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整合

2017-08-15陈树铭

文理导航 2017年24期
关键词:有效整合识字教学低年级

陈树铭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习内容,然而由于识字本身的单调性和复杂性,学习过程无聊,导致教学困难。对此,教师有必要将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相结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整合

如何使课堂学习变得高效有趣,成为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能够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活泼,使识字教学更加轻松简单,实现寓教于乐目标。

一、图文并茂,趣味识字,调动兴趣

心理学显示,学生的学习如果缺乏一定的“求知欲”,那么也将缺乏一定的参与意识,“主动学习”的效率远高于“被动学习”。为促使识字学习顺利成功,教学课堂应当注重吸引学生注意力。兴趣是学习最主要的动力,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习积极性。以往的教学模式,书本、黑板的结合,板书教学枯燥无味,而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教师设计活泼有趣的动态图文,使学生带着好奇、愉悦的情感进行识字学习,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例如,在人教版第一册《识字》中,在学习“日”字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在屏幕上展示出火热的太阳的图片,然后在播放器的控制下,圆圆的太阳可以演变成一个“日”字,动态的演示过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就会变得顺利有趣。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习,“月”“火”等文字,鼓励学生根据图片来猜测生字,学生乐于回答问题,课堂互动性增加。同时给学生讲解演变过程,告诉学生,存在着很多与图片相似的文字,这类文字就是象形字。在观看动画动态的学习中,生字变得生动形象,汉字构造也简单明了,这就增强学生对象形字的理解。教师可以多设计字形图片,把枯燥的课堂变成识字学习的乐园,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二、音频结合,字音字形,具体突破

小学识字的学习重难点在于认识字音,识记字形。据资料显示,汉字初学者对汉字读音和释义的记忆遗忘地很快,对字形的遗忘率最高。因此,怎样让学生巧妙地识记汉字,记住字音字形,是需要重点解决的课堂问题。尤其是字形的学习,汉字不同于图画的生动随性,其结构复杂,汉字字形结构是由各种不同的基本笔画,按一定的规律和方式组成的,初学者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机械地让学生读、写、背,只会让学生感到厌烦,不仅达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还会影响到他们自主性思维发展,抑制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所以教学者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改变黑板教学模式,设计生动的、符合教学内容的游戏,播放生字学习音频,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进行学习和记忆。同时,多媒体对字体笔画顺序的演示具有一定的正确性,可以避免教师因个人写字习惯出现的教学误差,使教学更加严谨。

例如,在一年级上册的《识字》中,可以通过编写顺口溜,播放儿歌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日月明,禾火秋,小大尖,小土尘,双木林,三木森,二人从,三人众”,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跟着音频朗读,朗朗上口的儿歌会增加学生对字音的记忆,在对儿歌内容的讲解中可以加深对字形的记忆。儿歌和动画的结合,加强汉字的音、形之间的联系,讓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情境下,既能记住字音,又能认识到字形的变化规律,从而达到最好的识记效果。

三、辅助教学,阅读识字,发散思维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识字教学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汉字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文化,教育应当在会读会写的过程中,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培养学生对文字的热爱,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课本所能学到的汉字,远不能达到小学识字教学的目的。因此,除了利用工具书,按照课标教学外,也应该善用信息技术,学习课外生字,增加学生阅读量,开阔视野的同时,积累更多的汉字。教学提倡“生活处处皆学问”,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汉字,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汉字,培养发散性思维。

例如,在讲《一去二三里》中的“花”字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身边出现过“花”字的公园牌子。教师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回忆身边的汉字,让学生互相讨论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个字,进一步加深记忆。“大家在生活中认识了哪些课本上没有的汉字?”通过发掘校名、站台、商店和电视广告等可以接触到的字,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鼓励善于发现生字的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生活中也愿意识字学习,把学习从课堂发展到课下。

四、巩固练习,强化新知,温习旧识

“温故而知新”,复习是深化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教育的重点除了学习新知还有温习旧的知识,才能避免“学一个就忘一个”的现象,不断增加学生的文化积累。课堂教学应该分为两个部分,在完成新的内容教学后,带领学生复习之前的学习内容。教师借助多媒体资料,设计动态课后练习,巩固学习成果。复习应该注重知识的交互性,利用信息技术的知识整理,可以发现新知和旧识之间的关系,在重温时尽量做到让新旧知识融为一体,互相渗透,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夏”字的时候,教师在讲解这个字之后,可以展示出四个季节的汉字书写和读音,“我们来认识一下,春、秋、冬,应该怎么写”。借助多媒体,配合字体相对应的季节图片,增加可观性。在之后学习到“秋”字的时候,可以重复播放学习,等于引领学生学习了四遍,第一遍没有记住的学生在经历过四次的学习后,增加了记忆力,加深了理解,达到学习的效果。复习和练习都可以减轻日后学习的压力,促进对汉字学习的深入把握,为更好地学习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整合,强调在小学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化抽象为具体,让汉字学习可观可感,把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积极的课堂氛围中,完成识字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孙景贤.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华少年,2017(10)

[2]欧阳宇华.运用多媒体,让生字变“生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01)

[3]尤静文,潘希立.多媒体给识字教学插上翅膀[J].城市地理,2015(24)

猜你喜欢

有效整合识字教学低年级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整合初探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