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们的好,我们这辈子都不会忘!”

2017-08-15彭瑜栗园园

当代党员 2017年15期
关键词:国权孙子街道

彭瑜+栗园园

2017年6月29日上午,城口县复兴街道柿坪村4组,天气略显阴沉。

一大早,低保户任登春就接到消息,柿坪村“第一书记”何国权、村支部书记彭中琼要来和他商量危房改造的规划设计。

为此,任登春特意沏好了一壶热茶,站在家门口,满心欢喜地朝门口张望。

时针跑过了8点、9点、10点……泡好的茶水凉了,何国权、彭中琼迟迟没有出现。

“这短短几公里山路,他们早就该到了啊……”任登春心里渐生阴霾。

10点过,一个噩耗传来——这天上午,复兴街道办事处畜牧兽医站站长、柿坪村驻村工作队队员李奎驾驶自己的私家车,搭载着何国权、彭中琼以及柿坪村专职干部王英,在赶往村里的路上遭遇车祸,何国权、彭中琼和李奎不幸遇难,王英也受了伤。

“怎么可能?”听到消息,任登春惊呆了。

他家墙角,还堆放着彭中琼前几天送来的大米、食用油。

而现在,送来这些东西的扶贫干部却已和他阴阳相隔。

“这些干部实实在在帮助大家增收脱贫,如今却倒在了扶贫路上。他们是用生命为我们铺路啊。”任登春红了眼眶。

“老骥伏枥”

再过8个月,何国权就该退休了。

为了助推脱贫攻坚,今年初,本已退居二线的何国权临危受命,到柿坪村担任“第一书记”。

柿坪村距离城口县城只有8公里,但由于山高坡陡,村里产业发展一直滞后。2014年,全村共有建卡贫困户44户。

2015年,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斗打响。經过两年奋战,柿坪村新建和硬化了近20公里道路,铺设了饮水管道,修建了饮水池,解决了贫困户出行难和饮水难的问题。

同时,村里还发展起了山猪、山地鸡等产业。

2016年底,柿坪村实现整村脱贫,44户贫困户全部越线脱贫。

柿坪村脱贫摘帽之后,街道党工委希望何国权再接再厉,继续带领大家增收,巩固脱贫成果。

何国权到柿坪村后,立即入户调研,精准识别了任登春、高顺云等6户贫困户。

“只有不断巩固扶贫成果,才能实现稳定脱贫。这6户贫困户虽然享受低保‘兜底,但他们居住的房屋破烂而且危险,随时可能因此返贫。”何国权说。

为危房改造筹资、为建新房选址选材料……何国权忙得不可开交。

在任登春的记忆里,年近六旬的何国权一次又一次翻山越岭,沿着蜿蜒盘旋的山路,来帮他张罗危房改造。

“何书记这么拼,都是为了让我早日搬出危房、住进新房,这么好的人,为啥说走就走了呢?”至今,任登春都无法相信何国权不在了。

在改善贫困户住房条件的同时,何国权还有一个心愿:再为村子修两条路。

在入村调研时,何国权发现,4组大垭口有一条向下延伸的泥路可以连接城巫路,形成环线;同时,风竹垭连接友谊村的公路也还未打通。

路不通,思想就不通,产业也就兴不起来。为此,何国权多次找到复兴街道党工委书记庞飞要求修路。

“可现在道路还没动工,何国权却先走了。”谈到何国权,庞飞止不住叹气,“我们会将他的规划变成现实”。

在为扶贫工作奔走呼号的过程中,何国权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何书记是个实在人,搞扶贫工作有股狠劲,从不马虎。”柿坪村村主任焦国中说,每次遇到下大雨,何书记都要与村干部上山巡路。

哪里有塌方,哪里有泥石流,哪里行人不能走,哪里车辆通行危险,何国权都要设置警示标志,并用手机拍照片;现场解决不了的,他会立即打报告,然后与大家一道排险除障。

不久前,何国权刚刚被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评为“优秀帮扶责任人”。

如今,他却倒在了扶贫路上。

“拼命三郎”

3名扶贫干部遇难的噩耗,很快传遍了柿坪村。

惊闻噩耗,柿坪村4组村民张良桥揪心不已:“那个钻鸡舍的‘眼镜也不在了!”

张良桥口中的“眼镜”,正是李奎。

张良桥不是贫困户,但他养了3000多只鸡,还带动龙世刚、吴月祥等9户贫困户养鸡脱贫。

今年4月,为了给家禽打疫苗,李奎刚来过张良桥的养鸡场。

张良桥清楚地记得李奎的模样:敦实的身体、白皙的皮肤,戴着一副眼镜。

“李奎看起来是个斯文人,讲起养殖技术、防疫方法来头头是道,但他钻鸡舍打疫苗,手脚麻利娴熟,一点也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臭。”张良桥说。

对于李奎来说,翻猪圈、钻鸡舍并不轻松。

现年45岁的李奎身体偏胖,还戴着350度的近视眼镜,有的圈舍门很矮、护栏很高,他只得半蹲下身子,先伸进去一只脚,再猫着腰将头顺进去,最后将另一只腿抽进去,很吃力。

碰到护栏较矮的圈舍,李奎基本上是攀着护栏,翻身滚进圈舍里,常常折腾得满脸通红、一身臭汗。

“李奎吃得苦,即便后来当了站长也没架子,翻猪圈、钻鸡舍的事情常常是带头干。”与李奎共事了19年的同事袁加国说。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为了帮助贫困村发展畜牧产业,李奎担起了为柿坪、红坪两个村以及友谊社区提供技术服务的重担。

“说是两个村和一个社区,李奎实际上跑遍了整个街道。”复兴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杨谦说。

无论多苦多累,李奎从来只是埋头干事,不提要求。在复兴街道办事处主任田君的记忆里,李奎唯一一次提要求,就是要求配备电筒和筒靴。

田君很疑惑:“要电筒干啥?”

“养殖场里的鸡打疫苗容易,可村民散养的鸡白天满山遍野跑,只能晚上打着电筒抓到鸡再打疫苗——打漏一只鸡,就多一分发生疫情的危险。”李奎回答。

去年10月,李奎到阳坪村核实农户产业发展情况。9组村民苟兴国在山顶养羊,上山要爬两个小时山路。

有人建议,打个电话问问就行了。李奎却担心,万一羊群有病呢?于是,他坚持爬上了山。

那天,李奎从山顶上下来时,已经是月上柳梢。

“爱心孃孃”

这些天,龚庭润一直沉浸在悲痛中,因为“大孙子的‘爱心孃孃走了”!

龚庭润是贫困户,儿子早逝,儿媳离家出走,只留下一对不到十岁的孙子。

她口中的“爱心孃孃”,就是结对帮扶她家的彭中琼。

“孙子穿的衣服、吃的糖果、背的书包都是彭中琼买的。平时一有空,彭中琼还带着孙子去逛街,鼓励孙子热爱学习、孝敬爷爷奶奶。”回忆起过往的点点滴滴,龚庭润止不住悲伤,“全靠有彭书记的关心,才让孙子的性格变得开朗起来。”

而在贫困户甘国权心中,彭中琼是他家的“主心骨”。

2012年,甘国权因工伤丧失劳动能力,后来,他儿子打工时右手又受伤致残,家里还有两个孙子,日子过得很艰难。

“不要因为残疾就丧失脱贫的斗志。”甘国权家被确定为建卡贫困户后,彭中琼登门和他商讨脱贫对策。

在彭中琼建议下,甘国权的儿子、儿媳外出打工,他和老伴在家种田、照看两个孙子。

现在,甘国权的儿子儿媳在主城打工,每月收入总计超过5000元。

“彭中琼干事敢拼敢闯,一点都不含糊。”谈到这名干部,庞飞内心充满了愧疚。

就在今年5月,彭中琼一反常态地接连三天找到庞飞汇报工作,直到第三次,彭中琼才终于开了口,她想请半个月的假,到重庆主城做眼部瘤手术。

庞飞怕彭中琼不在,村里工作无法开展,于是问道:“一周行不行?”

没有半点怨言,彭中琼立即点了头。

到重庆主城一检查,由于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彭中琼空腹血糖过高,一直无法进行手术。

为控制血糖,彭中琼那些天只以黄瓜和凉粉果腹。

彭中琼的女儿尹鹏,哭着劝母亲不要再管村里的事了。彭中琼却反过来给女儿讲道理,说村里的扶贫工作现在到了关键的时候,只能进不能退。

眼看请假时间快到了,彭中琼的空腹血糖仍不达标。为此,她毅然写了免责声明,央求医生给她做了手术。

术后第二天,彭中琼就出了院。

“彭中琼办事一向雷厉风行,今天计划干的事绝不拖到明天。”田君说,“去年街道考核中,她带领柿坪村‘两委在扶贫和农业工作方面拿了一等奖。”

这几天,彭中琼正急着办两件事。一是陪何国权落实6户贫困户的危房改造,他们担心暴雨来临,会延缓改造进度;二是跟踪去年脱贫摘帽的44户乡亲的产业发展情况,以便兑现产业发展垫底资金,做好巩固脱贫工作。

没想到任务还没完成,彭中琼就走了。

事故发生后,同事们在彭中琼包里找到了两本笔记本,一本記录着县里对于扶贫攻坚方面的重要安排和扶持政策,另一本记录着村里贫困户的具体情况。

在笔记本的扉页和末页,则写满了彭中琼准备为特殊困难家庭和重点贫困户要做的各类事项。然而,她却没有机会完成了。

猜你喜欢

国权孙子街道
热闹的街道
孙子壵
热闹的街道
孙子垚
孙子垚
紫甘薯红色素与其他同类色素的稳定性比较
街道等
黑白
艺术,不朽的活力
曾纪泽折冲樽俎索国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