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无类”还是“教需有类”
2017-08-15夏连先
◎ 夏连先 高 政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曰“有教无类”,意思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而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2013 年,时任教育部部长的袁贵仁在全国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上,面对政协委员提出的“教育中国梦”,用十六个字进行了总结: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
“有教无类”的思想是璀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星空中非常耀眼的星星,几千年一直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和“儒家文化圈”国家的教育实践,甚至可以说是教育公平思想在全世界范围最早的源头。在我国古代,民间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谚语,说的是农家子弟可以通过教育,登堂入室成为国家栋梁。我国宪法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有教无类”在今天的中国乃至全世界,从思想、理念和法律层面都得到普遍认可。
对于教育来说,“有教无类”是非常重要、必要但却不充分的命题。从理念层面来讲,学校的确不应把任何人排斥在校门外,任何适龄儿童都有权力接受教育。但在教育实践中,出生书香门第、父母在文化水平较高的儿童和父母学历有限、家庭文化资本非常有限的儿童,在进入学校教育之前,受到的语言、文化方面的刺激和积累差别巨大。这样的儿童在教育中若继续实施“无类化”的教育、一视同仁,对两种类型的儿童来说都是巨大的不公平。
美国芝加哥大学戴那·斯金德(Dana Suskind)博士历时两年,记录 42 个美国家庭的亲子间对话,并对 1300 条、时长为 1 小时的对话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平均每小时里,低保家庭的比有稳定收入家庭的少说 300 个单词,即四年后有稳定收入家庭的孩子平均接收到 4500 万单词,而低保家庭的孩子只能听到1500 万单词,两者之间相差 3000 万单词量。在来自不同社会经济背景家庭的孩子之间,存在“单词接收量”的巨大差异,而这种差异对不同阶层儿童在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甚至想象力方面,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斯金德博士认为,这就是穷人家孩子比中产阶级家庭孩子成绩差的重要原因。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文化刺激越多,将来其常识越丰富、视野越广阔,成功机会就越大。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个孩子与众不同,知识面广,常有独到见解。这些知识面和见解是怎么来的呢?若孩子小时候根本不看课外书,对音乐、美术毫无接触,怎么可能有独到见解?父母文化水平较高的孩子之所以对音乐、美术等有较好的修养,基本上都是来自父母的影响。父母经常听古典音乐,父母带去参加音乐会,父母带去参观博物馆,父母推介经典名著,孩子当然知道这些东西。成年以后,必然会很有文化修养。别人无论谈什么,都能略知一二。父母文化水平有限的孩子,极少有机会受到这种文化刺激,因此成年以后总会在这方面吃亏。不同类型的家庭、不同阶层的家庭蕴含文化资本的巨大差异,对孩子的文化刺激自然也就天壤之别。
1966 年美国的《科尔曼报告》指出,学生的家庭背景是超越学校硬件、师资水平、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等对学生学业成就影响最大的因素。后续的研究,无论伯恩斯坦的编码理论、布迪厄的文化资本和惯习理论,亦或阿普尔的批判教育学理论,都是从不同角度揭示家庭背景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巨大影响。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已基本达成这样的共识——家庭背景尤其是家庭文化资本对学生学业成就有着巨大的影响。
既然家庭背景对学生的学业成就有着巨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关注不同阶层儿童的文化资本,因材施教。对于家长学历较高、文化资本较为丰富的儿童,在课堂中可以多一些启发、诱导,多一些小组合作学习,多一些研究性学习,多一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和尝试。对于文化资本有限的学生,若采用同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可能在效果上就要大打折扣。这些年我们的课改、教改涌现出很多典型经验、成功模式,全国各地纷纷学习、效仿,但基本上都有一样的“命运”,即“各领风骚两三年”。在学习各种课改、教改经验的时候,千万不能只学习看得见层面的经验、模式、措施与方法,忽视孕育这些经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土壤,忽视学生家庭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别。每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模式都有孕育其产生的独特土壤和环境,尤其是不同区域家庭文化资本有着较大的差别,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与办法。上述事实可以提示我们,教育不仅要“有教无类”,更要“教需有类”。
“教需有类”要求我们在办教育时,要尊重不同阶层的教育需求。大量文化资本有限的弱势阶层家庭的儿童,需要通过相对较长时间、较高强度的学习来弥补自身文化资本不足带来的缺陷,取得好成绩,考入好大学,通过教育来改变命运。事实上,在美国有专门针对弱势群体的学校KIPP(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项目。KIPP成立于1994年,是一所美国宪章学校(charter school),拿政府经费和社会捐赠,运行有较大的自主权,学校自己选择教学大纲和教法,自己招聘教师。目前在全美 50 个州有 200 多所学校,80000 多名学生。KIPP学校的学生 90% 是黑人或墨西哥裔,87% 来自贫困家庭。美国普通公立学校学生每天的上学时间是从早上 8:30 到下午 3:00,而KIPP学校学生每天的上学时间是从早上 7:25 到下午 4:30,且每隔一周,KIPP学校周六补课 4 小时,每个暑假还要补课 3星期,在学习时间、学习强度、纪律要求等方面,KIPP学校学生都远远超过普通公立学校学生。美国贫困家庭孩子平均只有 8% 可以考上大学,但KIPP学校学生却有 80% 可以考上大学。需要说明的是,高强度训练并不意味就是应试教育,KIPP学校不厌其烦地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严格教育和训练,以及精细化评价和考核,敦促学生不断减少家庭背景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学生未来的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教需有类”要求我们在办教育时,重视家庭教育,重视家校合作,重视家长参与,以及重视家长学校。建立家长学校,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提升和改善家长的文化素质,但却可以帮助家长树立一些行为底线,改进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提供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从而减少弱势家庭背景的不利影响。
不难看出,“有教无类”是必须秉持的教育理念,“教需有类”是在教育实践中具体把握好有类和无类的辩证关系,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育实践者的必备素质,更是真正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备前提,关系到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水平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