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40例X线诊断分析

2017-08-15李晓勇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2期
关键词:肺源肺气肿肺动脉

李晓勇

(内蒙古师范大学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1517)

·诊断技术·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40例X线诊断分析

李晓勇

(内蒙古师范大学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1517)

目的 探究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的过程中,使用X线诊断的临床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40例进行X线检查,同时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和分析,分析其诊断情况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 X线可见患者肺动脉段呈现凸出现象,其主要枝干扩大,外围逐渐变细,部分患者肺门呈现舞蹈征,同时患者的心脏大血管搏动呈现增强现象。同时不同位置观察可见其心脏病变的相关表现,患者中病理诊断0例有患者为肺气肿型25例、患者为正常型12例、患者为间质型3例;X线对于患者的确诊率和心电图比较则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X线诊断分析发现,其能够对患者做出相对准确的鉴别和诊断,同时和心电图的检查比较,X线诊断准确率明显较高,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X线;诊断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临床中较为多见,病情发生可能因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临床常见的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均可能在长时间的作用下使得患者肺结构出现病理性改变,最终使得患者的病情发展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发后患者肺动脉高压现象明显,持续未得到有效干预的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相关的并发症,例如心功能不全的现象,而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患者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均会产生威胁;因此及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诊断分析,明确患者病情,同时给予相应的治疗,进而控制患者疾病进展或使得患者得到有效的恢复,就对于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我们则针对4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检查和分析,目的在于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40例进行X线检查,在进行本次研究前我们已经对患者或家属说明了研究概况,入选者均为知情且同意参加本次研究者。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关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同时患者因为胸闷、心慌等不适来我院就诊,确定其为疑似病例后积极进行检查。平均(53.21±2.13)岁,年龄22.5~74.5岁,男29例,女11例。

1.2 方法

针对患者均进行X线检查,首先在检查前对患者简单说明检查的流程和基本情况,使得患者产生正确认知,便于在检查的过程中能够积极和医护人员进行良好的配合,最终使得检查得以顺利进行[1];检查过程中对患者积极进行体位指导,必要情况下医护人员可协助患者改变体位,便于获得准确的影像学资料,而针对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如果某一切面的影像学资料不清晰,可积极尝试变化扫查角度,最终获得准确的检查资料。此后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并记录相应的检查结果,后对患者情况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X线下的临床情况,同时按照患者情况对其进行诊断;如果患者的肺动脉圆锥部显著突出或右心室明显增大;或患者的肺动脉段高度超过3.0 mm或患者中心肺动脉扩张与外围分支纤细,其对比显著;或患者的右肺动脉干扩张,横径超过15 mm,或观察患者情况可见右肺下动脉干增宽超过2.0 mm[2];如果患者的X线下特征满足上述任何一种情况即可对其进行确诊。观察患者的X线下表现,同时按照肺气肿型、间质型、正常型对患者进行分类,对其相应的例数进行统计,并观察心电图下患者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的X线下肺动脉和肺血管情况

X线可见患者肺动脉段呈现凸出现象,其主要枝干扩大,外围逐渐变细,部分患者肺门呈现舞蹈征,同时患者的心脏大血管搏动呈现增强现象。

2.2 患者的X线下心脏病变表现

X线下可见患者的心脏形态呈现改变,其右心室增大现象明显;同时患者的正位影像学可见心脏横径增宽,右心室占据横隔面加宽,同时肺动脉段的突出延长;右前斜位观察可见右心室向前凸出,同时使得患者的心前三角区减小;而左前斜位观察可见患者右心室隔断加长,前缘膨出,且心前间隙出现明显的缩小迹象。

2.3 心电图和X线的确诊率比较

患者40例中病理诊断有患者为肺气肿型25例、患者12例为正常型患者为间质型、3例;通过比例统计可见,肺气肿型占比最高;X线对于患者的确诊率和心电图比较则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组间比较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心电图和X线的确诊率比较 [n(%)]

3 讨 论

在临床针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其病情发生多数是以患者存在肺部疾病为基础的,其中最常见的包括肺气肿、肺血管慢性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病情发生后往往久治不愈,此时患者的肺部出现病理性改变,肺部正常结构受到影响,最终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右心功能不全等现象,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甚至生命安全[3]。而其基础疾病的发生对患者的影响则表现在肺部长时间的病变使得纤维化现象明显,患者的肺血管可能逐渐出现闭塞的现象,最终在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导致患者出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对于患者的健康影响较大,虽然临床目前可以对患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但是其对于患者产生的治疗效果往往有限,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直接从中收益,表现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生活质量也逐渐得到改善[4];而与此同时在相关疾病出现后,其对于治疗效果往往抱有较高的期许,临床常规方法对于患者所能够产生的效果就很难再满足临床的需求,同时也无法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因此积极针对患者的早期诊断方法进行探讨,使得患者在病发初期能够获得准确的诊断,继而及时对患者介入治疗,对于患者病情的发展抑制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5]。临床常规用于对患者的诊断方法较多,以心电图为例,其在患者表现为相应的变化时,才可明显对患者进行鉴别和诊断,但是如果患者的疾病尚处于早期,临床各项情况并不是十分明显,心电图则对于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较差,因此不适用于临床对其较高标准的追求。而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对其进行分析,缺乏一定的特异性,且临床多数疾病的症状和情况均存在相似之处,因此也很难对患者做出准确的分析[6]。X线在对于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即便患者处于病变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特异性症状,但是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早期的病变首先是从患者的右心室改变为基础的,此时在X线的检查下基本可对患者的右心室情况进行准确判断[7]。X线通过不同角度的检查能够对患者肺动脉的外周血管情况进行明确的观察,此时结合患者不同体位的影像学资料,和其临床特征等进行综合性分析,基本可对患者进行明确诊断。

本次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则针对4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检查,X线可见患者肺动脉段呈现凸出现象,其主要枝干扩大,外围逐渐变细,部分患者肺门呈现舞蹈征,同时患者的心脏大血管搏动呈现增强现象。说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X线线下可见其详细的肺动脉和肺血管情况;同时不同位置观察可见其心脏病变的相关表现,因此通过不同体位获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于患者的鉴别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检查的40例患者中病理诊断有25例患者为肺气肿型、12例患者为正常型、3例患者为间质型;按照不同检查方法对于患者的确诊情况进行统计可见,X线对于患者的确诊率和心电图比较则明显较高,以其中占比最高的肺气肿型患者为例,本次共计入选的40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为该类型病变,而心电图对于患者检查的准确率仅仅为40.0%,X线诊断的准确率则可以达到72.0%,两组比较明显可见观察组患者的准确率相对较高,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其中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同时说明X线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对于患者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40例X线诊断分析发现,其能够对患者做出相对准确的鉴别和诊断,同时和心电图的检查比较,X线诊断准确率明显较高,因此值得临床借鉴;意义在于通过早期诊断及时对患者情况进行明确,便于临床对患者积极施加相关的治疗,帮助患者及时恢复,我们建议仍然应该进一步对患者的发病详细因素进行分析,最终从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入手,结合其临床可能性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和相应的干预,此后帮助患者得到及时恢复,改善其预后。

[1] 顾达芳.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诊断及治疗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12):37-38.

[2] 李 敏.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诊断及治疗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5,(5):106-107.

[3] 郭金叶,何士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清TGF-β1水平的临床意义[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42-43.

[4] 毛昌追.Ca125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6):145-146.

[5] 成聪聪,陈 捷,黄伟萍.心肌肌钙蛋白Ⅰ与N-末端脑钠肽前体检测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意义[J].中国乡村医药,2014,21(9):61-62.

[6] 蒋建敏.心钠素水平检测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意义[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5,15(4):301-303.

[7] 曾仲麟,梁锦泉,谭柏松,等.NT-proBNP和肌钙蛋白I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J].吉林医学, 2017,38(2):293-294.

本文编辑:赵小龙

R563.1

B

ISSN.2095-8242.2017.22.4291.02

猜你喜欢

肺源肺气肿肺动脉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特点分析
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作期66例临床观察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临床诊治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不同通气模式在重症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
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
沉蛤定喘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力衰竭肺肾气虚型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