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直播平台也要守住道德底线

2017-08-14杜治平刘倩

人民论坛 2017年21期
关键词:监管机制伦理道德

杜治平+++刘倩

【摘要】网络直播促进了社会新闻传播方式的变革,极大地改变了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但网络直播因自身平台建设不足、监管不力,易出现伦理道德失衡的问题。应强化直播内容管理、引导直播行业自律、提升网络主播和受众的媒介素养、创新直播管理方式,完善网络直播平台管理。

【关键词】网络直播平台 伦理道德 监管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网络直播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网络传播介质,因其属于实时在线影像传播,声音、图像俱全,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广大网民的热捧。我国是有着巨大网民群体、资源丰富的“网络大国”,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需要互联网各方以法律为准绳,以秩序為基础,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良知。

网络直播平台伦理道德失衡的主要表现

迎合用户的不正当要求,导致直播内容低俗混乱。网络直播属于粉丝经济,主播与节目的人气取决于用户量、点击率、用户观看时间。直播节目人气越旺,主播获取的经济报酬也就越高,因此很多主播为了吸引粉丝、提升人气,不惜用黄色、暴力、炫富、封建迷信以及赌博欺诈等不良内容来取悦受众,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和不正当要求。这些行为已经触犯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污染了网络环境。

网络直播中的一些不当言论,造成信息过度失真。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型的、备受关注的媒介形式,已成为社会各类信息的重要传播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舆论。当前网络直播中一些网络主播将一些社会不良现象、焦点问题编撰成段子,然后以吐糟的名义进行夸张表演,并刻意放大社会矛盾,以博取网民关注。这些失真的言论,误导了社会舆论,影响了我国社会秩序的安定。

过度消费女性,加深受众对该行业的误解。某些直播平台在宣传中过度消费女性,用美女主播、萌妹、性感等词汇作为噱头来吸引男性受众的眼球,这种宣传方式加上网络直播平台出现过的诸多乱象,使得网民一提到网络主播,就想到艳俗的网络女主播。此时,“网络主播”已被标签化,这个词汇被强加上了负面内容。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网络女主播都存在不当行为,会用谄媚、低俗的姿态去迎合受众,必然会加深受众对这一行业的误解。

群体性事件频发,造成恶劣影响。网络直播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实时性、双向互动性的社交平台,是连接网络世界和真实社会的工具,所以它很容易成为社会新闻、现实热点的制造者。当前我国网络直播的不断发展,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类新闻信息的交互与传播,但是也成为频频出现的群体性事件的始作俑者。很多网络直播将个人争吵、打架等真实生活过程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以博取受众眼球,激发了受众的情绪,导致很多受众以弹幕等方式来进行过激的评论,这既不利于健康文明网络环境的构建,也有可能影响到主播的现实生活。

伦理道德失衡已成为网络直播发展的最大阻力

我国网络直播平台伦理道德失衡,是当前网络直播行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这已成为网络直播发展的最大阻力。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利益的驱动导致网络直播平台没有伦理底线。网络直播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信息互动,它还是一种以直播平台为载体的网络经济形态。网络主播的人气决定了自身的利益和平台的收益,在这种情况下,不少网络直播平台策划了较多暴力的、富有诱惑力的甚至具有政治煽动性的话题来引起更多受众的关注,从而借助庞大的粉丝群体来提升自身的经济收益。

第二,网络主播的价值取向错位及责任感缺失。对于网络主播来说,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将追求个人出名、发财作为其价值导向,渴望通过直播的方式来实现一夜成名或一夜暴富,这种错位的价值观导致他们真情实感不足、责任感缺失,为了博取受众眼球,赢得更多粉丝的关注,不惜在直播中使用触犯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的手段。

第三,网络受众集体性精神贫瘠和漠然态度。一些网络受众想通过观看网络直播来逃离现实生活的压力,他们渴望借助直播寻求精神慰藉,达到心理发泄、麻醉的目的。这种病态的思想让网络受众丧失了辨识力和思考能力,也加大了他们对于“草根主播”的认可。网络直播平台中但凡有一定号召力的主播,都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取这些受众的认可和拥护,进而形成一股较为盲目的舆论力量,不利于网络直播平台道德环境的营造。

第四,网络直播平台监管体系滞后。由于我国网络直播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法律监管制度还不完善,因此对于直播过程中出现的各类伦理道德问题难以提供法律解决依据。同时,加上网络直播空间具有虚拟性,对于网络直播的管理涉及国家多个管理部门,这就容易造成责权重叠、配合不足等问题,从而加大了网络直播监管的难度。

网络直播平台监管机制的构建

强化直播内容管理,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首先,有效界定网络直播平台内容,将哪些内容可以直播、哪些内容不可以直播写进法律法规中,对于不符合直播条件的内容进行严格限制。其次,建立严格的网络直播准入机制,加强对于直播内容的审查力度。对网络主播的信用度进行分级管理,对主播进行实名认证和身份识别,从而有助于更好地对其直播内容进行监督。再次,要不断完善技术手段,能够不定时对网络直播进行采样截图,确保直播过程内容的安全性。最后,对各项数据及其变化进行实时监控,特别在数据流量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及时对内容进行审核。

引导直播行业自律,实现自我约束与治理。行业自律是通过行规来对自身行业进行约束的行为,行业自律填补了外在法律管制和政府强制管理的空缺,它强调一种内在的行业自觉性。必须强化主播的行业自律意识,引导其认识到行业自律的重要意义,并身体力行来有效约束自身的行为及决策,积极向社会受众传输健康、积极、正向的信息和内容,以自身努力带动整个行业的进步。对于网络直播平台建设而言,要制定相应的行业自律规范,对所有直播平台进行统一化的约束和管理,引导它们坚守伦理道德、行业秩序,打造健康的网络直播行业文化。比如可以成立行业组织或协会,构建严格化的行业自律机制,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和互相监督,从而推动网络直播行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提升网络主播和受众的媒介素养,构建和谐的网络生态。对于网络主播而言,应培育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要认识到网络直播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不断实现自我价值与自我成长的过程,应该在直播过程中通过与受众交流,不断完善自我、影响他人,以实现人生价值。对于网络直播受众而言,要提升自我认知能力,自觉抵制负面的网络文化,提高抗诱惑能力。还要将网络与现实区分开来,在遇到现实困难的时候,应该用理性的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而不是一味地借助于观看网络直播来逃避。总之,只有充分提升网络主播和网络受众的媒介素养,才能够更好地引领网络直播走向健康的发展轨道。

创新直播管理方式,提升监督、引导效果。要想解决我国当前网络直播平台的伦理道德问题,就必须有效创新网络直播监管方式,从而有效规范网络直播行为。构建科学完善的网络直播平台法律管理体系,不断细化法律法规的条例,对于各类网络直播纠纷及刑事案件如何解决、伦理道德问题如何界定等进行详细说明,从而使得网络直播平台管理有法可依。有效创新网络直播平台监管形式,不断完善在线举报功能,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开辟专门性的意见窗口,接受大众网络举报、群众监督,从而有效地解决网络直播平台中各类伦理道德问题,改善整个行业的不良风气。

(作者分别为陕西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教授;陕西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①仇娟:《浅析网络直播平台营销中的伦理问题》,《视听》,2017年第1期。

责编/贾娜 美编/于珊

猜你喜欢

监管机制伦理道德
黄河文化对眷村文学的影响
城镇化进程中新的伦理道德文化的迁移与重塑
大数据时代涪陵政府采购监管机制研究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探讨
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医患关系研究
刍议师范生伦理道德的养成