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进行中考数学复习

2017-08-15佟明义

新课程·中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数学复习教学方法

佟明义

摘 要:初中数学学科的精英老师无论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还是复习备考经验,都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结合个人感受,浅谈中考数学复习的做法,希望与各位同仁共勉。

关键词:数学复习;教学方法;复习节奏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中考数学备考分为三个阶段,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过关复习阶段、专题复习阶段和模拟考试阶段。我今天主要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课前精心设计、精选习题,课堂把握节奏、化整为零、课中稳扎稳打、逐步推进,课后再精选习题,强化巩固。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精心备一节课要比上好一节课辛苦很多,精心备课之后,上课特别轻松,学生的状态也特别好,课堂的效率特别高,离开了课堂,提高教学成绩不可能实现。如果老师不重视课堂效率,课后拼命留作业,留作业时也没有精心选题,造成孩子做得很累,老师讲得更累,久而久之,学生厌学,试想一下,我们在这之前,把问题认真看了做了,就会出现刚才我说的情况。这就是我理解的课前应精心设计,精选习题。节奏是这样解释的:是人体对事物掌握的精准度,是人捕捉到、感受到、表现出的韵味、趣味、情趣的直觉。说白了就是一种感觉,是你在整个工作状态中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你自己身心愉悦,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备课节奏、上课节奏、选题节奏,还有让你的学生如何听你上课的节奏,爱做你数学题的节奏,我想说的是这种复习的节奏一定要纳入到学校的整体复习计划中,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首先我们的心中要有一把尺子,这把尺子不仅要度量自己,更要度量我们的学生,我们要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检验的最好方法就是做中考数学题,一做便知。我们更要了解学生,了解学情,到底哪儿是他们的强项,哪儿是他们的弱项。中考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以题带知识点,事半而功倍,从而形成知识架构。我们还要根据学生暴露出的问题采取应对措施,采用什么方法解决,取决于问题是共性的还是个别的。教师在处理完之后,学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要做到心中有数。

习题一定要精心选取、化整为零,我们的每一天都很忙,有各种事情要做,但不能忘记本职工作。我们有多少人从头到尾认真研读过课程标准?有多少人在考试说明下来之后认真反思过?我去年有幸参加了一次中考命题,这次经历是我人生的重大财富,让我的业务水平又有了一次重大提升。通过这次历练,我发现,我们现在的一节成功的课堂,让大家比较认同的一节好课,在课上采取好的措施,好的想法,其实课程标准都提到了。一套好的试卷,尤其是拔高题,检验它的好与坏,这个题能不能考,考到什么程度,审题、命题者都会看考试说明,命题人认真看,审题人琢磨看,我们讲题的人却不怎么看,我们的学生也可能考出好成绩,但数量不会太多,即使考得好的也不一定是咱教的。我们都知道一节课学生的有效注意时间只有20~25分钟,所以要提高课堂效率,就要让学生始终处于精神亢奋状态。我的做法是把复习课堂划分成若干小部分,刚开始上课有5分钟检测上节课复习重点知识,可以提问,可以小考;接下来的20分钟是这节复习时间,把一节课要讲或要复习的内容,不啰嗦、不拖泥带水地以问题串或习题串的形式处理完,剩余15分钟是当堂检测的时间。在备课时,可以把课划分为几分钟一小段,这几分钟干什么,下面几分钟干什么,都设计得很精细,并且要求自己在上课过程中尽量不要超时,如果遇到学生确实存在问题也要灵活处理,毕竟我们的目的是学生学会,中考拿分,不是为了完成任务,一切以学生真会为主。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时我们讲了很多遍的题,学生还是不会做,教师困惑,学生苦恼,为什么?数学家笛卡尔说过,我所解决的每一个问题,都将成为一个范例,用于解决其他问题。例如,今天我就想做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题,我可以把几套题的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题都拿出来,先做一套题,收上来马上批改,再发下一套题的先做着,把收上来的卷批完,马上发下去,讲解,讲完学生再做下一套题的,做完也马上讲,这样就达到了练两遍的目的,最后再出一两道题考一下,收上來进行批改,发现问题再及时纠错。其他题也这样做,学生打两个反复就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了。如果还是有问题,只能安排专题课了。这样做看起来很辛苦,但效果不错。

把握节奏、认真研究、精心准备、化整为零、逐步推进是中考获胜的前提,认真执行是关键,如此我们就会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备考工作。

参考文献:

[1]陆中彪.新形势下数学中考总复习新策略[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11(4).

[2]肖学军.提高中考数学总复习效率之策略[J].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2009(1).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数学复习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运用思维导图来提升复习效率的初步尝试
搭建学习支架,引领举一反三
新课程下小学毕业班数学复习课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