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分析及思考

2017-08-15江传英江传月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24期
关键词:思政课基地素质

江传英+江传月

[摘要]實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环节。文章对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列举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成果,分析了思政课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影响,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综述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时俱进,既有课堂内的实践教学,又有课堂外的实践教学,具体表现在:

(一)思政课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实践教学。主要依托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目前,高职院校思政部的实践教学项目丰富多彩,如“从佛职出发演讲比赛”,“社会调查报告”,“读书月”。同时,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还开展了“扬革命精神,与时代新人”的红色活动,“中国梦,我的梦DV摄影大赛”,“国学经典诵读”,“新生人校访谈”,“新闻小记者大赛”,“道德风尚小品大赛”,“职业道德广告语大赛”,“大学生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充分体现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二)学生进行校外实践考察的力度加强。据调查,大部分高职院校针对大一新生,每年大规模举行2次校外考察活动,考察地点在学校周边地区展开。广州地区考察的代表点有:岭南印象城、广州烈士陵园、中山纪念堂、省博物馆等。佛山地区有:佛山祖庙博物馆,佛山梁园,佛山科学馆,三水荷花世界,三水戒毒所,南海康有为故居等。这些考察地点具有代表性,大多数距离学校近,费用低,有些甚至是免费开放。

校外考察的做法大多相似。考察活动前期,由一位或几位思政课教师负责起草本学期的校外考察方案,并通过系部、院部领导审批。然后,联系可考察的单位,并组织分工。包括层层呈递的财务转账手续,包括学生外出车辆和带队老师的安排等。当组织学生去到考察点后的首要任务是进行集体大合影,接着由讲解员带领学生进行讲解,接下来的时间为学生自由学习。考察活动结束后,老师和学生都安排相关任务,老师的任务是:每个考察点由一位思政课老师负责撰写考察报告,其内容主要包括2大部分。其一,该考察点的教育资源能否与思政课的某一章节内容或某个专题直接挂钩。其二,考察过程中学生的反应如何,如参观积极性,获取信息的流通性,是否遵守纪律等。学生的任务为:进行课堂宣讲或撰写心得体会。对于优秀学生的心得体会进行收集,在宣传栏上张贴或进行成果汇编。通过校外考察,学生既增长了见识,又了解我国历史文化,同时还增强了学习思政课的兴趣。

(三)签订思政课实践基地。高职院校将实践基地开发的任务分配给每个思政课教师,每学期负责开发1-2个实践教育基地。实践点的前期电话联系以及是否有意向成为实践基地都由思政课教师沟通。每开发一个学生实践点就进行洽谈,对有意向的实践点签订协议,并举行签订仪式和挂牌仪式。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方法,有效地开发了更多的实践教育基地。这些实践基地的签订,为学生走出校门,更多地参与基地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学生积极参与思政课实践基地举办的活动。实践基地不定期地举办活动,主要是宣传该基地的文化资源,呼吁各高校、社会的关注和参与。同时,有效地推动了文化建设。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院学生多次参加康有为故居的实践活动。林兰、冯思华2位学生于2014年6月6日参加有康有为故居举办的“中国梦,我是有为青年”第二届讲解员大赛,2位选手变现突出,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同时,2014年10月10日,该院大一新生黎思宁等6位同学参加有南海、丹灶、九江合力举办的“广佛高校,文旅高地”戏剧小品大赛,荣获银奖。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校内实践教学。主要依托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实践教学没有系统化。素质拓展的申报都是科任老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设定的,要么是同一块内容有多个素质拓展项目,要么是同一块内容没有一个素质拓展项目。开展的形式虽然丰富多样,但是评价标准不规范。有的是科任老师在自己所带班级开展并评比,有的是完全由学生评比,有的是科任老师忘记开展申报的素质拓展活动,匆忙之后随便抓几组或几个同学草率完成。这样导致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不高,认真完成的意识弱。认为素质拓展的最高奖励就是拿个不高的学分,所以不会认真对待。有的学生出于应付,对现有作品进行复制、粘贴、改良,最后提交;有的学生干脆不做,老师也拿他们没办法。

以上种种表现,说明了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际操作没有落到实处,没有真正起到“实践出真知”的效果。归其原因:一是高职院校对素质拓展活动缺乏统筹规划。在思政课教师申报素质拓展活动项目的时候,没有将同一个内容的多个项目进行整合,虽然形式多样,但活动内容是重复的,学生自然提不起太高的兴趣;二是思政课教师的不重视。素质拓展项目是丰富思政课的一条路径,但在开展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组织和评比工作比较麻烦,会耗掉大部分的时间。加之学校本身的素质拓展项目过多,所以教师的重视度不高;三是学生的兴趣不高。现在的大学生功利性强,对于参与活动的目的就是能否获得学分或奖励。素质拓展的学分不高,而且名额少,所以学生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争没有把握的学分。相反,聆听讲座就容易多了,什么都不用做,而且还能边听边睡觉或玩手机。

(二)校外实践教学。一是学生走出去,但覆盖率不高。以大一2500名学生为例,如果一年开展2次校外实践教学,每次外出人数要达到500人,其覆盖率才能达到50%。实际上,这种大规模的校外考察很难开展,不管是基于安全隐患还是实践学习的效果。二是校外实践的成效不显著,大部分考察完实践基地之后写心得体会,既没有主题的限制,也没有内容、格式的设定的,导致学生认为就是为了完成考察任务留下几百字。所以学习的心得体会内容零散,态度不端正,也没有写出真正的感受和领悟,没能达到实践教学的真正目的,起不到教育效果。

学生的反映也不稳定。一开始,学生一听说要去参观考察异常兴奋,一听说写心得体会就打退堂鼓了。于是出现2种情况:报名的时候大家积极踊跃,写心得的时候敷衍了事;考察的时候走马观花,宣讲的时候只看到自己各种各样的恶搞照片。有的甚至认为这样的考察没有意义,耽误时间,进而影响到其他同学对参与校外考察的积极性。

(三)实践基地的签订。为了完成学校任务,签订的实践基地讲求数量多,而不是根据课程学习的需要签订实践基地。有的基地在考察的时候,由部门负责人现场洽谈并签订实践基地协议;有的只是电话联系询问签订实践基地的意愿。签订协议,挂完实践基地牌匾后就没有任何联系。学生没有去过实践基地参观考察,更不用说参与实践基地的系列活动。

(四)实践基地参与的状况不太理想。由于签订的实践基地各有特色,有的活动是面对中小学的,有的是面对社会各界人士的。在这些活动中,高校大学生能参与的不多,即使参与了其成效也不大,有的是主办方为了凑数,邀请实践基地签约的单位上报参赛,有的是高校大学生不具备专业性极强的活动,如“戏剧大赛”。举办方邀请的有戏剧协会,以及社会上热爱喜剧人士。所以,学校与实践基地共建的活动并不多,效果不明显。

三、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途径

研究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一方面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从而認同思政课的价值。

(一)思政课校内实践教学深入课堂。加强学生对理论的运用,主要通过校内实践教学开展。

一是依托素质拓展活动,明确活动主题,对应课程章节的内容。从内容上要有理论性,从形式上要有多样性;二是引导学生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如: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主题的学习和调研活动并形成调研报告,并在课程上进行调研交流和成果展示。

(二)思政课校外实践教学结合课堂教学。

一是充分挖掘实践基地的教育资源,在课堂理论讲授中穿插实践基地的素材,有效地将实践资源与课堂讲授内容相结合。

二是由老师亲临实践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并录制视频在课堂上播放。

三是每次课设置一个话题,由学生团队进行讲解。如讲授“大学生恋爱”的内容时,可设置“同性恋”“未婚同居”等话题让学生准备课件在课堂上讲解。学生讲解之后,由其他学生提问或点评,最后老师做总结。

(三)学生参与思政课实践基地活动的改革。传统的思政课校外实践教学模式为:一方面是参加实践基地举办的各种活动;另一方面是学生参与到实践基地的建设。如从院理论学院会中的宣讲团中选拔一批成员进行培训。

一是到实践基地进行讲解的培训。目前基地的讲解主要是对方提供,由于讲解员的数量有限,导致大部分学生不能跟随讲解员的步伐,而是自由参观学习,其效果不显著。这种做法的优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学生能深入了解实践基地的教育资源,讲解具有针对性。

第二,通过讲解的锻炼,学生能增长见识。

第三,通过讲解的培训,能惠及更多的同学聆听讲解。

二是每学年的校外考察结束后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自己的建议,或者是根据学生需求完善基地建设。

猜你喜欢

思政课基地素质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我的基地我的连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