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2017-08-15周云倩

关键词:实训室校企职业

周云倩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外贸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多年来中国科技不断创新、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在全球范围内一路赶超西方发达国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更多中国企业走上国际舞台,在纳斯达克敲钟上市;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源源不断来中国各线城市工作、生活;进入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逐渐由以前的生产外包转变为服务外包与科技创新。随着经济结构转型步伐的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程度的加深、人才结构变化频率的加大,无论企业、社会还是国家,无论跨国公司、国有大中小型企业还是外国人常住的街道办事处,对高职毕业生职业英语能力的要求亦越来越高。毕业生在工作中应善于应对各种涉外情况,以适应企业、社会乃至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高职学生英语职业能力发展依托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和实践,由高职院校和企业进行校企“双主体”协作,共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校企合作,已成为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模式,该模式旨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整合及共享校企间人才、技术、资源等,合力培养适应企业发展以更好服务社会的职业人才。各职业院校以校企“双主体”协同方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安排课程设置、构建课程体系、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并共享校企资源,通过校企合作招生就业、校企“订单班”合作培养、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与教材、校企合作进行实习和实践及校企合作协同开发科研项目来达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目的,在全国高校均取得良好的协同培育效果。

由此,校企合作协同培养的模式对高职院校教书育人、人才培养方面所起作用、所做贡献可见一斑。同理,学生英语职业能力的培养亦可借助校企合作模式。然而,校企合作对英语职业能力培养仅仅局限于英语专业学生,非英语专业生却难以触及。大量针对高职非英语专业英语能力提高的教学改革始终停留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如从教师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对课堂多媒体硬件设施的改善,以及课堂教师创设“真实情景”项目任务等教学改革;或将英语职业能力培养交给有一定英语基础的专业课教师进行照本宣科的专业英语教授,此种教授方式,即便内容具备职业性,但教法却基本沿袭中学英语教学中对词汇、语音、语法、阅读进行教学的传统教学方法,改革收效甚微。而始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整体语言教学便强调语言的整体性,反对把语言肢解成音素、词素、词汇、语法等进行单项教学与训练,强调听、说和读、写之间的互动性及内在联系。[1]75整体语言教学的特点决定了语言整体是由词、句、语言规则、语言环境等语言要素的有机结合所构成,并形成一定的语言功能及丰富的语言意义;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语言不能脱离一定的语言环境,这就是语言的整体性。[1]79

高职学生在进入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前,为应对考试,将英语肢解成语音、词汇、语法、句子、段落等要素进行单项学习与训练,脱离了语言整体性,亦无真实情境可创设,而进入大学后依然按照这种模式学习,自然难以将英语知识和能力运用到真实职场中,而一味在教室、课堂搭建情境,依赖教师在课堂上设计某个主题,假设某个环境进行对话及角色扮演,自主创设的“真实情境”也只是空中楼阁,因此,非英语专业学生尤其理工科类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和社会所获得的英语职业能力和英语职业素养,仍然不能满足企业及社会的需要。而当教师在校内实训室,依托实训室设备,设置相关职场情境,对学生进行相关角色任务分配,要求学生进行职场模拟演练,真实职场情境才得以真正创设。

二、高职学生英语职业能力发展与校企合作的现状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几乎对学生英语职业能力发展起不到任何作用,一方面,无论学校、企业还是社会都在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另一方面,最能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校企合作,却没有为英语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

(一)校企合作从顶层设计方面对英语职业能力培养的支持力度不足

顶层设计方面,各专业学生培养,都是严格依据企业和学校“双主体”协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来指导教学实施和实践,各个专业都将职业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但英语专业学生除外,至于其他专业院系,仅仅开设基础英语课程及专业英语课程(还有某些专业完全没有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并没有把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培养,纳入到本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

(二)校企合作平台支持不足

校企合作,在学校最直接有效的协同培养方式为建立校内实训室,某些工科专业还设立校内工厂,由专业指导教师在校内实训室或校内工厂进行教学实训指导,实现“校中厂”,“厂中校”的教学方式,专业实践课在校内实训室得到充分开展。而作为公共基础课的英语教学,却仅仅依靠多媒体的功放效果。可进行听、说等典型英语能力训练的语言实训室,则只对英语专业的学生开放,同时,培养英语职业能力关键的真实情境构建平台——校内各专业实训室,也只在专业课上对本专业学生上开放,无法实现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进行整体语言的渗入式学习。

(三)缺乏既懂英语又懂专业的“双师双能型”教师

近几年,各高职院校不断引进和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但这些双师的培养,却与学生英语职业能力培养几乎无关,引进和培养的“双师双能型”教师,或是不定期去企业挂职进行企业实践锻炼后,将企业实际生产、销售、管理和运营等流程带入专业课堂;或是在校从未下过企业的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企业培训,考一个相关技能证书,持证上岗,仍然无关专业课及专业能力。而英语基础扎实、英语知识深厚、英语教学法掌握良好,且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达标的“双师双能型”专业英语教师几乎没有。从事基础英语教学的老师不懂专业,无法在基础英语教学阶段着手进行相关职业能力的培训,从事专业英语教学的老师,尽管自身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知识,但缺乏英语教学方法经验,亦无法将英语与自身专业相结合进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趣味性更无从谈起,其课堂的枯燥性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亦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不少专业英语课渐变成“睡觉课”和“手游课”,几乎形同虚设。

(四)缺乏针对行业需求和学院学生实际情况的校本教材

目前,基础英语教材或专业英语教材,在编排上大多存在同质性。基础英语教材编排模式几乎千篇一律,有些教材连单元主题都类似,各种专业英语教材可选择面较少,教材编排上沿用初、高中教材模式:相关专业词汇罗列,专业文章一篇、课后问题三两题,质量不容乐观。校企合作编排专业教材如此多,唯独没考虑过按照企业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编排一本质量过硬的专业英语教材。

三、高职非英语专业生英语职业能力培养在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实施

(一)校院两级给予政策倾斜与扶持

学校及各院系应将学生英语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编撰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自第二学期始,各专业实训室为英语职业能力实践教学项目安排一定课时,为英语教师进行专业英语职业能力实践教学提供优质平台,使学生在项目实践教学过程中身临其境。只有自上而下规定各专业协同合作、共同培养学生英语职业能力,才能从根本上为学生英语职业能力的提高提供最坚实、最长久的政策保障。

(二)校企合作平台给予有效支撑

以校企“双主体”为基础,互通有无,协同构建具备专业品牌与特色的校企合作平台。平台主要分为两类:校内平台为实训室,从第二学期开始,应当每学期适当安排英语课时在实训室上,教师依据在实训室构建的真实职场环境设计职场主题项目,让学生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下,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工作,以此来培养各行业所需的英语职业能力;校外平台为与学校专业院系有合作的企业单位,第一学年,各专业学生主要在实训室进行英语职业能力的培养,第二学年,进行专业英语学习,在习得更多的专业英语词汇与表达后,可以进入与学校院系合作的企业进行校外实践教学,老师与学生在企业的真实职场中运用职业英语参与真实的职场工作流程,老师及企业人员从旁指导,如此能让老师与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英语职业能力。

(三)建立公共英语教师“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与其他专业学科类似,公共英语教师“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也可通过“内培”和“外引”两种方式进行。“内培”是指在职教师通过深入企业进行产教结合的培养和进修,提升其实践能力;“外引”是指通过引进或柔性化引进企业的技术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进校园,并对其进行教育教学规范培训,使之具备教师的能力素养,充实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2]同样,因为教授专业英语的教师存在语言基础不够扎实,听、说、译能力不足,且无法短时间经过培训迅速提高的问题,高职院校“内培”的重任只能落到公共英语教师身上。在学校排公共英语课程时,可依据教师兴趣及意愿分配专业,教师可将教授专业,当成自己第二专业来进行学习与进修,为公共英语教师提供对应专业企业培训及适当的企业实践,让公共英语教师更直观了解行业企业真实生产、管理及运营流程,以便教师在设置职场情境项目时,更客观,更实事求是。同时,鼓励公共英语教师考取其他专业职业技能证书,如,教授财经专业的英语教师可报考经济师资格、会计从业人员资格,教授酒店、旅游专业的英语教师可考取英语导游资格证书;教授医药营销专业班级的英语教师可考取药剂师资格证书;教授工科专业如模具、数控、建筑、机电等专业班级的英语教师可尝试考取相应专业难度系数最小的资格证书,实现跨界学习的同时亦提升了自身专业英语水平及英语职业能力,为高水平专业英语课程的教授做准备,同时,从学校角度看,不失为诟病多年的专业英语教学提供一个突破方向,为高水平专业英语教师进行有效的人才储备。

(四)校企合作共同开发适合本地区企业发展、本专业学生学习的校本教材

目前市场上的专业英语教材不少,也有专门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专业教材,但质量参差不齐,教材缺乏创新及趣味性,在内容编排上几乎没有太多差别,除了酒店英语教材听说内容安排较合理外,其余专业几乎都以专业英语文章阅读类型为主,每个单元先编排一些专业词汇,而后一两篇专业文章作为阅读,文章后面设置几个阅读理解选项,专业教师教授时亦是先讲单词,再让学生自行阅读文章,英文水平稍高的老师会讲语法、翻译方面的内容,而英文水平略弱的教师直接跳过讲课直接讲课后习题。文科类学生专业英语掌握程度比工科专业学生专业英语掌握程度高,除了学生本身英语基础外,从概率上讲,文科类老师英语水平普遍略高于工科类专业老师,且对语言教授的输出能力高于理工科老师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学校应当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效仿其他专业校本教材编撰模式,让英语教师与各专业合作企业,协同制定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本企业成长发展,并适合本专业学生学习的校本教材。英语教师在与企业协同制定教材时,应按照企业对本专业学生英语职业能力要求和标准为指导原则,依托企业日常经营流程,分项目编排教材内容,让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本可参,也有助于学生在英语职业能力课堂项目学习和实践教学中有效实施课前预习,课中练习及课后复习的学习步骤。

(五)利用校企合作将学生英语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培养相结合

以专业英语项目课程实践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英语职业素养。要提高学生的英语职业素养,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英语职业素养,英语教师以自身的英语语言素养和职业素养感染学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学生在日常课堂活动中及生活中,自然地培养自身的英语职业素养并形成习惯。其次,英语教师在课堂实践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增加企业文化内容,尤其是一些有海外业务的公司。英语职业素养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形象,学生应积极学习企业文化,培养“主人翁”精神,在将来职业生涯中,不仅展现良好的英语职业能力,还能显露出自信、乐观和积极上进的气质与职业素养。

随着高职教育蓬勃发展,校企合作程度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起着异常重要的作用,高职学生本专业的职业能力不断提高,然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却一直难以突破。若学院领导及一线教师,能有效借助校企合作这一重要契机,为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培养提供必要的协助与支持,定能突破这一高职教学难题及困境。尽管将这重要的协助与支持彻底实施实非易事,但针对英语职业能力培养一直处于瓶颈状态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来说,这无疑将带来突破性的进展。

[1]吴婉,胡军. 整体语言教学下非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培养[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08(6).

[2]李建国,校企“双主体”视角下高职学生职业能力

猜你喜欢

实训室校企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职业写作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高职院校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探讨
我爱的职业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