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2017-08-15徐海滨

关键词:诚信价值观核心

徐海滨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湖南 长沙410100)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三个层面,在国家价值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市场经济与市民社会的核心价值要求;在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立身之本。[1]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2]

一、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所需

大学期间是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关键期。大学生健全人格分为宏观和微观标准,宏观方面应具有高尚的人生追求、良好的公德意识、丰富的人文修养,微观方面应具有健康的体魄及心理、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的生活态度、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自控能力、较高的创新能力。[3]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撞人后杀人事件、2013年复旦大学学生林森浩投毒事件、2017年邯郸市某大学生借钱买手机深陷校园贷事件、2017年南方职业学院学生林华蓉陷传销后跳河溺亡事件,均凸显了很多大学生在人格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自私、懒惰、狭隘、虚荣、焦虑、自卑、怯懦、害羞等,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成长成才,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所需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给广大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需要长期坚持下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伟大、崇高的事业,必须有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代接着一代干下去。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主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头脑,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薪火相传和越燃越旺。

(三)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实现中国梦所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和结晶,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充分吸收了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思想,具有广泛的号召力和强大的感召力,有利于提升民族的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是中国梦的精神旗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撑,需要统一全民族思想、达成全社会共识,共同努力才能达到。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统一全民族思想、达成全社会共识,形成巨大合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关联性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1.在国家层面。荀子的《富国篇》、《强国篇》,管仲的《治国篇》,梁启超的少年强则国强思想均是对富强的论述;庄子、黄宗羲、王夫之均对民主有论述,唐太宗李世民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思想也体现了对民主的重视;南朝宋鲍照《河清颂》、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中均有对文明的论述,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时期也提出了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的观点;《诗经》和司马光的 《瞽叟杀人》中均有对和谐的论述,《中庸》也提倡中和之道,古代的儒释道三教都提倡和谐。

2.在社会层面。自由,虽然我国各朝代均以户籍制度和其他制度来限制老百姓自由,但仍有很多思想家倡导自由,如庄子的《逍遥游》为古代自由思想奠定了基础;平等,儒家对人类平等的论述是从人性的平等开始的。例如,孟子不仅提出了人性善的命题,还提出人人只要努力,皆可以成为尧舜。佛教中也有众生平等的思想;公正,《诗经》、《管子》、《礼记》、《尚书》中均有对公正的论述,宋朝包拯断案公正、处罚分明,其公正、廉明形象深入人心;法治,中国历史上有著名的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和戊戌变法,均主张通过法律来治理国家。

3.在个人层面。顾炎武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霍去病坚持不灭匈奴不成家,岳飞精忠报国,均是爱国思想的体现;《礼记·学记》中的敬业乐群,大禹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周文王拘而演《周易》,均说明我国古代将敬业作为重要美德;诚信,人们广为传颂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论语·颜渊》中的民无信不立,商鞅的立木取信,均说明古代是以诚信为美德,作为君子的重要品质之一;佛教中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周易·坤·文言》中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均说明友善自古以来就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准则。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其精髓,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4]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虽仍对当今中国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但毕竟世情和国情均发生了巨大变化,需要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进一步改造、提炼和升华,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改造、提炼和升华的结果。富强,不止是传统意义上物质财富的富有,而是经济、军事、科技、教育、生态、文化等综合国力的强大。民主,不只是传统的民本思想,而是人民当家作主,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文明,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文明,是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于一体的。和谐,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由,已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写进宪法,受法律保护。平等,不仅包涵经济平等、政治平等,还包涵了文化平等和至关重要的发展机会平等。法治,已上升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敬业,不仅是办事准则,而且上升到职业道德与操守。诚信,现国家正在逐步建立集诚信政府、诚信企业和诚信个人于一体的诚信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本国,面向世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主旋律,是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发展。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有利于大学生普遍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地植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在一定意义上,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优秀传统文化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天然的优势,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历史传承下来的,被无数先辈证明是正确的,且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很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大学生作为优秀分子,见识开阔、知识水平高,不仅容易接受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容易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张芬曾对陕西师范大学低年级大学生阅读我国优秀传统经典著作做过一次调查,64.09%的学生认为通过阅读传统经典著作可以获得有益知识并提高修养,73.31%的学生认为阅读传统经典著作很重要,65.88%的学生会主动去图书馆借传统经典著作进行阅读。[5]由此可见,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更容易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有利于大学生深层次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词语是高度概括和抽象的,仅从字面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枯燥无味,而且无法理解其真正含义。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追溯其根源,从源头上进行把握。12个词语在我国历史上均有大量的典故,形象、生动,且趣味性强,大学生很容易通过这些典故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多样,不仅可以通过著作、谚语、评书、歌曲、戏剧等传统形式进行表现,还可以通过电影、漫画等现代形式进行表现。例如,岳飞精忠报国故事就有歌曲《满江红》,电影《岳飞传》和《岳飞出世》,戏剧《岳父夺状元》和《岳母刺字》。大学生完全可以根据其需要,自由选择其学习形式,从而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次理解。

(三)有利于大学生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其生命力也在于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内涵丰富、知识性强,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和示范性。例如,秦国商鞅为推行变法,怕老百姓不信任,于是立木在广场进行悬赏,搬过去的人均获得了赏金,商鞅的诚信迅速获得了老百姓的认可,其法令也得到了很好的执行,这就是立木取信。该典故的示范性很强,现在很多大学辅导员用该典故在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要求学生诚信考试、诚信贷款、诚信做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指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有利于大学生切实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更高层次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求自己践行,而且要求去制止他人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不但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深层次的理解,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可以用来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还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了他们的信心,也坚定了他们与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破坏社会主义改革的行为作斗争的决心,从而以自身实际行动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有利于大学生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产物,也是时代的产物,需要不断完善和进一步发展。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不仅肩负着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也肩负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通过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播,大学生不仅可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还可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改革实践,进一步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向前进步。

[1]龚群.三层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内在关系[N]. 光明日报,2013-01-05 (11).

[2]习近平.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 人民日报,2014-02-26 (1).

[3]吴玉伟.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标准探索[J].社会心理科学,2012(6):11-12.

[4]杨维.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探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6(4):118-119.

[5]张芬.关于低年级大学生阅读名著的调查研究[J].

猜你喜欢

诚信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