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右美托咪定和异丙酚复合麻醉在脑肿瘤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2017-08-15孙东江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2期
关键词:异丙酚咪定美托

孙东江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云南 昆明 650032)

右美托咪定和异丙酚复合麻醉在脑肿瘤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孙东江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云南 昆明 650032)

目的 分析在脑肿瘤的切除手术治疗患者中应用异丙酚与右美托咪定的复合麻醉进行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择于2015年05月~2016年05月间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脑肿瘤患者100例,按照麻醉方式的差异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一组患者5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苏醒时间、气管导管拔出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脑肿瘤的切除手术治疗患者中应用异丙酚与右美托咪定的复合麻醉进行麻醉时,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效果明显比异丙酚好,具有应用的价值。

右美托咪定;异丙酚;复合麻醉;脑肿瘤切除术

脑肿瘤也叫作颅内的肿瘤,属于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主要起源于原发性的颅内瘤,在每一个年龄段都会发生的可能性,并且男性患病率比女性高。脑肿瘤是由于周围的脑神经受到压迫,致使颅内压上升,引起局部的脑组织水肿与缺氧。现阶段主要使用手术治疗,由于手术容易引发缺血性的损伤与机械性的损伤,因此需要进行对应麻醉。本研究分析了进行手术治疗的脑肿瘤患者采用异丙酚与右美托咪定的复合麻醉的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于2015年05月~2016年05月间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脑肿瘤患者100例,按照麻醉方式的差异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其中,参照组30例男患者,20例女患者;年龄最小为18岁,年龄最大为61岁,平均年龄43.6岁,参照组采用异丙酚的复合麻醉。研究组31例男患者,19例女患者;年龄最小为19岁,年龄最大为63岁,平均年龄44.1岁,研究组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的复合麻醉。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与性别)等经比较后,没有明显差异(P>0.05),可比对。

1.2 麻醉方法

在患者进行麻醉的前30 min,需要肌注0.5 mg的阿托品与0.1 mg苯巴比妥钠。在患者进到手术室以后,通过S/5的多功能式检测仪检查血氧的饱和度、心率(HR)、血压(BP)与心电图(ECG)。构建静脉输液的通道,注射10 ml/kg聚明胶肽的注射液。两组患者都注射0.3 mg/kg依托咪酯、0.2 mg/kg顺阿曲库铵、0.1 mg/kg咪达唑仑行麻醉的诱导,在进行气管插管以后进行机械的通气,其参数是6~10 ml/kg的潮气量,每分钟通气的频率为10~12次,呼吸比大约为1:2。

在维持麻醉的阶段,研究组与参照组分别进行静脉注射了0.2~1 μg/kg/h的右美托咪定、3~10 μg/kg/h,还要注射0.1mg/kg/h的顺阿曲库铵与0.05~0.2 μg/kg/h的瑞芬太尼,然后吸入适量的异氟醚。在手术过程中应对异丙酚与右美托咪定用量进行调整。

1.3 观察的指标

采集在麻醉诱导之前、开硬脑膜、肿瘤取出、完成手术与术后的24小时30 ml血液的样本,监测患者NSE与S100β蛋白;观察记录患者气管导管拔出时间和苏醒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选取SPSS 18.0的统计软件实施分析和统计,计量资料选择”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采用t实施检验。运用百分率(%)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采取卡方实施检验,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则选择P<0.05来表示。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NES和S100β的蛋白浓度

在在麻醉诱导之前与开硬脑膜这个阶段,两组患者NES与S100β的蛋白浓度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相关意义;在肿瘤取出、完成手术与术后的24小时这个阶段,研究组NES与S100β的蛋白浓度明显比参照组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相关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者NES与S100β的蛋白浓度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者NES与S100β的蛋白浓度比较(±s)

?

2.2 比较两组气管拔出时间和苏醒时间

研究组苏醒的时间为(24±4.26)分钟,气管导管拔出的时间为(29±3.19)分钟,参照组患者苏醒的时间为(30±5.24)分钟,气管导管拔出的时间为(37±34.98)分钟,研究组苏醒时间和气管导管拔出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存在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NSE属于大脑保护作用判断关键性指标,其属于血清神经元的特异烯醇化酶,兼具烯醇化酶的活性,并且在成熟神经元的细胞浆中有特异性[1]。所以一旦神经元遭受破坏,血液中NSE的浓度就会升高,所以NSE和大脑损伤程度息息相关。S100β的蛋白是另一个判定的指标,只有中枢神经遭受破坏时,才可以监测出血液中S100β的蛋白,即S100β的蛋白能够直接反应中枢神经损伤的程度。可见,联合NSE与S100β的蛋白判断,可以全方面认识脑损伤情况[2]。本次研究显示,在在麻醉诱导之前与开硬脑膜这个阶段,两组患者NES与S100β的蛋白浓度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相关意义;在肿瘤取出、完成手术与术后的24小时这个阶段,研究组NES与S100β的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较为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从上述数据中能够判断出病人出现继发性脑损伤。

此外,研究组苏醒时间和气管导管拔出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患者,数据对比之间具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应用右美托咪定的复合麻醉对于脑肿瘤患者的脑损伤程度明显比异丙酚低。究其原因,右美托咪定剂量与脑代谢的情况、脑血流量相关,并且可以保证中枢神经的CO2反应性,同时不会影响到内血管自主调节的功能;右美托咪定还具备消炎抑制的作用,可以降低继发性的脑损伤发生率。

综上,在脑肿瘤的切除手术治疗患者中应用异丙酚与右美托咪定的复合麻醉进行麻醉时,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效果明显比异丙酚好,并且不易损伤患者中枢神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1] 付作文,程朝晖,谭海燕.右美托咪定对脑肿瘤切除术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12(08):43-44.

[2] 李正凯.右美托咪定与异丙酚复合麻醉对脑肿瘤切除术患者脑保护效应的比较[J].医药前沿,2015,14(25):16-17.

本文编辑:李新刚

R614

B

ISSN.2095-8242.2017.22.4247.02

孙东江(1974-),大理人,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麻醉工作

猜你喜欢

异丙酚咪定美托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
右美托咪定的临床研究进展
右美托咪定在颅内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右美托咪定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右美托咪定联合咪唑安定镇静在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50例效果观察
异丙酚靶控输注联合利多卡因滴入和雾化吸入在保留自主呼吸下气管插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