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生计分析研究

2017-08-15高海峰张可男

中国名城 2017年8期
关键词:生计耕地城乡

高海峰 张可男 于 立 陆 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生计分析研究

高海峰 张可男 于 立 陆 琦

自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首超半数以来,城乡人口数量差持续增长,城市扩张与乡村衰落日益加速。但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生活水平整体提高的背景下,城乡居民的收入差几经起伏,这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30多年来的发展并非一味扩大了城乡差距。通过对既往30多年的宏观数据分析,揭示了国家宏观政策对城乡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并以可持续生计法评估了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的发展状况。同时,基于运用可持续生计法评估得到的结论,对我国既往发展路径进行了梳理,对未来农村发展与城乡关系确立展开了基于可持续性视角的讨论,为国家未来城乡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

城乡关系;农村生计;宏观政策;可持续发展

Abstract:Ever since China’s urban population exceeded half of its total in 2011,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population has been increasing continuously, and the speed of urban expansion whilst rural declining has been accelerated. However, as the livelihood improves in general, the income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population fluctuated several times, which illustrates that the development in previous 30 years did not increase the urban-rural disparity consistent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evious 30 years’national statistical data, the paper unveils the national policies’important influence on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and assesses the rural development status alongside urbanization based on the Sustainable Livelihood Approach.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under the Sustainable Livelihood Approach framework, 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previous development routes of China, discusses the future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view of sustainability, and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as well as data for the futur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polices.

Key words:urban-rural relationship ; rural livelihood ; national policies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 研究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经济上举世瞩目的成就,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三化”)日益巩固并加速发展。但作为人口大国,即便在农业已非我国经济支柱的今天,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1],但目前农村相对于城市的贫困与落后引发了社会矛盾和诸如食品安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生计,也阻碍了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但“如何发展、为了什么而发展”的哲学命题,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倡下,才达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共识,即既能满足我们现今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能满足他们需求的发展模式。这一定义,因其高度哲学概括而最为广泛引用,但也因其宽泛而对现实缺乏具体指导意义。为此,学术界在既往30多年中围绕“评估的对象”以及“怎样评估一种发展态势是否可持续”展开了密集研究。在国际上众多围绕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法中,可持续生计方法(Sustainable Livelihood Approach,简称SLA)由Sen(1983)[2]、Chambers和Conway(1992)[3]等人从对消除贫困的研究而来[4]。该方法认为,生计是由资产和结构所组成的功能,是人们生存、收入、身份和存在意义的来源[5,6]。随着各界对于贫困属性理解的加深,以及各领域对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不断精进,可持续生计法也在最初的模型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到了本世纪,可持续生计法已拓展成为以人为中心评估缓解贫困方案的建设性工具[7]。在过去数十年中,生计的视角已成为对乡村发展思考和实践的核心视角[4]。至今,SLA已被无数的发展机构(无论官方或非官方)用以评价现状和设计、执行发展方案[7]。

我国对于城乡关系的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处于多热点、多争论的状态,但随着城乡人口拐点的到来,以及世界范围内对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关注,近年来日益出现了城市研究成为主流的趋势,而缺乏对农村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的评估,以及其与国家整体发展关系的分析。因此,笔者以可持续生计法为分析框架,回顾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各发展阶段下的城乡关系,农村在各阶段下的发展状况,以及国家宏观政策在背后起到的作用。本文的分析结果或为国家未来城乡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

2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2.1 研究方法——可持续生计方法

在过去30多年中,SLA模型也在持续发展,有着诸多框架,本文主要采用的是英国国际发展部门(The UK’s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DFID)2000年所提出的框架,这一框架被认为是经典范式[4,8-10]。DFID对可持续生计的理解是:“只有当一种生计能够应对、并在压力和打击下得到恢复;能够在当前和未来保持乃至加强其能力和资产,同时又不损坏自然资源基础,这种生计才是可持续的。”[11,12]SLA基本框架主要有5大要素组成,包括脆弱性背景、生计资本、结构与过程转变、生计策略、生计产出,这些要素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该理论认为,在此框架中最重要的良性反馈结果有两方面,一是脆弱性在结构和过程变化中有所减弱,二是生计产出对于生计资本有所反哺[11],同时具有这两点的生计即能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图1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图

2.2 研究路线

城乡关系问题与“三化”息息相关,生计的分析无法脱离国家层面的宏观发展状况,但由图1可见,可持续生计框架是一个互为因果、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动态框架,从局部入手很难将全局问题讨论清楚,本文篇幅内也无法将所有数据展开讨论。因此,本文将框架分解到以下4个步骤予以研究:

步骤一:将“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与生计结果的相关度”作为切入点,使用线性相关度分析法,对人力资本、自然资本与生计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发展阶段进行时间分段,作为我国农村生计分析的背景。

步骤二:对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在城乡结构和过程转变的具体形式予以梳理;

步骤三:对国家宏观政策制定的生计策略在农村的具体影响进行分析;

步骤四:对农村生计产出与生计资本积累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判别。

3 国家层面生计分析

国家层面的SLA分析,以劳动年龄人口、耕地面积、GDP总量分别代表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和生计结果。耕地面积的统计有两种,分别源于官方和世界银行集团。官方在2000年前后各有一次全国国土资源普查,普查后都更改了统计口径,故使官方的耕地面积数据缺乏连续性,因此本文中的耕地面积主要采用世界银行集团的数据。

由图2可知,2010年前,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与GDP总量大致成正比,1991年后耕地面积保有量与GDP总量大致成反比,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大部分时间里,我国创造的经济财富由人口红利的增长与自然空间资源的消耗共同转换而成。经对三者的线性相关度分析,可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分为7个阶段(表1)。

由表1可得全国层面的生计分析结果如下:

一是,根据线性相关度与线性相关斜率,可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层面发展分为7个阶段。

二是,在与GDP总量的线性相关度上,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在大部分时间都高于耕地保有面积,说明人力资本与既往生计产出的增长更为相关。第五阶段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相关度突然下降,是受1999年开始执行的大学扩招政策影响,扩招延缓了大量劳动力年龄人口进入社会成为劳动人口;第七阶段我国人口年龄发生结构性变化,劳动年龄人口由增转减,人口红利效应相应大斜率减弱。

三是,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与GDP总量的线性相关斜率在各时间段的横向比较中,除第七阶段是负关系外,其他各个时段都较前一时段有所提高,说明SLA框架中人力资本的效率在随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而提高。

四是,耕地面积与GDP总量的线性相关斜率在各时间段的横向比较中,呈2000年前以正为主、2000年后以负为主的特征,且2000年后相关斜率的负数绝对值在增大,说明SLA框架中单位生计产出所消耗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大。

4 我国农村生计分析

4.1 生计资本与结构、过程转变

4.1.1 人力资本对应的结构、过程转变

人力资本的人口数量方面,改革开放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已经开始松动①,但第三阶段的1992年中央政府才正式对城乡人口的流动放开②,第三阶段乡村的人口增长率下降,各地政府通过三年时间实施落地政策,城乡人口的趋势在第四阶段的开始就发生了重大转变,城镇化进程加速,乡村人口增长率由正转负,大量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并且接下来的几个阶段中,乡村人口的增长率不断下降,向城镇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最终在第七阶段的开始,城镇人口超过乡村人口(图3)。

人力资本的劳动力数量及从业性质方面,如图3所示,前三个阶段中乡村劳动力主要从事第一产业或在乡镇企业打工,可谓“离土不离乡”,第四个阶段中国家采取财政货币政策紧缩[13],加上1997、9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乡镇企业打击巨大,乡镇企业开始大量裁员(图3中1997年乡镇企业职工人数骤减),随后乡镇企业的发展也缺乏后劲[14],与此同时1995年后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城市对配套设施建设需求增大(例如图3中的商品房销售面积占当年竣工面积的比例在1995年后不断攀升),因此需要大量劳动力参与城市中配套设施的建设,从此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了“离土又离乡”的生活,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这一现象使农村人力资本中实际在农村地域创造财富的劳动力数目开始剧减。

4.1.2 自然资本对应的结构、过程转变

图2 1978-2014年劳动年龄人口、耕地面积与GDP总量图

第一阶段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联产承包责任制实际上牵涉到结构的变更:耕地作为财产虽所有权一直归集体,但联产承包制实行后耕地的使用权由集体所有变为承包期限内归农民家庭所有,是结构上私人财产的转变,正是这一转变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同时,国家政策倡导耕地的开垦(图4),农民积极响应开垦耕地使耕地面积迅速上升这一阶段自然资本的增长由结构和过程共同推动。在国家宏观层面,这一阶段GDP出现波峰段增长,且增长推动力来自于一产在产业比例结构中的增加(图5)。

第二阶段中,政策对耕地开垦依然倡导,但国家的经济改革重心转向城市③,建成区的面积由前一阶段的负增长转为正增长(图6),导致耕地面积的增长速度在这一阶段降低。

第三阶段中,中央对前一阶段提出的“八五”计划进行了修正④,经济增长出现波峰段增长,但这一阶段一产比例不断下降。经济的高速增长背景下,建成区面积与耕地面积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建成区面积增长速度接近于前一阶段的两倍,导致耕地面积由前两阶段的增长转为减少。另外,这一阶段还有一个结构性的根本转变,是中央确定了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此后对于资源的调配越来越以市场为主导,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逐步退场,“五年”计划中指令性的指标越来越少,这意味着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

表1 劳动年龄人口与GDP总量、耕地面积与GDP总量的线性相关分析结果表

图3 城乡人口变化与乡村劳动力转移图

第四阶段中,由于前一阶段经济高速增长导致了严重的货币膨胀等问题,政府开始执行适度从紧的“软着陆”财政政策[13],加上1997、1998的金融危机,GDP的增长跌入低谷,建成区面积的增长跌至前两个阶段以下。这一阶段政策一方面再次倡导耕地的开垦,另一方面通过颁布政策和修正相关法规强调对耕地的保护,使得这一阶段的耕地面积有所增加。

第五阶段中,虽然政策与法规继续强调了耕地的保护,甚至“十五”计划中提出了耕地保有量的指令性指标,但耕地的面积仍大幅度的减少,“十五”计划的第一年耕地面积就跌至指令性指标以下(图6,官方统计口径对应五年计划保有量指标),耕地减少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宏观经济增长速度从谷底反弹(图5)促使建成区面积的增长速度大幅度提升,是此前最快的第三阶段的约1.5倍;二是由于2000年前政策多次鼓励农民开垦耕地,但开垦缺乏科学规划和指导,使许多生态脆弱区(如黄土高原地区)也被开垦为耕地,累计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因此这一阶段对“退耕还林”(或还草、沼泽)政策的强调也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赵晓丽等人的研究[16],这一阶段近4成减少的耕地是由于“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

第六阶段中,上一阶段耕地大幅度减少导致政策一方面更为关注耕地的保护,另一方面提倡农村将整理出来土地的优先复垦。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下,这一阶段建成区面积增长速度较前一阶段放慢。另外“退耕还林”一类的生态建设工程经过上一阶段的大规模实施已逐步转向成效的巩固[15],减少的耕地中仅约两成为“退耕还林”的措施所造成。政策强调保护耕地和复垦,建成区面积扩张的减速与生态建设的巩固使耕地面积减少的速度有所放缓。

第七阶段中,根据国家层面分析,人口红利减弱的趋势下经济增长减速,虽然耕地的保护政策不断加强但这一阶段建成区面积的增长速度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阶段,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在加快。

4.2 生计策略

4.2.1 农业集约强化与规模扩大化

农业生产的集约强化和扩大化,分别选用各阶段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增长速度和耕地面积保有量作为比较数据,由分析可得以下结论:一,第一阶段农业的集约强化与扩大化都是所有时期中增长最大的,反映了农村生产力解中效率提高与规模扩大的并存;二,2000年前的第二、三、四阶段呈集约强化与扩大化的负反馈关系,说明此阶段效率与增量未能兼顾;三,2000年后各阶段在耕地持续减少的状况下,集约强化越来越受重视,并得到了显著提升(图7)。

4.2.2 生计来源多样化

生计策略的多样化由农民纯收入构成比例数据来说明,根据图8中的农民纯收入构成比例,可得出以下结论:

图4 耕地相关政策、法规与耕地保有量变化原因图

一是,一产收入中,自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一直由农业收入为主导。纵观七个阶段,一产收入的所占比例呈波动性减小的趋势,这一趋势是由依赖于耕地的农业所占比例下降所引起,可见耕地作为自然资本对于农民生计策略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是,工资性收入结合此前的人力资本与结构、过程转变分析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段,乡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的第一、二、三阶段为前一时段,后一时段为 “离土又离乡”的第四、五、六、七阶段。前一时段中,工资性收入主要源于乡镇企业打工,工资性收入所占比例分别在1984-1988年和1992-1995年两段时间内出现增长,这与乡镇企业两次飞跃发展的时间节点相对应,这两段间之间是乡镇企业在国家整顿经济环境背景下的调整与波折时期[17]。后一时段中,乡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使越来越多的工资性收入来源变为进城打工,工资性收入所占的比例在加速扩大,同时一产收入所占比例持续减小,农民收入的非农化不断加剧,第六阶段结束时工资性收入已超过一产收入,第七阶段中这一趋势的继续加剧使一产对于农民而言已“副业化”。

三是,收入构成中的转移性收入比重在七个阶段中呈现了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的过程,其中第一阶段所占比例较大的时段和2003年后由小变大的时段,都与结构、过程的转变有关:这两个时段政府都通过且不限于当年的“一号文件”关注“三农”问题,另外2006年开始取消农业税引发了结构上的转变。

多样化的生计策略能够使农民在面对脆弱性背景中的冲击时有更多的应对机制来缓解冲击和压力[6],但由以上三点总结来看,农村的生计策略经历了一产收入主导、一产基础上多样化、工资性收入主导的过程,且工资性收入主导的趋势仍在加强,说明农村的生计在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多样化后又背离了多样化的生计策略走向单方面主导。另外,农村生计策略的选择空间上,农村本地向城镇转移的趋势在加强。

4.2.3 移民

根据图3和人力资本与结构、过程转变的分析,第四个阶段开始,向城镇移民以获得更好的生计成为越来越多农村人口的生计策略。

图5 GDP增长速度与GDP的产业结构图

图6 耕地面积、年均建成区面积及五年计划耕地保留面积目标图

图7 农业集约强化与扩大化图

图8 农民收入和消费构成、城乡收入倍数关系、城乡财富积累倍数关系图

4.3 生计产出与生计资本的积累

4.3.1 收入增加与金融资本

收入增加水平以城乡收入的倍数关系为代表,而金融资本实际是指农民获得的收入扣除生存所需的消费后的积累,因此以城乡的收入与消费之差的倍数关系为代表(图8)。

在第一阶段中,经济改革重心在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使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缩小至改革开放以来最小时期,而金融资本积累也随之缩小,加上农村的消费相对更低、大部分食品自给自足而无需交易成本的特点,使得金融资本积累在这一时期城乡之间的差距已缩小到基本持平的水平,甚至偶尔农村超过城市。

在第二和第三阶段中,农村居民虽在这两个阶段通过乡镇企业的两次飞跃式的发展,实现了农村本地一产基础上多样化的生计策略,但经济改革重心转移至城市后,城镇居民的收入快速攀升,导致了城乡的收入倍数关系和收入消费差倍数关系都持续扩大,城乡差距扩大。

在第四阶段中,随着城镇中配套设施建设需求的增大,城镇为吸引农村劳动力而提升了对进城打工的待遇,使得城乡收入差距倍数关系缩小,而收入与消费差倍数关系的缩小幅度更大,原因是进城务工人员始终受自身素质和身份所限,提高了的收入仍与城镇居民存在差距,且身处的城市中消费水平亦比农村要高,为了积累更多的金融资本,他们尽可能压缩自己在城市中的生活成本,虽达到了目的,但生活质量低下。

在第五和第六阶段中,两项倍数关系呈持续增大的趋势,在2003年、2004年政府开始关注农民负担过重、增收过慢等问题后,城乡收入的倍数关系放缓了增大的趋势,然而城乡收入与消费差的倍数关系增大幅度更大,原因是进城务工人员接受了更多消费文化,生活方式亦开始城市化,生活质量提升却使金融资本积累上与城镇居民拉开了更大的差距。

在第七阶段中,国家层面劳动年龄人口由此前几十年的增势转为减势,劳动力的紧缺使进城务工人员的待遇得以提升,因此城乡收入的倍数关系减小,但收入与消费差的倍数关系仍在因务工人员生活方式的城市化而扩大。

两项代表城乡差距的指标在前六个阶段变化趋势都相近,唯独第七阶段中两项指标呈现剪刀差。从整个SLA框架来看,第七阶段虽生计产出有所提升,但金融资本积累却相对降低,将会影响到下一个生计循环的良性运作。

4.3.2 生活水平提高与物化资本

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物化资本积累主要选用农村消费结构数据进行分析,具体数据见图8。

从恩格尔系数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持续降低,说明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图9 粮食自给率、食品安全问题学界关注度图

从消费支出的其他构成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居住消费支出是食品消费之外持续最高的部分,这造就了农村一波又一波的建房潮(见图3农村农户竣工住宅面积),但通过此前人力资本的分析,农村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不断降低,尤其第四阶段开始负增长,但第五、六阶段仍有建房潮的出现,人口下降与住房增长的剪刀差明显不合理,具体原因是城市的房价上涨过快使进城务工人员无法在城市中购房定居落户(见图3住宅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增长率),只得将收入投回农村,然而农村能享受到的社会服务设施极其有限,并没有广泛的消费途径,于是只能将收入投入建房[1]。这一过程在SLA框架中是将生计产出反哺到生计资本积累时,由于物化资本不足,导致产出无法向人力资本(如图8中文教娱乐消费始终较低)或其他资本投入,只得向物化资本中的住房建设投入。再进一步通过农民收入构成看这些积累的住房物化资本在SLA框架中的作用,由于住房与人口的剪刀差,过剩的住房中只有极少一部分通过出租(生计策略)换取了所占比例极低的部分财产性收入(图8,财产性收入所占比例)。宏观这一循环过程,除食品消费外的第一大消费投入产出了最微薄的收益。

由上述可得,从恩格尔系数来看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农村物化资本中社会服务等基础设施的不足限制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在城市房价大幅上涨的协同下,造就了物化资本中住房的过度建设,阻碍了农村生计的可持续发展。

4.3.3 食品安全

食物安全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进行分析,数量由粮食自给率代表,质量方面由于作者研究方向所限,由“食品安全”为主题的各阶段年均文献数量为代表。由图9可得两方面结论:一是第五阶段开始粮食自给率不断下滑,最终滑落至九成以下,我国粮食越来越依靠进口;二是各阶段年均“食品安全”主题的文献篇数在第五阶段开始持续大幅度上升,说明食品质量问题受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还未能寻找到好的解决方案。结合两方面结论,食物的数量和质量双方面问题都从第五阶段开始爆发,且在之后的阶段里没有出现改善的趋势。

4.3.4 环境的可持续性

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1992-2012年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使用的农药和化肥折纯量分别翻了2.2倍和1.9倍。另一方面,我国化肥和农业的生产和使用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使用效率只有发达国家的80%左右[18]。

据2013、14年《中国环境年鉴》中对2011-13年主要污染物的统计数据里,COD总排放中农业所占比例分别为47.4%、47.6%、47.8%,氨氮总排放中农业所占比例分别为31.7%、31.8%、31.7%,COD与氨氮的排放中农业比例均超过工业,2012年前无农业污染物统计数据录入《中国环境年鉴》。

由上述两部分可见,一方面我国农业在集约强化的生计策略上持续增大投入,在投入的过程中更多的向环境索取能源与资源;另一方面,农业污染近年来才受到更多关注,在部分主要统计数据中对环境的污染甚至超过工业。环境的可持续性降低。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根据研究方法中的论述,经过分步骤对生计重点指标在改革开放以来变化所做的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是人口红利与自然资源消耗双重作用下取得的突飞猛进,反应了改革初期宏观政策对国家生产结构调整得当,带来生计资本部分消耗下的巨大收益。但自2010年以来,在长期耕地减少的背景下,一直占主导地位的人口红利也急速下跌,双重生计资本亏损使得生计产出的减少也出现叠加效应,这说明当前的国家生产结构和生计实施过程已然不适应进一步发展的需求,急需得到深层次的调整。

二是,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结构性创新,我国在80年代初期取得了兼顾规模与效率,且城乡协同发展的良好势头。但随后长期以城市为发展核心的结构,一直未能兼顾规模与效率,农村生计策略的多样化在短暂发展后受到全面抑制,且城乡在发展过程中未能实现对农村生计资本的反哺,继而在国家整体脆弱性减轻的进步之下,出现了社会矛盾与人口趋势局部脆弱性增强的不良势头。

5.2 展望

从国家2015年10月宣布全面二胎政策,以及2016年以来持续强调“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都反应出国家对于当前生计脆弱性因素及生计策略问题的觉察与调整。但如本文分析所示,当前最根本的城乡结构性失衡,城乡生计产出反哺农村生计资本渠道匮乏的过程性问题,仍急需在下一个发展阶段中做出重大调整。

注释:

①1984年颁布《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1985年颁发了《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

②1992年颁布蓝印户口制度,在城镇中买房即可落户城镇。

③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

④1992年十四大上提出将“八五”计划原定经济年增长6%的计划提高到8%~9%,同时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⑤此处食品自给率计算为,当年粮食总产量/(当年粮食总产量-粮食总出口量+粮食总进口量)×100%

[1]李立 . 乡村聚落 : 形态 , 类型与演变 : 以江南地区为例 [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7.

[2]SEN A. Poverty and Famines: An Essay on Entitlement and Deprivation [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3]CHAMBERS R, CONWAY G. 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practical concepts for the 21st century [M]. London: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UK), 1992.

[4]SCOONES I. Livelihoods perspectives and rural development[J]. The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 2009, 36(1): 171-96.

[5]BEBBINGTON A. Capitals and capabilities: a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peasant viability, rural livelihoods and poverty [J]. World Dev,1999, 27(12): 2021-44.

[6]SCOONES I. Livelihoods perspectives and rural development[J]. The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 2009, 36(1): 171-196.

[7]G.ROBERTS M, 杨国安. 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国际进展——脆弱性分析方法与可持续生计方法比较 [J]. 地理科学进展,2003(01): 11-21.

[8]汤青. 可持续生计的研究现状及未来重点趋向 [J]. 地球科学进展, 2015(07): 823-33.

[9]SOLESBURY W.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A case study of the evolution of DFID policy [M]. 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 London,2003.

[10]苏芳, 徐中民, 尚海洋. 可持续生计分析研究综述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9(01): 61-9.

[11]DFID.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Guidance Sheets [M]. London: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2000.

[12]ELLIS F. Rural livelihoods and divers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3]王光伟. 货币, 利率与汇率经济学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3.

[14]王先明. 走进乡村-20世纪以来中国乡村发展论争的历史追索[M]. 太原: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2.

[15]易玲, 张增祥, 汪潇, 等 近 30年中国主要耕地后备资源的时空变化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6): 1-12.

[16]赵晓丽, 张增祥, 汪潇, 等. 中国近 30a 耕地变化时空特征及其主要原因分析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3): 1-11.

[17]刘小玄 . 中国企业发展报告(1990-2000) [M]. 北京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18]王永崇. 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去促进化肥、农药的科学使用 ? [J]. 农药市场信息 , 2015(11): 17-9.

责任编辑:于向凤

C912

A

1674-4144(2017)-08-14(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岭南汉民系乡村聚落可持续发展度研究”(编号:51278194)。

高海峰,华南理工大学与卡迪夫大学(英国)联合培养博士生。张可男,卡迪夫大学(英国)建筑学院博士。

于立,卡迪夫大学(英国)地理与规划学院高级讲师,博士生导师,国际规划研究中心主任。

陆琦,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风景园林系主任(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生计耕地城乡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BY THE SEA
保护耕地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城乡涌动创业潮
以石为业四十年:一个端砚工匠村的生计之路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的选择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