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应多些思维性内容
2017-08-14高明山
高明山
摘 要:本文简单分析了初中化学教学中思维性内容较少的原因,针对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思维性内容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通过举例的方式发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可以对初中化学思维性知识教学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 思维
初中化学属于初中阶段的基础性学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解释和理解各种自然现象,与初中物理、初中语文等学科存在有较大的差异性。初中化学中还存在有较多的逻辑推理知识,这些逻辑推理不完全属于演绎推理,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直观的了解世界、解释世界。初中化学属于化学教学的启蒙阶段,学生进行初中化学的学习更多的是进行识记以及思维的學习锻炼,在开展初中化学教学时,如果没专门进行教材思维性内容的挖掘,将很难实现初中化学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本文就此进行了研究分析。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思维性内容较少的原因
首先,在学生方面,初中阶段的学生更多是通过书本的学习来掌握化学知识,当前很多学生缺乏对化学知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没有足够的学习兴趣,甚至较为排斥化学教学;其次,在设施方面,完善的教学设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化学知识内容,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但是受到教学条件等方面因素限制,学校的教学设施不是十分完善,导致很多实验很难顺利进行;最后,在师资力量方面,当前初中化学教师在资源储备量还比较少,很多化学老师都是由其他学科老师兼职担任,一方面增大了老师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还影响老师的教学精力,最终导致教学效果很难有效提升,更不用说挖掘其中的思维性内容。
二、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思维性内容的策略
初中化学教学存在有非常多思维性方面的知识,本文简单的举几个例子进行分析:
(一)燃烧实验
生活中经常会见到燃烧现象,但是镁条的燃烧学生很少看到,镁条在燃烧过程中会有刺眼的白光产生,同时伴随有明显的火焰,老师如果没有向学生讲解清楚镁条火焰产生的原因,进而实现对镁条火焰燃烧的分析,将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无法达到教学目的。
空气中存在有较多的氧气和氮气,镁条不仅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在氮气中也可以燃烧。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其反应式为: :镁条在氮气中燃烧,其反应式为: ,其中 呈黄绿色,既可以是粉末,也可以是块状固体,在800℃下, 会出现分解现象。如果镁燃烧温度超过800℃,那么不仅会有 生成,同时还会存在 分解现象,其最终产物为 。
(二)拉瓦锡研究空气的成分
早在十八世纪,就有很多科学家开始对空气的成分进行研究,拉瓦锡的相关研究最符合科学事实,其研究分析发现,空气的组成成分为氮气和氧气,氮气约占空气的80%,氧气约占空气20%。但是实际上,空气中不仅存在有氧气和氮气,同时还存在有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稀有气体,拉瓦锡的研究没有发现空气中的这些二氧化碳以及稀有气体。在向学生进行这方面知识的讲解时,可以告诉学生人们在针对世界的认知方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很多老师在开展化学知识讲解时,没有注意到这一思想的灌输,更多的是讲解空气污染方面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很难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
(三)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教学
木炭在高温下跟氧化铜发生反应,其反应式为: 通过该公式,可以发现木炭有着非常明显的还原性,在冶金等工业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可以针对该反应式进行试验。还可以开展木炭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碳的实验,其反应式为 。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将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对比,其反应条件都是在高温下进行。木炭在还原氧化铜方面,不仅会有铜产生,同时还会产生二氧化碳以及一氧化碳,如果没有进行特殊的说明,那么仅以二氧化碳为主,通过这方面教学,不仅可以调动起学生在化学知识学习方面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很大程度上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之后的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还可以将这一问题作为实验内容让学生开展相关的化学实验,提高化学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四)注意教学内容前后之间对联系
在开展新课程教学时,需要尽可能多的引导学生对之前的知识内容进行回顾分析,不仅能实现对之前知识内容的复习,同时还可以更好的实现对之前知识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在之后开展各类化学知识教学时,学生可以对之前的化学知识进行总结和概括。比如在讲解化合反应这节课时,老师可以将化合反应特点总结为“多变一”,让学生写出之前所学习到的一些化合反应方程式,不仅要让学生写出反应式,还需要引导学生回忆当时的实验内容以及所产生的实验现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化学知识的学习属于一个重复持续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只有针对学生持续重复的练习和总结,才可以更好的实现化学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化学水平。
结束语
初中化学的知识量不是十分丰富,在开展教材编排时,更多的是以化学的学科顺序为基础进行的,同时还综合考虑了当前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中在化学知识的讲解方面,主要是按照固定的顺序来进行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对这些顺序进行优化,那么将很大程度上出现教学资源浪费现象,很难增加思维性方面的内容,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优化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岭.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6,01:148.
[2]苏日娜.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07:112.
[3]王德凤.范例教学在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