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质量改进在偏瘫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2017-08-15冯则智贾秋菊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7期
关键词:偏瘫置换术髋关节

冯则智,侯 佳,贾秋菊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1.外科;2.骨三科;3.口腔颌面外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有效地护理工作能够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的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注重管理和环节质量控制的管理模式[1]。偏瘫患者的关节通常会发生病变和损伤,从而出现关节变形、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症状,对患者的身心都造成巨大的压力。此类患者多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对偏瘫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工作中,能够缩短治疗周期,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功能恢复[2]。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8月来我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2.3±1.78)岁;研究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32~73岁,平均年龄(54.2±2.4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手术室护理、术后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基础护理、体位护理、并发症预防和护理等。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模式。在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偏瘫患者护理中,加强复健运动和指导出院的日常生活是护理的两个重点。首先,在患者手术后,帮助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姿势,协助其翻身,指导患者使用正确的方法呼吸、咳嗽和脚踝运动。其次是在手术2~3天后,鼓励患者下床以避免髋关节过去屈曲,指导其练习助行器、拐杖走路。再次是在患者手术4~6天后,协助患者独自上厕所了上下楼梯。最后是患者出院前,指导其练习使用辅助器穿鞋袜,告诫出院后的禁令事项,如:盘坐、翘腿等。在整个护理期间,对患者每个月进行1次评价统计,开展护理人员相互学习的分析会议,在发现问题后及时调整,坚持量化考核。

1.3 观察指标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一般、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92,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6.3±1.5)天,低于对照组的(12.6±4.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75,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1/30),低于对照组的20.0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43,P<0.05)。

3 讨 论

偏瘫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不方面的情况,患者心理普遍承受巨大压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解除患者关节疼痛有很大作用,但是术后的复健工作是决定此次手术是否成功的关键[2]。患者在进行髋关节置换术后7~15天,对患者今后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持续质量改进护理中提倡对患者疾病的事前控制和预防,将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方法应用在护理中,用更科学、更规范、更系统的护理方法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进行护理,让患者进行正确的复健工作,并对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指导,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适应社会交往和心理康复。此次研究中,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更高。研究结果证明,在护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能够更好的帮助偏瘫患者进行髋关节人工置换术后的康复,缩短治疗周期,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王瑛琳,姜忠强.护理质量追踪管理思路与方法[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2):50-52.

[2] 陈红云,郭 达,邓晨辉.改进型髋关节挡板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7):4-5.

猜你喜欢

偏瘫置换术髋关节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World Integrated Medicine Master SHI Xuemin (石学敏)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