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针对学情有效备课

2017-08-15王丽平

新课程·中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学情数学教学

王丽平

摘 要:根据初一学生情况,在备课时从备目标、备教材、备学生三方面深入研究,以达到备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学情;有效;数学教学

在学校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这孩子真笨,怎么教也教不会。”“我都讲了几遍了,你还不明白呀!”“这类型的题,咱们不是讲过吗?怎么这么多人错了呀?”是的,这就是我们的现状,学生底子薄,尖子生少,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充分利用我们的优点。我们的优点是班级人数少,老师有耐心,经常辅导,基于这样的学情,我上课本着一个原则:基础知识天天讲,能力提升经常讲,拓展延伸偶尔讲,偏难怪题绝不讲。

为了使我的备课更有效果,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一、备目标

备目标——从长到短,了解知识的价值,明确教学方向。

首先,我们在备课时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掌握这一学段的目标。其次,应当整体的、全面的、系统的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所要教学的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弄清所教的知识在整个初中阶段所占的位置,明确教学的方向。

我觉得初中三年各有侧重:初一基础训练,初二能力提升,初三综合模拟,备战中考。对于我们初一来说就是打好基础,基础决定高度,我們的短期目标是解决学生的计算问题。从有理数的计算到整式的加减,再到解一元一次方程,都离不开计算,计算在整个初中阶段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除了正常的教学外,每天坚持5道计算题,从有理数运算到解方程,这5道题各有侧重,包括整数、分数、小数,类型齐全。由于班级学生人数少,所以我采取一对一辅导,把学生每道题错的地方都圈出来,告诉学生“改错就是进步”,感觉学生积极性高,计算能力也有提高。另外,规律题是中考必考的一个题,我们从初一开始渗透,数式规律和图形规律,为此我专门讲了一个规律专题。

二、备教材

备教材——从面到点,了解知识间联系,明确教学重点。

教材是无数专家用心血与经验编写而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载体,因此,吃透教材是上好课的一个关键因素。

1.备教材的广度和深度

我通过每日一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开放性思维,渗透求面积的割补法,由数轴上两点间距离公式到以后学习的平面内两点间距离公式。

2.备教材的顺序

有时我根据学生的特点,适当调整教材的顺序。我们现在学习的一元一次方程,教材中是解法和应用穿插进行的,我在讲这部分时是分开进行的,先讲解法,再讲应用,而且把应用题按各类型分别讲解,书中的练习题特别少,自己再补充。应用题类型:盈不足问题、比例分配问题、年龄问题、数字问题、劳力调配问题、配套问题、工程问题、行程问题、销售问题、积分问题、分段计费、最优方案等。

3.备教材中隐含的教育资源

教材中有很多地方如果展开讲就是一个专题,七年级下册第二章后有一个数学活动,我所说的规律专题就是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的,其中活动1是用火柴棍拼图形找规律,还有一个活动是日历中的规律,以后也会学习日历中的方程,在此作铺垫。

三、备学生

备学生——从低到高,了解学生的基础,找准教学起点。

在每节课备课时,都要考虑我们的教学对象。了解学生的情况是多方面的,如,回顾上一节课教学的完成情况怎么样、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绪是否高涨、学生的作业完成的好不好等,这些都要有目的地和不同层次的学生交谈,向科代表了解情况。

1.备学生的认知基础

了解学生知道什么,需要为新课做哪些铺垫,我在讲“销售问题”时,由于标价、定价、原价、成本价这些名词学生不理解,所以我在引入新课时,首先介绍了这些名词,学生在做题时就很顺利。

2.备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方法

学生认识事物有个过程,前面讲的知识和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之间要跨几个台阶,要循序渐进、顺理成章、自然而然,尤其在突破难点时,要适当地给学生搭台阶,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有些地方学生总是犯错误,分析他们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只有找到犯错误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去分母后要加括号,通过分析学生心理,采取措施,为了避免错误加上括号。

3.备学生的认知情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喜好程度对于教学效果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在备课过程中,要把握学生的认知情感,把握他们对数学课的热爱程度。和学生的交流也很重要,有时课堂上说一些鼓励的话,上到尽兴时,说:“这节课怎么这么快啊!”学生也会觉得过得快,目的就达到了。

其实,要想备好一节课,也并不是一日之功,而要靠平时经验的积累。备课要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心中有目标”,既要遵循规律,又要大胆创新、勤于学习,走到学生中去,走到集体中去,沟通思想、协商备课。只有把课备好,你的课堂才能出现“课伊始趣已生,课中间趣更浓,课结束趣犹存”的效果。

参考文献:

翟月.标准驱动:澳大利亚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动向[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10).

编辑 赵 红

猜你喜欢

学情数学教学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选择教学内容的两翼:“课文”与“学情”
让学情分析贯穿教学的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