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绥化村屯地名群的形成及移民文化类型探析

2017-08-15靳开宇

绥化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窝棚绥化村屯

靳开宇 杨 贺

(绥化学院学报编辑部 黑龙江绥化 152061)

绥化村屯地名群的形成及移民文化类型探析

靳开宇 杨 贺

(绥化学院学报编辑部 黑龙江绥化 152061)

通过对绥化市区辖域内村屯地名进行调查整理,探究地名的历史成因及其语言类型特点,并对辖区内村屯地名进行了分类说明,地名中以“正厢黄”“XX井子”等为标记的地名与满族移民垦田形成的村落有关;另一方面以“XX窝棚”“XX围子”“XX烧锅”等为地名的多为汉族移民垦田自发形成的自然村落,揭示了村屯地名背后蕴含的移民文化内涵意义。

绥化;村屯地名;移民文化;流民

绥化市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松嫩平原的呼兰河流域,与齐齐哈尔、哈尔滨、大庆等市区毗邻;“在历史上,绥化市曾受多个民族管辖,充满了多民族文化的色彩。如此优越的地理环境再加上悠久的历史文化,使绥化市拥有了浓厚的文化韵味。目前绥化市管辖1区、3市、6县,其境内每一个地名的产生,都有它特定的含义”[1](P20)。我们在《绥化地名的语言文化含义探析》(2014)一文中已经阐释了绥化地区地名的由来和历史文化内涵,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绥化市区村屯地名有很多是由“XX窝棚”“XX井子”“XX腰房”“XX帽铺”“XX烧锅”等词语构成,这些地名的形成主要是与这一地区清代移民历史文化背景分不开的。本文我们将集中探讨绥化市村屯地名的形成和类型特点,揭示其蕴含的移民历史文化内涵意义。

一、满族移民屯垦历史形成的地名类型

在绥化市区辖域的村屯地名中,可以明显看到地名与移民历史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地名记录了历史上移民迁居的地理分布状况,也是移民文化在地名上的一种体现。“在黑龙江的北部与西部地区以满语和蒙语命名的地名居首要地位,而在其他地区则有许多地名是由移民用内地的方式命名的”[2](P58)。我们主要以满族和汉族移民形成的地名为例探究绥化市区辖域村屯地名反映出的移民历史文化内涵。

黑龙江地区的屯田,始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为回击沙俄的侵略,就地解决军粮,令驻黑龙江城八旗军永戍屯田。这个屯田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江东六十四屯”。康熙二十四年迁部院大臣督领盛京官兵至黑龙江,分给垦地1500余垧。康熙二十五年令索伦、达呼尔八旗军垦于墨尔根,种地1160垧。此外,又令在卜魁(即齐齐哈尔)、瑷珲、墨尔根((今属黑龙江省嫩江县)等地招收流民,建立官庄[3](P271)。陈柏霖在《黑龙江省满族移民旗屯建置述略》一文中详细介绍了今黑龙江双城一带依照八旗制度建立满族移民旗屯的状况,营子是对双城堡一带满族移民旗屯的称呼,是八旗屯垦军营之意。旗屯位置的布局明显地受到“八卦”的影响,正中央是头屯,其他四屯在正方形的四角上,从西北、西南、东南,东北,依次排列,环抱住头屯。头屯与其他四屯的距离均为四里半,有笔直的大路可以通行。头屯管辖其他四屯,管理旗的事物。黑龙江省满族移民旗屯在辛亥革命之前,一直保持满族八旗编制,具有生产、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功能。满族移民旗屯性质是以旗为单位的官庄,土地是旗地[4](P299)。由于京旗满族人已经很久不从事耕作劳动,大多招汉人代耕或汉人助耕,甚至典卖了土地。满族移民村屯的性质逐渐淡化,旗地也逐渐向民地转化。

在绥化市辖区图上[5](P67)可以看到在绥化市北林区西南的位置分布着绥胜满族镇、永安满族乡和红旗满族乡三个主要满族聚居区,环绕四周的是一个比较规整的四方形满族村屯分布图,每一旗由南到北地名依次为:正白头、正白旗二屯、正白四屯、正白五;厢黄旗头屯、厢黄旗二屯、厢黄三、厢黄四、厢黄五;正黄旗头屯、正黄旗二屯、正黄旗三屯、正黄四、正黄五;正红旗头屯、正红旗二屯、正红旗三屯、红五(未见红四,此处地图标为红旗满族乡政府所在地)。整个绥化市区辖域只有这个位置保留的满族八旗制度的地名文化最多,这些保存下来的地名说明了这一地区成为当时清政府招垦京旗到关外垦殖的主要落脚点。“满族移民聚居村屯地点的确定是经过调查研究而作出的深思熟虑的抉择。当时黑龙江人烟稀少,土地辽阔,也有选择余地,而且这是官方有组织的迁移统治民族回归故土,完全有条件选择最理想的地方”[4](P298)。另外,在绥化市区东北部,分布着以“XX井子”或“XX井”命名的村屯地名,多以数字和方位词组合而成。比如:十八井子、前六井、后六井、西二井、后八井等,上文我们介绍过满族移民在呼兰、巴彦、海伦、望奎一带平原沃土上建立一些称为“井子”或“庄”的村屯,“井子”取井田之意。我们将收集到的满族移民形成的主要村屯地名总结如下:

1.正白+X:正白头、正白旗二屯、正白四屯、正白五

2.厢黄+X:厢黄旗头屯、厢黄旗二屯、厢黄三、厢黄四、厢黄五

3.正黄+X:正黄旗头屯、正黄旗二屯、正黄旗三屯、正黄四、正黄五

4.正红+X:正红旗头屯、正红旗二屯、正红旗三屯、红五

5.XX+井子(井):十八井子、前六井、后六井、西二井、后八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绥化市区村屯地名中保留着满族移民留下来的地名,其中主要有三种构成方式:一是利用八旗制度设立的地名,主要分布在绥化市区西南部位置;二是以官庄、营子等构成的地名,这一地名在我们对绥化市区村屯地名的调查中发现并不多见;再有就是以“XX井子”构成的地名,主要分布在绥化市区辖域的东北方向。

二、汉族移民历史形成的地名类型

除了以上满族八旗制度遗留下来的绥化市区村屯地名外,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绥化市区村屯地名词语的构成具有以下类型特点,现将其他村屯地名整体构成情况分类整理如下:

1.XX+窝棚(堡):张家窝棚、谷家窝棚、董家窝棚、金家窝棚、佟家窝棚、刘海楼东窝棚、高家窝棚、谢家窝堡、黄家窝堡、刘家窝棚、阎家窝堡、张家窝堡、六大窝棚、大张家窝棚、胡家窝棚、孙家窝棚、西窝棚、安家窝棚、吴家窝堡、升家窝棚、黄家窝堡、三合堡

2.XX+屯:牛家屯、姚家屯、赵家屯、谭家屯、初家屯、刘距屯、拉拉屯、纪振东屯、辛家屯、朱成玉屯、生产屯、贾家屯、靠山屯、新发屯

3.XX+围子:林家围子、滕家围子、郭家围子、王家围子、徐家围子、小围子

4.XX+家:后杨家、后郝家、老尹家、后史家、前史家、孤大家、西侯家

5.XX+井子(井):后五井、前六井、西二井、十八井子、后八井、腰十七井、透眼井

6.XX+店:李家店、西沈家店、陆家店、阎家店、杨家店、尹家店

7.XX+烧锅(酿酒厂之意):郭家烧锅、滕家烧锅

8.XX+窑:田家窑、刘家窑

9.XX+油房:杨家油房、宣家油房

10.X+X子:西口子、小城子、于坨子、前城子

11.XX+马架:六马架、大木马架

12.XX+铺:纪泡铺、炮声铺、后棚铺

13.XX+豆坊(磨房):孙豆坊、徐磨房

14.XX+庄:天平庄

以上村屯地名,有的散落在今天绥化三个主要的满族乡镇(绥胜满族镇、永安满族镇和红旗满族乡)周围,这些村屯地名多以XX窝棚、XX房子、XX马架和XX烧锅等为主,这些地方主要是当时汉族流民生活的村落。“汉族人居住的村庄大都称为窝棚,是汉族移民在旷广的田野开始耕作时所搭建的临时性住房,起初只有几户人家把房建在田地的周边,为了耕种方便,逐渐扩大起来形成村庄。因为是自然形成的,又缺乏行政管理。汉族农民住宅大都呈分散状态,随意性大,村落构置零乱而不规整”[4](P300)。在绥化市区村屯地名中我们可以看到主要有孙家窝棚、郭家围子、徐大房子、陈大猪圈、喂马岗子、大木马架、郭家烧锅、宣家油房等,这些村屯地名也说明随着移民的增加,农业区的扩大,农作物品种增多,手工业作坊也开始随之发展,经济发展有了新的变化。“伴随着商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兴起,出现了一些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城市、集镇,如齐齐哈尔、北团林子、墨尔根、瑷珲、呼兰、三姓、宁古塔等,手工业作坊如油坊、粉坊、烧锅、纺织等也逐渐增多”[6](P77)。

三、绥化市区村屯地名的类型特点分析

清代是黑龙江地区人口发展的重要时期。人口增长较快的直接原因,就是大量移民通过各种形式进入黑龙江地区。从清代黑龙江地区的移民状况来看,在时间上大致可以划分为清代初期的招垦时期,清初期和中期的封禁时期和清代后期的开禁放垦三个主要历史阶段。绥化地域内的村屯地名记录了清代移民垦田的历史文化,这些地名是伴随移民的大量进入逐渐形成的。该地域的移民主要包括汉族、满族和其他少数各民族,其中汉族移民的类型从宏观上概括为流人、流民和垦民三种类型;黑龙江省满族的来源大体可分为土著居民、驻防戍边的官兵和屯垦的移民。而屯垦移民的后裔则成为今天黑龙江满族的主体部分。

《黑龙江移民概要》一书中对黑龙江地名构成特点进行了分类说明,我们通过分析上述绥化市区村屯地名,从地名记录移民历史文化的角度将这一地区村屯地名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大类主要是记录当时满族移民历史的地名。主要“用满语、蒙语及八旗军编制如正黄旗、正蓝旗等命名的地方,均属从前满洲旗人和其它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2](P58)。绥化市区这类村屯地名大多以“旗名+数字+(头)屯”构成,有的地名为便于称说,长度已经逐渐减省,例如:正白头、正白五、正黄四、厢黄三、厢黄四等,或者更简化为“红五”。在我们对村屯地名的调查中,目前还没有发现以XX官屯、XX官庄、XX营盘等命名的现象(对此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

第二类是记载汉族移民历史形成的村屯地名:(1)“以张、王、李、赵等姓氏命名的庄或窝棚”[2](P58),多系清以后汉族移民较集中的地方。(2)后面一字是“屯、店、堡、庄、子等字,前面又冠以地理方位或姓氏的村落,也大多是汉族移民根据地理特点所起的名字”[2](P58)。比如:太平庄、新立屯、小城子、西口子、李家店、三合堡等。在绥化村屯地名构成中,以“XX窝棚”“XX屯”“XX家”“XX店”构成的地名数量占绝大多数,从语言记录移民文化历史的角度来说,也表明这一时期汉族移民的大量涌入对该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历史文化所带来的深刻影响。

以上我们对绥化市区辖域内部分村屯地名从记录移民文化的角度进行了归类分析,各民族的历史迁移、发展和融合形成了这一地域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名词汇;同时通过村屯地名的收集整理也让我们看到历史上包括汉族和满族等各族人民对于当地农业和政治经济文化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才有今天寒地黑土文明蕴含的繁荣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1]靳开宇,等.绥化地名的语言文化含义探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4(5).

[2]李德滨,石方.黑龙江移民概要[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3]辽宁《清史简编》编写组.清史简编(上册)[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0.

[4]陈柏霖.黑龙江省满族移民旗屯建置述略[C].//波·少布.黑龙江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5]杜怀静.黑龙江省地图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3.

[6]杨永茂.黑龙江简史读本[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G127

A

2095-0438(2017)11-0049-03

2017-07-28

靳开宇(1972-),女,黑龙江龙江人,绥化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黑龙江大学2015级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生,研究方向:汉语语言理论及应用。

绥化学院寒地黑土经济与文化研究项目“绥化村屯地名群的形成及移民文化类型探析”(H201702021)。

[责任编辑 王占峰]

猜你喜欢

窝棚绥化村屯
何藩纪实摄影创作中的主观因素研究
绥化天气雷达系统建设实施过程的关键点回顾
村屯被“市化”后,村民这些顾虑如何破解
以融媒体讲述“窝棚创业者”的故事
新闻评论应注意在“度”和“点”上着力——《绥化日报》加强舆论引导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狼和大象
“避税窝棚”(大家拍世界)
吉林省整村屯美化创建标准(试行)
基于现状下的村屯生态绿化建设探析
广西田林:完成21个村屯绿化 多植经济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