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文化类节目的嬗变

2017-08-15

关键词:类节目电视节目纪录片

罗 琦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随着时代发展,我国主流电视媒体中央电视台(以下简称央视)一直担当着弘扬和传承优秀文化的重任。经历了数年文化类节目的创新与发展,央视于2017年年初推出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和“将值得尊重的生命与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的《朗读者》两档制作精良的原创文化节目,不仅获得高收视率,成为令人瞩目的电视文化现象,更将原创文化节目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构建了主流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新格局。笔者试图对央视文化类节目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分析其发展原因,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策略。

一、央视文化类节目的发展历程

(一)第一阶段:纪实的形态,恢弘的叙事

1.文化类纪录片的发展

2005年,中国纪录片尚处于语言单一、叙事手法贫乏的状态,然而以皇家历史为题材的大型纪录片《故宫》,收视率最高达到3.09%,该片从故宫的兴建、修缮到故宫藏玉、藏瓷,以及故宫的坎坷命运等方面,将故宫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一一向观众展示。该片借鉴电影化剪辑手法,增强趣味性和可视性,首次使用的“情景再现”的叙事手法,凸显了节目的张力和表述历史的开合度。《故宫》播出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将其改编为《解密紫禁城》,并在167个国家和地区播出。《故宫》恢弘大气的叙事手法,“情景再现”的运用,精美细腻的画面,光影变幻的影像,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在此阶段,几乎所有的文化类纪录片作品都是气势恢弘的风格,制作精美,打破了传统的缓慢叙事。2007年,以展现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的《台北故宫》,风格婉转清新,亦借鉴了《故宫》的创作手法与风格。《昆曲六百年》为之后具有代表性的纪录片之一。片中昆曲婉转悠扬的曲调、温柔的江南水乡、小巧的苏州阁楼,在光影变化下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演绎昆曲艺术大美的同时,片中泥塑、园林、云锦等多种艺术元素的匠心穿插和巧妙借用,让观众在昆曲的唯美意境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以纪实形态呈现,是这一阶段文化类节目的一大表征。民族文化的基因以纪录片为载体,通过全新的叙事技巧传递给观众。

2.电视课堂到电视讲坛的转变

这个时期,央视以讲坛形式出现的文化类节目《百家讲坛》受到观众欢迎,从传统的“电视课堂”转换为“电视讲坛”,[1]内容从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节目中走出了易中天、于丹等受观众喜爱的文化学者。虽然出现了这些优秀的文化类节目,但我国电视节目还是呈现泛娱乐化的整体格局。在真人秀、综艺节目众多的时代,文化类节目吸引的只是一部分受众,青少年群体更多地被娱乐节目吸引。

此阶段的文化类节目虽然制作精美,文化内涵丰富,但节目形式相对单一,缺少观众共鸣,与观众有疏离之感。

(二)第二阶段:大众化影像,“综艺+文化”的形态

2012年至2016年是央视文化类节目快速发展的时期,文化类纪录片与语言类现场节目各具特色。

1.文化类纪录片的变化

2012年,美食文化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在全国刮起一股寻找传统美食的热潮,观众被屏幕上的美食刺激着味蕾。观众惊诧于我国物产之丰富,食材之美味,对传统美食文化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舌尖》通过中国传统美食,向观众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2013年,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以清新的画面、唯美的意境展现在观众面前。该片以茶文化为焦点,以人物为叙事线索展开,分别从茶的种类、历史、传播和制作等角度完整呈现茶文化,传递了中国人“茶即人生”的传统理念。2016年初播出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表现的是一种审美趣味的平民化,即追求自然和本色,贴近生活的原貌,以小见大,给宏大叙事的电视荧屏带来一股变革的清新之风,淡化了宏大叙事节目与观众的距离感与疏离感。

以普通人物为叙事主体,是此阶段文化类纪录片的重要表征之一。这类纪录片均采用平民视角展开叙事,镜头质朴、真实,关注普通人物的命运,切中人们共同的情感。通过唯美的影调、低机位的角度、节奏张弛有度的剪辑手法,纪录片走入了每个片中人物的内心,也触及观众的灵魂深处。正是影像化表达和普通人物个体化的展现,使这些纪录片文化意蕴浓厚,情感丝丝入扣,表现得如诗画般美好,形成了诗意表达。

2.“综艺+文化”节目形态的尝试

这个阶段,“综艺+文化”的节目形态开始进行尝试。在众多综艺节目取得高收视率的同时,2013年央视陆续推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国成语大会》,以全新的创意、精良的制作、独特的文化竞技设计,引领了中国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发展潮流,用独特的竞赛形式展现汉字之美、成语之美及其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这些文化类电视节目没有炫目的包装和明星效应,却对汉字书写和成语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对其历史背景进行阐释。

更值得关注的是,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国成语大会》之后,2016年1月央视又推出《中国诗词大会》(以下简称《诗词》),引发观众对诗词之美的关注。正是《诗词》第一季构建的良好口碑和受众群,为2017年1月《诗词》第二季成为现象级节目奠定了基础。

(三)第三阶段:情感、情怀与共鸣

2017年初,文化语言类节目《诗词》第二季和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成为现象级节目。“情感”“情怀”“共鸣”成为这个阶段的关键词。

1.《诗词》第二季引发观众共鸣

《诗词》第二季于2017年1月29日至2月在央视每日播出。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通过中华诗词传播文化内涵,参赛选手展示文化底蕴,主持嘉宾传递文化理念。选手、嘉宾和主持人董卿带领观众穿越古今,一同探寻中华文化的魅力,引发观众共鸣。

2.《朗读者》彰显人文情怀

《朗读者》是2017年央视继《诗词》第二季之后推出的文化情感类节目,每期嘉宾朗读的内容都围绕一个主题词展开。《朗读者》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内涵,节目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展现了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

与之前文化类节目不同的是,这两档节目优美的文字语言,朗读者对文化内涵的诗意化阐释,嘉宾对文化意蕴的点评,水墨画般的节目包装,现场或如行云流水或温馨动人的场景和舞美,都更凸显出人文情怀与社会价值。凭借此前央视语言文化类节目的收视基础,这两档节目一经推出,即引起观众高度关注,并获得较高的收视率。节目让观众穿越古今感受中国文字之美,跟随主持人从文学出发,走向情感和生命体验,享受文学与情感碰撞的盛宴。

3.助力其他媒体文化创新

近年来,在央视构建的文化类节目格局下,各大主流媒体纷纷推出文化类节目。湖南卫视2017年下半年女性文化类体验节目《我们来了》第二季和合伙人创业节目《中餐厅》,都传递出传统中国文化意蕴。北京卫视的《传承者》是2015年11月推出的一档传统文化展示真人秀,2016年9月播出第二季,节目用“真挚情怀、真实争鸣、真诚致敬”的三重定位,将中国意象的观念传向全世界。这个阶段,各家卫视的文化类电视节目形式更加多样,文化内涵与本土地域文化互相结合,将视角低置,重视凸显人文情怀。

二、央视文化类现象级节目的成因

2017年央视文化类节目发展迅速,情感交融与媒体融合是形成现象级节目的原因。

(一) 观照当下,以文化打造节目根基

当下,阅读时间的碎片化使人们仅用零碎时间对信息进行简单接收,无心花费较长时间认真品读和赏析语言文字的美感,无暇思考和探索文化背后的深义。碎片化的信息传递,改变了对传统纸质文本的“深阅读”模式,人们习惯于对文化的浅层理解,对于文化本身所包含的审美特质和情怀也流于表象。

在不断流变的社会文化环境中,2017年央视文化类电视节目内在的精英气质让观众眼前一亮。《诗词》与《朗读者》合力形成文化矩阵,在央视这个主流媒体平台引导下,观众广泛参与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之中,并在新媒体和自媒体平台持续发酵。

这些节目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将综艺元素巧妙融入其中,通过营造颇具诗情画意的情境与传统中国风的舞美,配合古典诗词的意境表达,使嘉宾完成具有浓厚中国传统情怀的朗读书信、记诵诗词等一系列具有仪式感与象征性的文化行为。主持人、嘉宾和参赛选手,都由内而外地散发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气质。在社会化语境下,传统文化成为大众传播凸显的电视文化符号,构成了现象级文化类节目发展的内生性动力。

(二) 情感交融,以影像呈现文化内涵

当电视屏幕被各种娱乐节目占据时,观众的眼光也开始变得挑剔,从过度娱乐化变得冷静下来。诗意般的节目《诗词》与《朗读者》正如清流满足了当下观众的诉求。此类富含文化气质的节目,达成了各个年龄段和各种职业受众群体的共鸣。与以往多展现历史题材节目的恢弘大气不同,这类节目往往见微知著,通过画面的光影变幻与剪辑的节奏把控,体现画面张力,以近景、中景和特写来展示放大细节,以影像呈现文化内涵。

节目内在情感的表达和现场情境的呈现,不仅在视觉符号上吸引观众,节目内涵更直抵观众心灵。与娱乐节目相比,文化类节目更能触碰到观众心灵最柔软的地方,唤起普通人对家庭、对事业、对亲人、对国家的情感。

(三)媒体融合,新媒体形成长尾效应

文化类电视节目,借助与新媒体的互动,将电视和网络等新媒体融合,注重媒介融合与新媒体平台的延展,并将拼写游戏、填字游戏等娱乐化模式与严肃的文化传播内容相结合,创新传播中国文化之美的形式,对文化传承进行大胆探索和尝试。

《诗词》第二季尽管播出时间只到2月7日,但并未戛然而止,随着相关APP的开发运用,节目仍在新媒体端和手机端持续发酵,形成长尾效应。《朗读者》节目坚守文化本体,在全国许多城市设置朗读亭,许多朗读亭外,人们排着长队等待朗读。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时,收视率一般,但当拍摄方将视频上传到弹幕视频网站之后,却收获良好口碑。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反向”传播,即先通过微博的“病毒式传播”赢得众多口碑后,才获得更多受众的关注。在媒介融合时代,注重用户思维,凭借网络媒体平台和自媒体的传播效应,充分利用其多元化、超链接性和无限延展性,进而完成互联网思维的转化,亦是央视文化类节目持续发酵的重要原因。

三、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对策

(一)注重节目的差异化发展

随着2017年上半年央视几档文化类节目的引领,形成了一股文化热潮,各大卫视以传统文化的资源优势,作为节目创新的母体和源泉,陆续推出各种文化类节目。如湖南卫视在文化类节目与综艺节目之间另辟蹊径,推出《儿行千里》和《我们来了》第二季,以《中餐厅》和《亲爱的客栈》为代表的“慢”综艺节目也获得高收视率,以文化为内涵,打造文化符号及其背后的内涵与价值。

在保证节目文化品格的同时,文化类电视节目同样要注重突破与创新,进行差异化生产,探索民族文化基因,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观众对文化类节目的收视黏性,保证节目的持续生命力。

(二)深挖节目的文化内涵

目前,文化类电视节目在文化内涵的体现上,多着力于在诗词、汉字、成语等显性文化因素,缺乏对文化内蕴和价值层面的深层次理解、运用和开掘。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也存在同质化、单一化现象,节目大都采用知识竞技加嘉宾点评的形式,内容多限于书写、猜词、背诵或朗读等,节目的可持续性传播力欠缺。

文化类电视节目,应在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寻求契合点,以主流价值为魂,回应时代精神诉求,传播生活中的平凡之美,调整收视门槛,透过真挚的表达和真诚的演绎,去触摸真切的人生,赋予节目新的时代内涵。将历史性与现代性、精英化和通俗化进行现代融合,是文化类节目创作人员当下的使命。文化类电视节目,除了仪式化与程式化的影像展示外,更应向观众呈现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

(三)坚守媒体的社会责任

电视媒体所担负的根本责任,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宣扬正确的价值观。电视的影像传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传播意义,在于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电视的手法,生动、形象、直观地表达出来,通过影像化的形式传递给观众。几千年来,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深植于每个中国人内心,电视媒体应坚守社会责任,体现媒体担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道德新风尚,有价值传播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是电视媒体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和历史担当。

[1]颜梅,何天平.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嬗变轨迹及文化反思[J].现代传播,2017(7):88.

猜你喜欢

类节目电视节目纪录片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提问艺术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