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匹多莫德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研究

2017-08-15赵晓东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7期
关键词:莫德天数支气管

赵晓东

(哈尔滨市松北区台屯卫生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527)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匹多莫德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治疗效,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匹多莫德,在临床取得良好效果,具体情况探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接收的支气管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37例、女23例。现根据入院时的数字编号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中年龄2~10岁,平均年龄(5.8±1.9)岁;对照组30例中最大年龄12岁,最小年龄3岁,平均年龄(5.9±2.0)岁。全部患儿的临床资料经比较,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糖皮质吸入治疗,为却确保可以迅速有效的控制哮喘症状,在开始用药时便给予较高的剂量,然后在接下来的3~6月以内逐渐缩减剂量并维持最低剂量[1];针对季节性哮喘患儿,可以在季节来临之前的两周给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当季节过去后便可以停止用药。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口服液,0.4 g,po,bid[2],总共进行为期两周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道感染次数、发热天数、咳嗽天数、喘息发作天数和抗菌药物的使用天数[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1)呼吸道感染次数:治疗前后,观察组分别为(5.10±1.22)和(2.13±1.50)次,对照组分别为(5.28±1.34)和(5.10±1,20)次;(2)发热天数:治疗前后,观察组分别为(5.23±1.44)和(2.30±1.54)天,对照组分别为(5.10±1.52)和(5.00±1.43)天;(3)咳嗽天数:治疗前后,观察组分别为(36.45±20.56)和(20.35±10.53)天,对照组分别为(37.45±21.76)和(31.30±20.32)天;(4)喘息发作天数:治疗前后,观察组分别为(1.65±0.46)和(0.15±0.50)天,对照组分别为(1.70±10.10)和(1.55±0.15)天;(5)抗菌药物使用天数:治疗前后,观察组分别为(14.45±6.12)和(7.15±4.54)天,对照组分别为(14.50±6.08)和(14.10±5.10)天。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匹多莫德作为全合成的免疫刺激调节剂的一种[4],通过对非特异性自然免疫的刺激,可以促使体液和细胞免疫产生相应的效应,并且本身具备非常低的慢性和急性毒性作用,在治疗气管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具备显著的效果[5]。在本次研究中,相比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常规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匹多莫德治疗 ,可以极大地改善支气管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应用价值高,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1] 邵 磊,徐风洲.玉屏风颗粒辅助治疗儿童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及对患儿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J/OL].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10):35-37.

[2] 蔡东黎,王雅丽,龚敏莉.支气管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补锌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6):3819-3820,3823.

[3] 廖嘉仪,张 涛.细菌溶解产物对支气管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β防御素1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16(05):508-512.

[4] 苏小奇,黎钰红,钱水英,梁玉秀.兰菌净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08):1433-1434,1442.

[5] 刘富财.补锌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6):22-23.

猜你喜欢

莫德天数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质量管理工具在减少CT停机天数中的应用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抑郁筛查小测试
最多几天?最少几天?
一张白纸, 一个故事
食药总局公告:匹多莫德,3岁以下儿童禁用!
绿山墙的安妮(四)
生日谜题
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