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民增收视角探究农业补贴政策的效率损失研究
2017-08-15黄美莲李园园何聪
黄美莲+李园园+何聪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在我国的地位越来越高。因为农产品和人们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农业的发展问题。现在,我国已经由传统的人力耕作转变为了机械耕作,提高农民的收入的重要措施就是实施农民的补贴政策。基于此,本文基于农民增收视角探究农业补贴政策的效率损失进行研究,希望可以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意见。
关键词:农民收入;农业补贴;技术效率;数据包络分析
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阶段。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讲,农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下,发展农业经济的特点是高风险和低回报。众所周知,民以食为天,因此,发展农业经济对于社会经济的增长有着积极的作用。另外,农业的是一种相对弱项的发展基业,因此对于农业发展来说,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对农业进行补贴政策。这种政策既可以保证农民的基本收益,从而增加他们工作的原动力,促进农业的产量和质量。基于此,本文就从农民增收的视角探究一下农业补贴政策,以此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降低农民的损失。
一、概念界定、理论意义与现实需求
1.概念界定。农业补贴是一国政府对本国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体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政府对农业生产、流通和贸易进行的转移支付。WTO框架下的农业补贴是指针对于国内农业生产及农产品的综合支持。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最早以国营拖拉机站的“机耕定额亏损补贴”形式出现,之后逐渐扩展到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补贴、农业生产用电补贴、贷款贴息补贴等方面。由于我们的研究范围限定为用于农业生产的补贴,因此下文中的农民收入仅指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所获得的收入。农业补贴在提高农民收入方面的效率是通过农民的生产体现的,各个农户由于利用农业生产资源的能力存在差异,因此部分农民不能利用已有的资源将产出最大化,这种情况称为技术效率无效。技术效率指的是生产单位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之间关系的一种度量,经济学含义是保持产出不变时,节约投入的可能性;或保持投入不变时,增加产出的可能性。但我们所关注的农业补贴有效性问题不是指农户利用已有资源最大化产出农产品的能力,而是指农业补贴是否显著增加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以获得最终货币收入的技术效率,如果技术效率未得到显著提升,我们称农业补贴在提升农民收入方面是无效率的。
2.理论意义。农业补贴的广泛使用及其重要意义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发达国家较早使用农业补贴这一政策工具,相应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57年欧共体的成立及“共同农业政策”的出台。国外文献早期较多地探讨施行农业补贴政策的合理性,随着农业补贴政策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实施,学术界开始关注农业补贴政策的效果与方法。在效果方面,主要包括农业补贴对贸易、环境和福利三方面的影响效果。在方法方面,国外文献主要讨论不同的补贴方法在市场效果和福利效果两方面的差异。OECD将农业补贴政策分为两大类:价格支持和四种预算性补贴,并得出对市场干扰越大的补贴,对农业生产者福利增加效果越小,反之亦然的结论。世界贸易组织(WTO)常见的分类方式是将农业补贴分为与产量挂钩和与产量不挂钩两类,卡梅尔(CarmelCahill)和罗杰(RogerMartini)通过研究认为产量不挂钩的补贴可以减少对农业市场与贸易的影响,并且在提高生产者收入的方面更为有效。我国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政策实施均起步较晚。学术界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我国农业补贴政策。2005年之前,我国的农业补贴研究多集中于法律讨论与制度设计。之后更多关注于农业补贴的实践结果,包括政策效果评价及效率测度。如农业补贴政策效果的评价,粮食补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等。与国外研究成果相比,我国对农业补贴的研究在如下两个方面存在不足:一是国内研究对象多为单一政策,如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农业政策性保险、粮食直补政策等,而国外对农业补贴政策的研究常就具有共性的一类政策展开,如价格支持政策、不挂钩补贴政策等。二是国内的研究重点多着眼于补贴政策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效率效果,而对农民收入方面作用的研究不足。
3.现实需求。近年来,浙江省在农林水事务方面的财政投入快速增长。2008年以来,农林水事务支出在浙江省财政总支出中的占比一直在8%以上,2012年高达9.81%,已高于国家财政支出中农林水事务支出的占比9.51%。在如此大的投入力度之下,农民的收入却并未得到相应地提高。2006—2012年期间,浙江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速普遍低于浙江省农业支出的增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浙江省第一产業产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连年下降。由于浙江省二、三产业发展较好,第一产业产值在全省GDP中的比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①,2012年,浙江省农业总产值为1667.88亿,仅占浙江省当年GDP的4.8%。两组并不匹配的数据在宏观层面上描绘出了庞大的农林水事务支出在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方面难以有令人满意的效果。农业补贴又是农林水事务支出中极具代表性的支出政策,这进一步说明了探究农业补贴使用效率尤其是在增进农民收入方面效率的现实需求。二、水稻补贴政策的效率测度
从价值分配的角度来看,公共政策就是政府进行社会利益分配的主要形式,决定了什么人得到什么、得到多少。在这样的界定下,水稻生产中涉及的补贴政策就是政府决定将多少公共财政支出以补贴的形式分配在水稻生产上的决策,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农民收入。对于政府而言,其投入指标就是涉及水稻生产的各项补贴,产出指标则是当年稻谷产量和农民相应收入。此处选取2004—2013年数据③,将每一年视作一个生产者,以观察历年浙江省的补贴效率变化。各项指标的统计描述见表2。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统计上并无农民种植水稻的收入这一指标,因此也没有相关统计数据。但此处意在比较年份间差异,我们并不需要水稻种植者收入的精确值,仅需能够反映其变化趋势的数据。在浙江省,水稻是种植业中最为主要的作物,其种植面积稳定在农作物总种植面积的40%左右,种植农作物的收入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种植水稻的收入变化。综上,我们选用农民从事种植业的收入④这一数据来替代从事水稻种植的农民收入。
三、结语
根据上文叙述可知,对农业进行补贴政策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降低农民的损失,从而激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当前,我国各级政府都在大力的支持农业,因此各项补贴的政策也不断增加。本文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却忽略了粮食的安全问题。本文以浙江省的水稻的补贴政策进行分析,了解了农户的生产投入和他们的收入情况,也得知了农业补贴政策前后的技术效率。从而促进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进一步的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也因此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赵自芳,史晋川.中国要素市场扭曲的产业效率损失———基于DEA方法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6(10):40-48.
[2]宋士菁.评析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世界经济研究,2013(02):58-61.
[3]何树全.中国农业支持政策效应分析[J].统计研究,2012(01):43-48.
[4]黄季焜,等.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农业技术经济,2015(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