因为饮用了农药厂排放的含有DDT废液的河水而全部死亡。人们又发现,美国的珍稀动物秃鹰渐渐地走向了灭绝的边缘。研究后发现,因为秃鹰的体内含有了DDT而生下了软壳的蛋,这种蛋根本不能孵化出小鹰。美国科学家还发现,美国波普卡湖区原来野鸟成群,但是后来鸟群渐渐变少,鸟蛋的孵化率原来达70%,后来变成了20%,许多鸟到了灭绝的边缘。而造成这种严重后果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一度被人们崇拜的、以为是农业和医学救星的DDT。想不到,获得过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肯定的化学杀虫剂DDT,竟然是生物界的强大杀手。

人们还发现,DDT还是诱发病虫害爆发的催化剂。使用DDT后,病虫害会更迅速地大爆发。原来,DDT杀死了害虫,但它同时也杀死了害虫的天敌。天敌的杀灭,等于为害虫的疯狂生长创造了条件。DDT是强大的杀虫剂,也是害虫的选种机。害虫经过一代一代的优胜劣汰,抵抗杀虫剂的能力越来越强。同时,由于缺乏天敌的制约,残留的病虫会迅速地繁殖,害虫迅速爆发。例如,在草原上使用DDT杀灭蝗虫,但是,它使蛙类、鸟类大批死去。结果,蝗虫再度袭来时,会以不可阻挡之势疯狂繁殖,泛滥成灾。

DDT对人类也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DDT使男性女性化。动物试验表明,雄鼠因为DDT而长出了乳头,鳄鱼因为DDT而阴茎短小。与70多年前未使用DDT时的情况相比,世界上老虎的精子减少了一半,鳄鱼的精子减少了一半,人类的精子减少了一大半。原来人类一次射精有2亿个精子,现在只有几千万个精子。怪不得现在世界上男子汉越来越少,英雄气越来越短。因为DDT是雌性激素的前体,它会在体内转化成雌性激素,拮抗雄性激素的机能。

由于DDT的大量使用和稳定的结构,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存在着DDT的踪迹;地球上的每一种生物,体内都积累了多少不等的DDT。同时,DDT应降解困难,它必将长期存在。现在,在母亲的乳汁里,在婴儿的脑子里,在南极冰山的积雪中,珠峰山坡的雪莲中,南极企鹅的蛋中,北极鲸鱼和海豹的乳汁中,都发现了它的存在。由于它的超稳定性,它将长期存在,继续影响着自然,影响着人类的健康。

生态学家卡逊的觉醒

对DDT神话最早觉醒的是美国生态学家卡逊。然而,她遇到了强大的阻力。如果说,DDT由于获奖而危害世界的一个原因是出于人类认识的局限,那么,在卡逊认识到DDT的危害后,DDT得以继续横行,则是因为社会利益集团对利益的维护。

卡逊最早发现了DDT的危害。为此,她向美国和世界大声地呼吁。她写了一本名叫《寂静的春天》的书,书中用大量数据表明,如果不禁止DDT,人们将听不到虫鸣,听不到鸟啼,听不到青蛙的歌唱。未来的春天,将是没有生气的寂静的春天。

卡逊的呼吁引起了强大的阻力。一个阻力来自人们认知的局限。非专业的人很难明白DDT的化学结构和生态效应;人群中的大多数只会听权威的,听政府的,听权力的,听宣传机构的,听时髦舆论的。卡逊并不是著名科学家,人们是相信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的,还是听卡逊的?是相信大财团的宣传,还是相信卡逊的小册子里的数据?在真理未明的情况下,人们不会听卡逊的。

阻力的另一个来源在于利益的得失。首先是经济的利益。DDT已经成为强大的产业,与DDT有关的原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以及各种各样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技术人员、官员等组成了强大的利益链集团。卡逊对DDT危害的揭露,等于毁了他们的滚滚财源,因此,他们死死地坚守着DDT的防线,对卡逊进行了猛烈的攻击。

除了经济的利益,还有名声等方面的利益。诺贝尔奖评委评了奖,一些著名科学家为DDT说过不少颂扬的话。如今,DDT成了危害生态的反面角色,这多少会影响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的声誉,也会影响某些当年作过推荐的科学家的形象。出于种种心理的因素,不少与之有关的人也希望不要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在人类历史上,先知者、先觉者、先行者通常容易遭遇强大的阻力和压力。鲁迅说过,第一个站起来的猴子,很可能被它的同伴整死,群猴们看到它站立起来了,会齐声对他说,站是标新立异,是败坏猴风,不许你站。卡逊受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因为DDT的身上,凝结着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的声誉,凝结着DDT农药生产商的巨大的利润,凝结着科学的一份荣耀。如果它被证明危害了人类,虽然这种失误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它毕竟是科学家的一种失误,是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的一种疏忽。有些人为了维护科学的荣誉和作为科学家的荣誉,也不愿意听到对DDT的颠覆性评价。这种种力量,构成了保护DDT、反对卡逊的同盟军。

卡逊面对着强大的压力,不放弃,不后退。在事实面前,人们渐渐相信她作出的科学结论。后来,美国总统肯尼迪也站在了她这一边。最后,美国停止了DDT的生产和使用。又过了二十多年后,DDT生产大国中国也停止生产和使用DDT。

历史的反思

DDT确实有杀虫功能,但是,也确实有严重恶化生态和危害健康的后果。它因为被发现有杀虫功能而评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又因其危害生态和健康而被禁止生产。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DDT现象。如何认识这种DDT现象呢?

第一,从主观上看,科学家认识世界的能力,再推而广之,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是不断发展的。这种能力,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是有限的,不是无所不能的。科学认知世界的广度和深度都不断地发展,但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又是有着认知的局限。即使是科学家,也不能认识事物的全部性质和预见到事物未来的一切变化。

第二,从客观上看,事物的客观效应的变化是一个过程,事物本质的表露也是一个过程。事物本质的表露过程中,其表象常常掩盖着本质,真相常常被表象和假象遮盖着、伪装着。DDT的危害很大,但是,它不是直观的,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才会逐渐暴露。

第三,即使是公正的科学评论家,内心想要保持客观和公正,也受着个人认知、情感、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干扰,作出错误的评判和错误的选择是完全可能的,这是由认识论等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培根曾认为人的认识受到“剧场本相”“洞穴本相”等几种因素的局限。发现DDT作用的缪勒被评得奖,科学认识的局限是一个重要因素,与“科学”相关利益的趋利避害也是一个因素;在卡逊发表她的著作《寂静的春天》后,有些科学家未跟上科学发展的潮流,未能及时认识新的科学现象,对卡逊的发现采取了批评和压制,以上几种科学认识的干扰因素仍然是起着重要作用的因素。

第四,就科学本身而言,也要防止完美主义的倾向。科学本身,有光彩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另一面。科学的社会效应具有两重性。一方面,科学深化和扩大了人类的认识,科学也具有完善和修正不正确或片面认识的功能,科学越来越成为改造世界、造福人类的强大的力量。另一方面,科学本身有可能存在着负面效应,或者有可能导致负面结果。人类对于原子的探索,加深了对微观层次的认识,也获得了将核能造福人类的技术能力。但是,原子研究导致了原子武器的泛滥,使地球面临着深刻的危机;核电站固然使人们获得了廉价的电能,但是,它产生的核废料的半衰期十分漫长,将近20万年,核废料完全有可能成为损害人类自身安全的沉重负担。福岛事件、切尔诺贝利事件和三里岛事件等核事故,都是核危险逼近的警钟。分子生物学家的研究提高了人类创造新生物品质的能力,也使人类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风险。超级细菌的风险、基因武器的风险,都是有可能发生的。因此,如何构建一条健康的、安全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值得人们细细地反思。

DDT杀虫功能的发现者的获奖和DDT终于被禁止生产的历史表明,时间才是检验真理最有权威的因素。卡逊经过大量的观测研究,终于揭露了DDT的问题,把DDT身上的种种光环剥落了下来。历史有时候比伟大的奖项更伟大。历史就如一个威严的法官,它要对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严格地反复地检验。时间,只有时间,才是最有权威的批评家。

猜你喜欢

卡逊诺贝尔奖杀虫
诺贝尔奖知多少
教授的“当真”
以“肥”杀虫 药肥两用 一举多得
从《寂静的春天》中看卡逊“万物平等”的生态思想
蕾切尔·卡逊
蕾切尔·卡逊
冬青油对蠕形螨体外杀虫的作用研究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
家用卫生杀虫产品质量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